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三戒经》下 ▪第2页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坚心。迦叶。我引是喻。诸有智者以喻解耳。迦叶。若如是苦行得于菩提。恒河沙劫不应懈怠。勤学不懈勤学不息。恒沙等劫学于菩提。菩萨念。我今应生坚势坚欲。我终不舍无上正道。迦叶。菩萨如是应坚其心。迦叶。若有菩萨。如是坚心为取何等。谓不取处不取非处。云何不取处不取非处。若处非处悉无所有。不障碍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速疾得成。迦叶。若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持用布施。若于如来今所演说如是等经。趣向菩提正眼之处。推求索之依附依住。是人福聚倍多胜彼。迦叶。菩萨应当如是坚心。亦复不得于是坚心。然不休息。云何初业多殖初业。云何多殖。不谓一心能知多业。何以故。是法不可以言说故。恒于是中多种初业。所谓坚心。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非心作心相 常有大怖畏
我当成不成 是事当云何
是常起疑觉 住在于一切
修造作方便 云何得菩提
彼是懈怠想 非是菩提想
斯有一切疑 若佛及声闻
悕望而不及 善贤诸佛法
不以音声故 能获值安乐
斯有信欲乐 能集极胜妙
非但小思惟 能获得胜道
于一切法中 当住于一法
觉智增益已 修行为得道
迦叶。说是法时。若有菩萨成就此行不值于佛。而自说言。我当作佛如来应供正遍觉。迦叶。在家菩萨应如是作。云何修行能得菩提。迦叶。在家菩萨有三种业求于菩提。何等三。生极欲心。于一切智不着本作。应持五戒。具是三分趣于六法。何等六。得于圣法。诸根完具。不盲聋哑。不粗恶色。速得信心不畏深法。闻已速解疾得不退。应当具足如是六法。五障法应当善知。何等五。知于两舌。终不妄语。菩萨之人应见。是悭是菩萨障应当不悭。若着于欲是菩萨障终不作欲。如是五法能作障碍。又复应当作于三法。何等三常恒有于欲出家心。于净持戒沙门婆罗门所。殷重恭敬从受教诲。诸有着相演说法者应常远离。何以故。是菩萨所不应学故。菩萨不应担不实草。何以故。是非菩提故。若担不实是学障碍。不学集法。复次迦叶。菩萨当学于三法。何等三。心常专念趣向作佛。应当精勤修习读诵。常于众生修行慈心。应当修集如是三法。又复应当亲近三法。何等三。离搏捶打。不说他人云是卑贱。怖畏众生而为作救。应当亲近如是三法。而说偈言
不亲近下人 见不正直者
见已当远离 犹远恶毒蛇
不应学于彼 亦不礼敬是
应当极远离 犹如见恶狗
是人堕恶道 诸有着相者
若修是学者 此亦同彼去
不疑于空法 闻于佛法已
及乐空比丘 此所生恭敬
是中增多闻 亦生利智慧
得近菩提道 为一切所礼
速疾受斋戒 速受已读诵
斯增益智慧 犹水青莲华
速疾受斋戒 多听受于法
斯增益智慧 以断诸漏结
大智大精进 大威德无畏
作利以益己 及利益于他
终不打搏他 应当乐如是
进助菩提分 是人法无减
是人少病患 有最上妙色
为众生所爱 爱利益已法
修行于慈心 住在家菩萨
舍一切恶道 速疾得生天
是得天名已 五欲自娱乐
从天命终已 终不生恶道
生在人道中 种族豪贵家
形色极殊妙 无有能欺者
无能所守护 是人修行法
得见于胜处 一切众生爱
善得安隐眠 寤已欢喜乐
终不生怖畏 是亦天所护
犹如粪秽法 彼有是观相
居家亦如是 广及余亦尔
当为诸善人 所称誉赞叹
怖者施无畏 诸在家菩萨
更不事余天 亦不见余天
此道极正直 诸慧者所集
是以此善根 舍一切恶道
一切智三明 善学三戒故
如所作功德 如其所礼事
斯亦当见礼 诸众生独故
如所作功德 如其所礼事
当为众生上 如佛见礼事
住于在家地 起作菩提心
此所称赞法 及余法今听
迦叶。在家菩萨应成三法。何等三。应当远离悕望吉祥。是菩萨应修治舍宅。除诸妨碍。勤修多闻。菩萨当具足三法。复起三法。何等三。不应断绝说法师辩。应当勤请于说法。者应当常然灯烛众明。应当修行如是三法。复次迦叶。在家菩萨。应当终竟不造三法作女人行。何等三。不留难母令不听法。不留难母不往比丘所。不遮固妻至比丘所。欲听法者不作障碍。于女人所不舍正道而犯非道。如是三法一切不作。若造此业便堕女人。而说颂曰
应当然灯明 数数以信心
得无尘垢眼 及获得佛眼
导师以此眼 能知于一切
若知如此智 则知于实智
知过去世法 现在亦如是
不意想未来 不造作三相
若有是三相 三亦应当舍
悉同为一义 相即为非相
佛所说诸根 然法无有根
以彼不分别 菩提最为上
净修佛眼已 悉皆现了知
是句即菩提 如上之所说
如是所说法 亦不毁坏法
一切法是空 是故名为说
诸外道邪见 为在家说法
如作于明灯 有眼者能知
不断他说法 于释师子法
莫速至恶道 疾作生盲者
数数而劝请 演说善逝法
