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玄赞》

「经疏部」经文1723卷34页码:P0651
唐 窥基撰

  《妙法莲华经玄赞》十九 ▪第4页

  卷第十(本) / 沙门大乘基撰

  ..续本经文上一页我莫赞余人。设赞余人莫使胜我。此亦有五。一闻赞余人心常忧动。二訾毁善人。三自高卑他。四常被恶名。五于未来百千世中无有净心。法悭者于正法中生悭吝想。令我独知十二部经莫使他知。设令他知莫使胜我。又自知义秘而不说。此过有七。一所生常盲。二常愚痴。三多怨中生不得自在。四退失圣胎。五诸佛怨贼。六善人远离。七无恶不造。由有如是种种过失故劝勿悭也。世尊能行三种舍故。与一切生是大施主。故应学我

  经。于未来世(至)得佛慧故

  赞曰。教以施化令得佛慧

  经。若有众生(至)示教利喜

  赞曰。若不信此经令行余经。谓遇二乘化此妙法。如其不信。且说般若大乘深法调伏其心。后化此法

  经。汝等若能(至)诸佛之恩

  赞曰。结成劝意。佛意欲令人作佛故。设种种门

  经。时诸菩萨(至)愿不有虑

  赞曰。第二大段菩萨敬受。分为二段。三业敬领

  经。尔时(至)还可如故

  赞曰。第三大段令塔等还。自此已后更无还处。故知此品应在经终

  经。说是语时(至)皆大欢喜

  赞曰。第四大段众皆欢喜闻赞法胜。付授丁宁。所以欢喜。非见遣化佛等还所以欢喜。准此故应席便散也。天亲菩萨释伽耶山顶经欢喜奉行有三义。一说者清净。以于诸法得自在故。二所说法清净。以如实证知清净法体故。三所依说法得果清净。以得净妙境界故。如经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药王菩萨本事品

  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解妨

  来意者。上之二品既明付授。下之六品受命流通。准本论文分之为五。药王自行苦行力以流通妙音教化众生行苦行力以流通。观音.陀罗尼护众生诸难力以流通。妙庄严王功德胜力以流通。普贤.嘱累护法力以流通嘱累既在前陈。护法但唯有一。药王时虽在会。说其过去烧身燃臂。自行苦行以流通正法。利益时会。故此品来

  释名者。药者能去疾之神功。王者有自在之威力。本者因由。事者体业。今此菩萨愿为药树。疗八尘之痼疾除七漏之深痾。势力无双威神罕匹。故名药王菩萨。今此品中叙彼本因修行之事。以利时会。名药王菩萨本事品

  解妨者。问菩萨愿力神功皆等。何故唯此独名药王。答论功据行果实无差。愿利.修因昔亦微别。只如救生拔苦行愿菩萨皆同。观音独得救名。药王何妨偏胜

  经。尔时宿王(至)闻皆欢喜

  赞曰。此品之中大文分六。初宿王华发问。二如来为答。三若复有人以七宝满三千大千下。赞经妙德四宿王华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者下。叹胜付授。五时众获益。六多宝赞扬。此二俱在品末。此初文有三。初问。次请。后辨请意。宿王华问者。宿世已来持法华经。如王自在。故宝云经说。菩萨有十法名大药树。譬如药树名曰善见。若有众生得其根茎枝叶华菓。亦有见色闻香尝味得触。遇此十法病皆除愈。菩萨亦尔。从初发心。为诸众生有种种烦恼病。有依施戒忍勤定慧而得活者。有依见法.有闻声.有知味.有同事而得活者。菩萨随应导利令益。故说菩萨名为药树。能除烦恼病得慧命活故。游者游化利益方法。济利众生是。若干等者问苦行差别。烧身燃臂供养正法是

  经。尔时佛告(至)说法华经

  赞曰。下如来为答。有四。一叙时。二明佛。三显修行。四会古今。此初二也。佛中有七。一名号。二眷属。三住寿。四无恶。五土相。六庄严台树。七所说经法

  经。是一切众生(至)色身三昧

  赞曰。下第三修行。有三。一精进得定。二供养佛法。三供养舍利。此初也。得此定已能随乐现身。初地即得。八地自在。十平等中能随众生所乐示现。初地得故。无垢称经亦有此菩萨

  经。得此三昧已(至)及法华经

  赞曰。下第二供养佛法。有七。一喜念供养。二入定起通。三又思不足。四燃身供养。五光明远照。六诸佛同赞。七燃身时节。此初也

  经。即时入是(至)以供养佛

  赞曰。二人定起通有三。初入定雨华。二雨栴檀。三雨海此岸香

  经。作是供养已(至)以身供养

  赞曰。三又思不足

  经。即服诸香(至)而自燃身

  赞曰。四燃身供养。有三。一服香油。二明年岁。三正燃身

  经。光明遍照(至)诸如来故

  赞曰。此中有二。第五光明远照。第六诸佛同赞。同赞中有三。一标真赞。二比挍赞。三结成赞

  经。作是语已(至)其身乃尽

  赞曰。第七时节。有二。初默后时

  经。一切众生(至)忽然化生

  赞曰。明修行中。下第三供养舍利。有十四。一生处。二说法。三启白。四诣佛。五付嘱。六入灭。七起塔。八思告。九燃臂。十利益。十一众生悲恼。十二自誓。十三愿满。十四感生瑞应。此初也

