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玄贊》十九 ▪第4页
卷第十(本) / 沙門大乘基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我莫贊余人。設贊余人莫使勝我。此亦有五。一聞贊余人心常憂動。二訾毀善人。叁自高卑他。四常被惡名。五于未來百千世中無有淨心。法悭者于正法中生悭吝想。令我獨知十二部經莫使他知。設令他知莫使勝我。又自知義秘而不說。此過有七。一所生常盲。二常愚癡。叁多怨中生不得自在。四退失聖胎。五諸佛怨賊。六善人遠離。七無惡不造。由有如是種種過失故勸勿悭也。世尊能行叁種舍故。與一切生是大施主。故應學我
經。于未來世(至)得佛慧故
贊曰。教以施化令得佛慧
經。若有衆生(至)示教利喜
贊曰。若不信此經令行余經。謂遇二乘化此妙法。如其不信。且說般若大乘深法調伏其心。後化此法
經。汝等若能(至)諸佛之恩
贊曰。結成勸意。佛意欲令人作佛故。設種種門
經。時諸菩薩(至)願不有慮
贊曰。第二大段菩薩敬受。分爲二段。叁業敬領
經。爾時(至)還可如故
贊曰。第叁大段令塔等還。自此已後更無還處。故知此品應在經終
經。說是語時(至)皆大歡喜
贊曰。第四大段衆皆歡喜聞贊法勝。付授丁甯。所以歡喜。非見遣化佛等還所以歡喜。准此故應席便散也。天親菩薩釋伽耶山頂經歡喜奉行有叁義。一說者清淨。以于諸法得自在故。二所說法清淨。以如實證知清淨法體故。叁所依說法得果清淨。以得淨妙境界故。如經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藥王菩薩本事品
叁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叁解妨
來意者。上之二品既明付授。下之六品受命流通。准本論文分之爲五。藥王自行苦行力以流通妙音教化衆生行苦行力以流通。觀音.陀羅尼護衆生諸難力以流通。妙莊嚴王功德勝力以流通。普賢.囑累護法力以流通囑累既在前陳。護法但唯有一。藥王時雖在會。說其過去燒身燃臂。自行苦行以流通正法。利益時會。故此品來
釋名者。藥者能去疾之神功。王者有自在之威力。本者因由。事者體業。今此菩薩願爲藥樹。療八塵之痼疾除七漏之深痾。勢力無雙威神罕匹。故名藥王菩薩。今此品中敘彼本因修行之事。以利時會。名藥王菩薩本事品
解妨者。問菩薩願力神功皆等。何故唯此獨名藥王。答論功據行果實無差。願利.修因昔亦微別。只如救生拔苦行願菩薩皆同。觀音獨得救名。藥王何妨偏勝
經。爾時宿王(至)聞皆歡喜
贊曰。此品之中大文分六。初宿王華發問。二如來爲答。叁若複有人以七寶滿叁千大千下。贊經妙德四宿王華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本事品者下。歎勝付授。五時衆獲益。六多寶贊揚。此二俱在品末。此初文有叁。初問。次請。後辨請意。宿王華問者。宿世已來持法華經。如王自在。故寶雲經說。菩薩有十法名大藥樹。譬如藥樹名曰善見。若有衆生得其根莖枝葉華菓。亦有見色聞香嘗味得觸。遇此十法病皆除愈。菩薩亦爾。從初發心。爲諸衆生有種種煩惱病。有依施戒忍勤定慧而得活者。有依見法.有聞聲.有知味.有同事而得活者。菩薩隨應導利令益。故說菩薩名爲藥樹。能除煩惱病得慧命活故。遊者遊化利益方法。濟利衆生是。若幹等者問苦行差別。燒身燃臂供養正法是
經。爾時佛告(至)說法華經
贊曰。下如來爲答。有四。一敘時。二明佛。叁顯修行。四會古今。此初二也。佛中有七。一名號。二眷屬。叁住壽。四無惡。五土相。六莊嚴臺樹。七所說經法
經。是一切衆生(至)色身叁昧
贊曰。下第叁修行。有叁。一精進得定。二供養佛法。叁供養舍利。此初也。得此定已能隨樂現身。初地即得。八地自在。十平等中能隨衆生所樂示現。初地得故。無垢稱經亦有此菩薩
經。得此叁昧已(至)及法華經
贊曰。下第二供養佛法。有七。一喜念供養。二入定起通。叁又思不足。四燃身供養。五光明遠照。六諸佛同贊。七燃身時節。此初也
經。即時入是(至)以供養佛
贊曰。二人定起通有叁。初入定雨華。二雨栴檀。叁雨海此岸香
經。作是供養已(至)以身供養
贊曰。叁又思不足
經。即服諸香(至)而自燃身
贊曰。四燃身供養。有叁。一服香油。二明年歲。叁正燃身
經。光明遍照(至)諸如來故
贊曰。此中有二。第五光明遠照。第六諸佛同贊。同贊中有叁。一標真贊。二比挍贊。叁結成贊
經。作是語已(至)其身乃盡
贊曰。第七時節。有二。初默後時
經。一切衆生(至)忽然化生
贊曰。明修行中。下第叁供養舍利。有十四。一生處。二說法。叁啓白。四詣佛。五付囑。六入滅。七起塔。八思告。九燃臂。十利益。十一衆生悲惱。十二自誓。十叁願滿。十四感生瑞應。此初也