以此之善根 转无上法轮
不应作留难 若母欲听法
作极恶女人 盲偻极丑恶
不见睹众色 亦不闻妙声
在于黑闇处 犹若如蛇住
作于障碍已 贪嫉为妻故
速疾命终已 作弊恶女人
黄头而青眼 黑恶难可看
疽恶脚缭戾 聋騃无所知
于如是等处 无慈者速受
为嫉妒男子 数数造欲因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不应作三法。何等三。不请女人为欲因缘。施苏醍醐及诸恶施。若欲出家不作留难。未出家者劝令出家。造如来塔作营事人劝助示导。不应侵夺取于是物。如是三法。在家菩萨所不应作。而说颂曰
不施他女人 不造作非法
无婚过难来 故一切不施
有言者往彼 合掌而作礼
与已复当与 以善欢喜心
若彼僧中少 为僧给使人
若有请取是 应佐少人者
勿触水令浊 若有依此者
于斯无嫌害 生心起嗔恶
若有欲出家 自子及亲属
菩萨于是中 终不作留难
令诸众生乐 得证于灭度
此是我本欲 说于无上法
知是诸过已 自不造诸妒
莫长夜常忧 为烦恼所染
迦叶在家菩萨复有三法。不应修集何等三。不买男子。不买女人。不施毒药。若有作者亦勿亲近而说颂曰
离买男子业 亦离买女人
不施与毒药 若与者远离
天亦呵是法 众生得苦恼
随趣诸方面 忧恼箭所害
此长夜忧恼 多获众苦恼
亦绝便命终 是故不应作
是过及余过 我知是所作
今说其少分 为于菩提故
迦叶。在家菩萨不应造三法。何等三。不至淫女家。若男若女不犯非道。若屠牛处不在边住。如是三法。在家菩萨所不应作。而说颂曰
不至淫女家 秽恶为欲者
速致不恭敬 由近下欲故
师见去至此 为彼之所轻
速疾致疾患 以是致命终
若男女非道 二俱不亲近
是女所不喜 云何当犯是
若有屠牛处 一切不往彼
此非我所宜 菩萨法如是
如是诸过患 佛悉皆知之
是故不正行 今为如实说
佛如是少说 我声闻能知
斯于佛面前 云何所后虚
众生信圣者 欲疾至涅槃
为是故我说 不为难教者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应成就三法。何等三。居住家中犹如客使不起我想。若已施者起集聚想。其未施者远离于我千由旬想。不为子息作于藏举宝藏之想。迦叶。在家菩萨应当成就如是三想。而说颂曰
当修习死想 我不久命终
是故诸所藏 此财应修坚
为别男女事 终不为利是
速疾求坚法 身命及财物
殷重欲菩提 所作不轻躁
为求法利故 一切时摧伏
犹如小女戏 亦如光渐现
不乐着于味 欲法者如是
读诵不休息 善好法庄严
其难可修集 于种种诸众
如是相似法 迦叶我已说
其有聪利者 我悉知是人
彼知已解了 自怜愍于己
是人于彼时 数数与我对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成就三法。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三。父母不信化令住信。父母毁戒劝令住戒。父母悭贪劝令住舍。叹无上道在大众中而演说法。是名初法在家菩萨不退无上正真之道。复次迦叶。在家菩萨应当善知可供养者及不可供。若知是已。诸可供者而设供食。不可供者而不设供。于是人所应修慈心。迦叶。是名第二法在家菩萨不退无上正真之道。复次迦叶。在家菩萨所有财物勤苦集聚。是不应失不令尽失。不施于他。坚藏牢举施住净戒沙门婆罗门。平等封邑财封无系一切净行。迦叶。是名第三法在家菩萨不退无上正真之道。而说颂曰
若在家菩萨 集无上菩提
生起三种慧 以学无上道
若父及与母 恶慧无有信
劝之令生信 令趣向胜法
悭犯住戒舍 无慧者信慧
向无上菩提 劝令至是处
若去至四方 求善说法者
应行于法施 以增益智慧
犯戒教住戒 无信者教信
无慧者教慧 是人终不退
若见慧比丘 持戒多闻者
恭敬信近之 数数而咨问
所以近比丘 数数为咨问
速疾受其法 是故不退转
彼觉智增益 闻处及智者
觉智增益已 舍己肉供养
是有信解相 如我之所说
不以不信心 能趣向菩提
渐渐见增益 速疾得增长
于是诸增益 彼得不为难
知是增益已 若自及与他
心喜而趣向 是人增益智
随所有财封 本所聚集者
诸有持戒人 一切以置前
是无有异语 终不说异言
健勇进坚施 是能成如来
柔和易共住 勇健者得慈
欢喜而坚舍 如先后亦然
勇健上施主 不从他所求
众施中最健 一切无不舍
若金银及钱 本生亦曾施
悕望于上法 甚深最上句
一切天及世 相应专供养
若求于法者 悉应供是人
勇健者集法 以法而活命
有智慧胜法 当为救世者
复次迦叶。在家菩萨有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疾堕声闻而般涅槃。何等三。若暂一发菩提心已。怖畏地狱饿鬼畜生。于是菩提道起重担想求诸善根。不专思念不好善求。是人为于心意所害生起苦想。迦叶。…
《大方广三戒经下》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