  经。即为其父(至)舍所爱之身

  赞曰。二说法

  经。说是偈(至)供养此佛

  赞曰。三启白。初白前事。后白请往。初文有三。一论佛在。二得总持三闻胜法。甄迦罗等者。俱舍论第十二卷说。数有六十忘失余八。以十渐积至第十六名矜羯罗。第十七名大矜羯罗。第十八名频跋罗。第十九名大频跋罗。第二十名阿刍婆。第二十一名大阿刍婆。此总三种。即是十六.十八.二十数也

  经。白已即坐(至)犹故在世

  赞曰。四诣佛有三。初往。次赞。后白

  经。尔时日月(至)若干千塔

  赞曰。五付嘱。有四。一唱灭。二法付。三界付。四体付。依僧祇律有舍利者名为塔婆。无舍利者说为支提。瑜伽等中若有舍利名窣堵婆。若无舍利但名制多。无塔婆称讹也

  经。如是日月(至)入于涅槃

  赞曰。六入灭也。华严经云。究竟佛事已有十种义示现入大涅槃。一明一切行悉无常故。二明一切有为非安隐故。三明涅槃趣最安隐故。四明般涅槃远离一切诸怖畏故。五以诸人天乐着色身明色身无常是磨灭法。令彼求住净法身故。六明无常力强不可转故。七明有为法。不自在故。八明三界法悉如坏器无坚牢故。九明般涅槃最为真实不可坏故。十明般涅槃远离生死非起灭故。以此十义示现涅槃

  经。尔时一切(至)悬众宝铃

  赞曰。七起塔有三。一悲恋。二烧身。三起塔。此他受用故量极高

  经。尔时一切(至)明德佛舍利

  赞曰。八思告。有二。初思后告

  经。作是语已(至)自然还复

  赞曰。此中有五。九燃臂。十利益。十一众生悲恼。十二自誓。十三愿满

  经。由斯菩萨(至)得未曾有

  赞曰。第十四感生瑞应。有三。一因由。二瑞应。三得未曾有

  经。佛告宿王华(至)而供养者

  赞曰。下第二大段如来答中。第四会古今。有三。初会。次叹。后劝

  经。若复有人(至)其福最多

  赞曰。下品第三大段赞经妙德。有四。一挍量胜。二譬如下比喻胜。三此经能救下作用胜。四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下无边胜。此初也

  经。宿王华(至)诸经中王

  赞曰。第二比喻胜文。中有十。一幽广胜。二高显殊胜。三了达胜。四除惑胜。五威势胜。六自在胜。七出生胜。八契理胜或名人法胜。九二利胜。十圆德胜。其契理胜中有法有人。计此人文应最后说。文便故来。须陀洹云预流预圣流故。斯陀含云一往来。唯有一生往来生死。便成应果名为一来。阿那含云不还。欲界业尽。必不还生于欲界中。故云不还

  经。宿王华(至)充满其愿

  赞曰。下第三作用胜。有三。一法。二喻。三合。此初有三句。初能除惑业次能除苦果。后能满善愿。又发心修行得果为三。又总别离恶摄善为三

  经。如清凉池(至)如炬除暗

  赞曰。此喻说有十二。一充愿。二道成。三具惭愧四得导师。五得归趣。六越生死。七除烦恼。八得智慧。九获圣财。十有承禀。十一知宝所。十二破痴暗。随其所应配前三句

  经。此法华经(至)生死之缚

  赞曰。此合说也。离苦痛除众苦为初句。解生死缚谓除惑业为第二句。不合于前充满其愿或除当苦.现苦.苦因如次配之

  经。若人得闻(至)亦复无量

  赞曰。第四无边胜有二。一闻书功德无边。二供养功德无边。得无边边不得有边边故名佛不得

  经。宿王华(至)后不复受

  赞曰。下品第四段叹胜付嘱。有七。一标闻胜。二转女身。三生净土。四随喜获福。五正明付嘱。六令守护。七劝供持。此初二也

  经。若如来灭后(至)与汝等者

  赞曰。三生净土有五。一生净土。二离烦恼。三得神通。四见多佛。五佛遥赞佛。遥赞中有五。一叹福无边。二叹德无边。三能破烦恼。四共为守护。五明最胜方便摄引。云菩萨慧无与汝等

  经。宿王华(至)如上所说

  赞曰。四随喜获福

  经。是故宿王华(至)不老不死

  赞曰。此中有二。第五正明付嘱。第六令守护。守护中。初标后释。后五百岁者大集经云。佛灭度后初五百年解脱坚固。第二五百年禅定坚固。第三五百年多闻坚固。第四五百年福德坚固。第五五百年斗诤坚固。皆以五百年为类记之。故言灭后后五百岁。或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于像法后其初末法五百年中

  经。宿王华(至)恭敬心

  赞曰。第七劝供持。有三。一散华。二心念。三结成

  经。说是药王(至)一切众生

  赞曰。品第五段时众获益。第六段多宝赞叹

  法华玄赞卷第十(本)

  保安三年十二月十二日以兴福寺圆如房本法隆寺僧觉印移点已了

  本(【TO】)者皆此点本也高名书也云云为令法久住往生极乐也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妙法莲华经玄赞》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2】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