經。即爲其父(至)舍所愛之身
贊曰。二說法
經。說是偈(至)供養此佛
贊曰。叁啓白。初白前事。後白請往。初文有叁。一論佛在。二得總持叁聞勝法。甄迦羅等者。俱舍論第十二卷說。數有六十忘失余八。以十漸積至第十六名矜羯羅。第十七名大矜羯羅。第十八名頻跋羅。第十九名大頻跋羅。第二十名阿刍婆。第二十一名大阿刍婆。此總叁種。即是十六.十八.二十數也
經。白已即坐(至)猶故在世
贊曰。四詣佛有叁。初往。次贊。後白
經。爾時日月(至)若幹千塔
贊曰。五付囑。有四。一唱滅。二法付。叁界付。四體付。依僧祇律有舍利者名爲塔婆。無舍利者說爲支提。瑜伽等中若有舍利名窣堵婆。若無舍利但名製多。無塔婆稱訛也
經。如是日月(至)入于涅槃
贊曰。六入滅也。華嚴經雲。究竟佛事已有十種義示現入大涅槃。一明一切行悉無常故。二明一切有爲非安隱故。叁明涅槃趣最安隱故。四明般涅槃遠離一切諸怖畏故。五以諸人天樂著色身明色身無常是磨滅法。令彼求住淨法身故。六明無常力強不可轉故。七明有爲法。不自在故。八明叁界法悉如壞器無堅牢故。九明般涅槃最爲真實不可壞故。十明般涅槃遠離生死非起滅故。以此十義示現涅槃
經。爾時一切(至)懸衆寶鈴
贊曰。七起塔有叁。一悲戀。二燒身。叁起塔。此他受用故量極高
經。爾時一切(至)明德佛舍利
贊曰。八思告。有二。初思後告
經。作是語已(至)自然還複
贊曰。此中有五。九燃臂。十利益。十一衆生悲惱。十二自誓。十叁願滿
經。由斯菩薩(至)得未曾有
贊曰。第十四感生瑞應。有叁。一因由。二瑞應。叁得未曾有
經。佛告宿王華(至)而供養者
贊曰。下第二大段如來答中。第四會古今。有叁。初會。次歎。後勸
經。若複有人(至)其福最多
贊曰。下品第叁大段贊經妙德。有四。一挍量勝。二譬如下比喻勝。叁此經能救下作用勝。四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下無邊勝。此初也
經。宿王華(至)諸經中王
贊曰。第二比喻勝文。中有十。一幽廣勝。二高顯殊勝。叁了達勝。四除惑勝。五威勢勝。六自在勝。七出生勝。八契理勝或名人法勝。九二利勝。十圓德勝。其契理勝中有法有人。計此人文應最後說。文便故來。須陀洹雲預流預聖流故。斯陀含雲一往來。唯有一生往來生死。便成應果名爲一來。阿那含雲不還。欲界業盡。必不還生于欲界中。故雲不還
經。宿王華(至)充滿其願
贊曰。下第叁作用勝。有叁。一法。二喻。叁合。此初有叁句。初能除惑業次能除苦果。後能滿善願。又發心修行得果爲叁。又總別離惡攝善爲叁
經。如清涼池(至)如炬除暗
贊曰。此喻說有十二。一充願。二道成。叁具慚愧四得導師。五得歸趣。六越生死。七除煩惱。八得智慧。九獲聖財。十有承禀。十一知寶所。十二破癡暗。隨其所應配前叁句
經。此法華經(至)生死之縛
贊曰。此合說也。離苦痛除衆苦爲初句。解生死縛謂除惑業爲第二句。不合于前充滿其願或除當苦.現苦.苦因如次配之
經。若人得聞(至)亦複無量
贊曰。第四無邊勝有二。一聞書功德無邊。二供養功德無邊。得無邊邊不得有邊邊故名佛不得
經。宿王華(至)後不複受
贊曰。下品第四段歎勝付囑。有七。一標聞勝。二轉女身。叁生淨土。四隨喜獲福。五正明付囑。六令守護。七勸供持。此初二也
經。若如來滅後(至)與汝等者
贊曰。叁生淨土有五。一生淨土。二離煩惱。叁得神通。四見多佛。五佛遙贊佛。遙贊中有五。一歎福無邊。二歎德無邊。叁能破煩惱。四共爲守護。五明最勝方便攝引。雲菩薩慧無與汝等
經。宿王華(至)如上所說
贊曰。四隨喜獲福
經。是故宿王華(至)不老不死
贊曰。此中有二。第五正明付囑。第六令守護。守護中。初標後釋。後五百歲者大集經雲。佛滅度後初五百年解脫堅固。第二五百年禅定堅固。第叁五百年多聞堅固。第四五百年福德堅固。第五五百年鬥诤堅固。皆以五百年爲類記之。故言滅後後五百歲。或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于像法後其初末法五百年中
經。宿王華(至)恭敬心
贊曰。第七勸供持。有叁。一散華。二心念。叁結成
經。說是藥王(至)一切衆生
贊曰。品第五段時衆獲益。第六段多寶贊歎
法華玄贊卷第十(本)
保安叁年十二月十二日以興福寺圓如房本法隆寺僧覺印移點已了
本(【TO】)者皆此點本也高名書也雲雲爲令法久住往生極樂也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妙法蓮華經玄贊》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