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释经论部·毗昙部」经文1563卷29页码:P0777
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十六 ▪第2页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多财亦有三。谓希祠弃大势广释此。九如顺正。理然诸鬼中无威德者唯三洲有。除北俱卢。若有威德天上亦有。赡部洲西渚有五百。于中有二唯鬼所居。渚各有城。二百五十。有威德鬼住一渚城。一渚城居无威德鬼。诸鬼多分行竖而行。于劫初时皆同圣语。后随处别种种乖讹。日月所居量等义者。颂曰

  日月迷卢半  五十一五十

  夜半日没中  日出四洲等

  雨际第二月  后九夜渐增

  寒第四亦然  夜减昼翻此

  昼夜增腊缚  行南北路时

  近日自影覆  故见月轮缺

  论曰。日月众星依何而住。依风而住。谓诸有情业增上力共引风起。绕妙高山空中旋环。运持日等令不停坠。彼所住去此几踰缮那。持双山顶齐妙高山半。日等径量几踰缮那。日五十一。月唯五十。星最小者半俱卢舍。最大者。十六踰缮那。四洲日月各有别耶。不尔。四洲同一日月俱时四处作所作耶。不尔。云何夜半日没日中日出四洲时等。俱卢赡部牛货胜身隔妙高山相对住故。若俱卢夜半即赡部日中。胜身日没牛货日出。若牛货日中即胜身夜半。赡部日没俱卢日出。此略义者。随何洲相对日中月中。余二洲随应西没东出。第三洲处夜中昼中。由是若时胜身牛货如其次第日中月中。尔时光明四洲皆有。然光作事在东南洲。于西北洲唯明作事。俱见两事在北南洲。谓赡部洲。见日出月没。见月出日没。谓俱卢洲。东胜身洲。唯得见日唯得见月。谓牛货洲。如是所余例应思择。何缘昼夜有减有增。日行此洲路有别故。从雨际第二月后半第九日夜渐增。从寒际第四月后半第九日夜渐减。昼增减位与此相违。夜渐增时昼便渐减。夜渐减位昼即渐增。昼夜增时。一昼夜增几增一腊缚昼。夜减亦然。日行此洲向南向北。如其次第夜增昼增。何故月轮于黑半末白半初位见有缺耶。世施设中作如是释。以月宫殿行近日轮。月被日轮光所侵照。余边发影自覆月轮。令于尔时见不圆满。理必应尔。以于尔时亦见不明全月轮故。由是日没月便出时。相去极遥。见月圆满日等宫殿。何有情居四大王天所部天众是诸天众。唯住此耶。若空居天唯住如是日等宫殿。若地居天住妙高山。诸层级等有几层。级其量云。何何等诸天住何层。级颂曰

  妙高层有四  相去各十千

  傍出十六千  八四二千量

  坚手及持鬘  恒憍大王众

  如次居四级  亦住余七山

  论曰。苏迷卢山有四层级。始从水际尽第一层。相去十千踰缮那量。如是乃至从第三层。尽第四层亦十千量。此四层级。从妙高山傍出围绕。尽其下半。最初层级出十六千。第二第三第四层级。如其次第八四二千。住初层天名为坚手。持鬘居第二。恒憍处第三。四大天王及诸眷属。各一方面住第四层。坚手等三天皆四王众摄。持双山等七金山上。亦有四王所部村邑。是名依地住四大王众天。于欲天中此天最广。三十三天住在何处。颂曰

  妙高顶八万  三十三天居

  四角有四峰  金刚手所住

  中宫名善见  周万踰缮那

  高一半金城  杂饰地柔软

  中有殊胜殿  周千踰缮那

  外四苑庄严  众车粗杂喜

  妙地居四方  相去各二十

  东北圆生树  西南善法堂

  论曰。三十三天住迷卢顶。其顶四面各二十千。若据周围数成八万。有余师说。面各八十千与下际四边其量无别。山顶四角各有一峰。其高广量各有五百。有药叉神名金刚手。于中止住守护诸天。于山顶中有宫名善见。面二千半。周万踰缮那。金城量高一踰缮那半。其地平坦。亦真金所成。俱用百一杂宝严饰。地触柔软如妒罗绵。于践蹑时随足高下。是天帝释所都大城。城有千门严饰壮丽门有五百青衣药叉。勇健端严踰缮那量。各严铠仗防守城门。于其城中有殊胜殿。种种妙宝具足庄严。蔽余天宫故名殊胜。面二百五十。周千踰缮那。是谓城中诸可爱事。城外四面四苑庄严。是彼诸天共游戏处。一众车苑。谓此苑中随天福力种种车现。二粗恶苑。天欲战时随其所须甲仗等现。三杂林苑。诸天入中所玩皆同俱生胜喜。四喜林苑。极妙欲尘杂类俱臻历观无厌。如是四苑形皆畟方。一一周千踰缮那量。居中各有一如意池。面各五十踰缮那量。八功德水弥满其中。随欲妙花宝舟好鸟。一一奇丽种种庄严。四苑四边有四妙地。中间各去苑二十踰缮那。地一一边量皆二百。是诸天众胜游戏所。诸天于彼捔胜欢娱。城外东北有圆生树。是三十三天受欲乐胜所。蟠根深广五十踰缮那。耸干上升枝条傍布。高广量等百踰缮那。挺叶开花妙香芬馥顺风薰满百踰缮那。若逆风薰犹遍五十。城外西南角有大善法堂。三十三天时集详辩。制伏阿素洛等如法不如法事。如是已辩三十三天所居外器。余有色天众所住器云何。颂曰

