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十二 ▪第4页
第十 / 大智度论释 / 初品中舍利弗因缘第十六(卷第十一) / 龙树菩萨造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 诏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诸清净戒 唐苦堕异道
以是故水闭不下。如是语已忽然不现。尔时六欲天放种种光明照诸众会。语菩萨而说偈言
邪恶海中行 不顺汝正道
诸受施人中 无有如汝者
说是语已忽然不现。是时菩萨闻说此偈自念。会中实自无有与我等者。水闭不下其将为此乎。即说偈言
若有十方天地中 诸有好人清净者
我今归命稽首礼 右手执瓶灌左手
而自立愿我一人 应受如是大布施
是时瓶水踊在虚空从上来下而灌其左手。是时婆萨婆王。见是感应心生恭敬。而说偈言
大婆罗门主 清琉璃色水
从上流注下 来堕汝手中
是时大婆罗门众恭敬心生。合手作礼归命菩萨。菩萨是时说此偈言
今我所布施 不求三界福
为诸众生故 以用求佛道
说此偈已。一切大地山川树木皆六返震动。韦罗摩本谓此众应受供养故与。既知此众无堪受者。今以怜愍故。以所受物施之。如是种种檀本生因缘。是中应广说。是为外布施。云何名内布施。不惜身命施诸众生。如本生因缘说。释迦文佛本为菩萨为大国王时。世无佛无法无比丘僧。是王四出求索佛法。了不能得。时有一婆罗门言。我知佛偈。供养我者当以与汝。王即问言。索何等供养。答言。汝能就汝身上。破肉为灯炷供养我者。当以与汝。王心念言。今我此身危脆不净。世世受苦不可复数。未曾为法今始得用甚不惜也。如是念已唤旃陀罗。遍割身上以作灯炷。而以白叠缠肉酥油灌之。一时遍烧举身。火燃。乃与一偈。又复释迦文佛本作一鸽在雪山中。时大雨雪。有一人失道穷厄辛苦。饥寒并至命在须臾。鸽见此人即飞求火。为其聚薪然之。又复以身投火施此饥人。如是等头目髓脑给施众生。种种本生因缘经此中应广说。如是等种种是名内布施。如是内外布施无量。是名檀相
大智度论释
初品中檀波罗蜜法施义第二十
问曰。云何名法布施。答曰。有人言。常以好语有所利益。是为法施。复次有人言。以诸佛语妙善之法。为人演说。是为法施。复次有人言。以三种法教人。一修妒路二毗尼三阿毗昙。是为法施。复次有人言。以四种法藏教人。一修妒路藏二毗尼藏三阿毗昙藏四杂藏。是为法施。复次有人言。略说以二种法教人。一声闻法二摩诃衍法。是为法施。问曰。如提婆达呵多等。亦以三藏四藏声闻法摩诃衍法教人。而身入地狱是事云何。答曰。提婆达邪见罪多。呵多妄语罪多。非是为道清净法施。但求名利恭敬供养。恶心罪故提婆达生入地狱。呵多死堕恶道。复次非但言说名为法施。常以净心善思。以教一切是名法施。譬如财施不以善心不名福德法施亦尔。不以净心善思则非法施。复次说法者。能以净心善思赞叹三宝。开罪福门示四真谛。教化众生令入佛道。是为真净法施。复次略说法有二种。一者不恼众生善心慈愍。是为佛道因缘。二者观知诸法真空。是为涅槃道因缘。在大众中兴愍哀心说此二法。不为名闻利养恭敬。是为清净佛道法施。如说。阿输伽王一日作八万佛图。虽未见道于佛法中少有信乐。日日请诸比丘入宫供养。日日次第留法师说法。有一三藏年少法师。聪明端正次应说法。在王边坐。口有异香。王甚疑怪谓为不端。欲以香气动王宫人。语比丘言。口中何等开口看之。即为开口了无所有。与水令漱香气如故。王问。大德新有此香旧有之耶。比丘答言。如此久有非适今也。又问有此久如。比丘以偈答言
迦叶佛时 集此香法 如是久久
常若新出
王言。大德略说未解。为我广演。答言。王当一心善听我说。我昔于迦叶佛法中作说法比丘。常在大众之中欢喜演说。迦叶世尊无量功德诸法实相。无量法门殷勤赞叹教诲一切。自是以来常有妙香从口中出。世世不绝恒如今日。而说此偈
草木诸华香 此香气超绝
能悦一切心 世世常不灭
于时国王愧喜交集。白比丘言。未曾有也。说法功德大果乃尔。比丘言。此名为华。未是果也。王言其果云何愿为演说。答言。果略说有十。王谛听之。即为说偈言
大名闻端政 得乐及恭敬
威光如日月 为一切所爱
辩才有大智 能尽一切结
苦灭得涅槃 如是名为十
王言。大德。赞佛功德云何而得如是果报。尔时比丘以偈答曰
赞佛诸功德 令一切普闻
以此果报故 而得大名誉
赞佛实功德 令一切欢喜
以此功德故 世世常端正
为人说罪福 令得安乐所
以此之功德 受乐常欢豫
赞佛功德力 令一切心伏
以此功德故 常获恭敬报
显现说法灯 照悟诸众生
以此之功德 威光如日曜
种种赞佛德 能悦于一切
以此功德故 常为人所爱
巧言赞佛德 无量无穷已
以此功德故 辩才不可尽
赞佛诸妙法 一切无过者
以此功德故 大智慧清净
赞佛功德时 令人烦恼薄
以此功德故 结尽诸垢灭
二种结尽故 涅槃身已证
譬如澍大雨 火尽无余热
重告王言。若有未悟今是问时。当以智箭破汝疑军。王白法师。我心悦悟无所疑也。大德福人善能赞佛。如是等种种因缘说法度人。名为法施。问曰。财施法施何者为胜。答曰。如佛所言二施之中法施为胜。所以者何。财施果报在欲界中。法施果报或在三界。或出三界。复次口说清净深得理中。心亦得之故出三界。复次财施有量。法施无量。财施有尽。法施无尽。譬如以薪益火其明转多。复次财施之报净少垢多。法施之报垢少净多。复次若作大施必待众力。法施出心不待他也。复次财施能令四大诸根增长。法施能令无漏根力觉道具足。复次财施之法。有佛无佛世间常有。如法施者唯有佛世乃当有耳。是故当知法施甚难。云何为难。乃至有相辟支佛不能说法。直行乞食飞腾变化而以度人。复次从法施中能出生财施。及诸声闻辟支佛菩萨及佛。复次法施能分别诸法。有漏无漏法。色法无色法。有为无为法。善不善无记法。常法无常法。有法无法。一切诸法实相清净不可破不可坏。如是等法略说则八万四千法藏。广说则无量。如是等种种。皆从法施分别了知。以是故法施为胜。是二施和合名之为檀。行是二施愿求作佛。则能令人得至佛道。何况其余。问曰。四种舍名为檀。所谓财舍法舍无畏舍烦恼舍。此中何以不说二种舍。答曰。无畏舍与尸罗无别故不说。有般若故不说烦恼舍。若不说六波罗蜜。则应具说四舍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大智度论》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89】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