  此上有色天  住依空宫殿

  论曰。从夜摩天至色究竟。所住宫殿皆但依空。有说空中密云弥布如地。为彼宫殿所依外器。世间至色究竟上无色故不可施设。如是所说诸天众中。颂曰

  六受欲交抱  执手笑视淫

  论曰。梵众天等由对治力。于诸欲法皆已远离。唯六欲天受妙欲境。六欲天者。一四大王众天。谓彼有四大王及所领众。或彼天众事四大王。是四大王之所领故。二三十三天。谓彼天处是三十三部诸天所居。妙高山顶四面各有八部天众。中央有一。即天帝释。故三十三。三夜摩天。谓彼天处时时多分称快乐哉。四睹史多天。谓彼天处多于自所受生喜足心。五乐变化天。谓彼天处乐数化欲境于中受乐。六他化自在天。谓彼天处于他所化欲境自在受乐。六中初二依地居天。形交成淫与人无别。然风气泄热恼便除。非如人间有余不净。夜摩天众才抱成淫。俱起染心暂时相抱。热恼便息。唯一起染。虽受抱乐而不成淫。若俱无染心。虽相执抱如亲相敬爱。而无过失。睹史多天但由执手热恼便息。乐变化天唯相向笑便除热恼。他化自在相视成淫。如是后三俱一无染。成淫乐爱差别如前。后二天中唯化资具。若异此者俱染不成。实并形交方成淫事。施设所说显时不同。由上诸天欲境转妙。贪心转重身触有殊。故经少时数成淫事。不尔天欲乐应少于人中。随彼诸天男女膝上。有童男童女欻尔化生。即说为彼天所生。男女初生天众身量云何颂曰

  初如五至十  色圆满有衣

  论曰。且六欲诸天。初生如次。如五六七八九十岁。人生己身形速得圆满。色界天众于初生时。身量周圆具妙衣服。一切天众皆作圣言。谓彼言词同中印度。然不由学自解典言。欲生乐生云何差别。颂曰

  欲生三人天  乐生三九处

  论曰。欲生三者。有诸有情乐受现前诸妙欲境。彼于如是现欲境中自在而转。谓全人趣及下四天。有诸有情乐受自化诸妙欲境。彼于自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转。谓唯第五乐变化天。有诸有情乐受他化诸妙欲境。彼于他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转。谓第六他化自在天。此欲生三依何建立。依受如生现前欲境故。依受如乐自化欲境故。依受如乐他化欲境故。又依所受下中上境故。又依受用有罪有劳现前欲境故。依乐受用无罪有劳自化欲境故。依乐受用无罪无劳他化欲境故。乐生三者。三静虑中于九处生受三种乐。以彼所受有乐异熟无苦异熟。故名乐生。此乐生三依何建立。依多安住离生喜乐定生喜乐离喜乐故。或依三种灾所及故。或依寻喜乐增上故。或依身想异无异故。所说诸天二十二处。上下相去其量云何。颂曰

  如彼去下量  去上数亦然

  论曰。一一中间踰缮那量。非易可数。但可总举。彼去下量去上例然。随从何天去下海量。彼上所至与去下同。谓妙高山从第四层级去下大海四万踰缮那。上去三十三天亦如去下海量。如三十三天去下大海。上去夜摩天其量亦尔。如是乃至。如善见天去下大海。从彼上去色究竟天其量亦尔。如是悬远多踰缮那。如明眼人暂见色顷。世尊能以意势神通运。身往来自在无碍。故佛神力不可思。议。于下处生升上见不。颂曰

  离通力依他  下无升见上

  论曰。如四大王天众升见三十三天。非三十三等天升见夜摩天等。然彼若得定所发通。一切皆能升见于上。或依他力升见上天。谓得神通及上天众。引接往彼随其所应。或上天来下亦能见。若上界地来向下时。非下化身下眼不见。非其境界故。如不觉彼触故。上界地来向下时。必化下身为令下见。依地居天已说处量。夜摩天等处量云何。有说四天如迷卢顶。有说此四上倍倍增。有余师言。初静虑地宫殿依处等一四洲。第二静虑等小千界。第三静虑等中千界。第四静虑等大千界。有余师言。下三静虑如次量等小中大千。第四静虑量无边际。齐何量说小中大千。颂曰

  四大洲日月  苏迷卢欲天

  梵世各一千  名一小千界

  此小千千倍  说名一中千

  此千倍大千  皆同一成坏

  论曰。千四大洲乃至梵世。如是总说为一小千。千倍小千名一中千界。千中千界总名一大千。如是大千同成同坏。中有情类成坏亦同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24】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