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五十五 ▪第3页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菩提树香度众生者。如先义中说。问曰。此中事虽希有皆可信。无有色受想行识名字。无檀波罗蜜名字乃至佛名字。是难可信。答曰。有世界。大福德智慧人生处。树木虚空土地山水等。常出诸法实相之音。所有法皆是不生不灭不净不垢空无相无作等。众生生便闻是音。自然得无生法忍。如是世界中。不须分别说诸法名字。所谓是五众十二入等。檀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须陀洹乃至诸佛。是世界中众生。皆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庄严身。无量光明一种道一种果。是中不应住者。菩萨自念我能生如是世界则生高心。以是故不应取相住此中。须菩提自说不住因缘。诸佛得佛道时。于诸法中不得定实相。故当何所住。今舍利弗作是念。若都无所住。当住何处得成佛道。须菩提知舍利弗心之所念。语舍利弗。诸菩萨皆是佛子。子法应如父所行。诸佛心于一切法中无所住。所谓色乃至一切种智。菩萨亦应如是学。用无所住心。行般若波罗蜜。如诸佛无所住心中亦不住。非不住心中亦不住。毕竟清净故。诸菩萨亦应随佛住毕竟清净故。诸菩萨亦应随佛学
尔时会中有诸天子作是念。诸夜叉言语字句所说尚可了知。须菩提所说言语论义解释。般若波罗蜜了不可知。须菩提知诸天子心所念。语诸天子。不解不知耶。诸天子言。大德。不解不知。须菩提语诸天子。汝等法应不知。我无所论说乃至不说一字。亦无听者。何以故。诸字非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中无听者。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字无说。诸天子如佛化作化人。是化人复化作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化人于四部众中说法。于汝意云何。是中有说者有听者有知者不。诸天子言。不也大德。须菩提言。一切法皆如化。此中无说者无听者无知者。诸天子。譬如人梦中见佛说法。于汝意云何。是中有说者有听者有知者不。诸天子言。不也大德。须菩提语诸天子。一切法皆如梦。无说无听无知者。诸天子。譬如二人在大深涧各住一面赞佛法众。有二向出。于诸天子意云何。是二人向展转相解不。诸天子言。不也大德。须菩提语诸天子。一切法亦如是。无说无听无知者。诸天子。譬如工幻师。于四衢道中化作佛及四部众于中说法。于诸天子意云何。是中有说者有听者有知者不。诸天子。言不也大德。须菩提语诸天子。一切诸法如幻。无说者无听者无知者。尔时诸天子心念。须菩提所说。欲令易解转深转妙。须菩提知诸天子心所念。语诸天子言。色非深非妙。受想行识非深非妙。色性非深非妙。受想行识性非深非妙。眼性乃至意性。色性乃至法性。眼界性乃至意界性。眼识乃至意识。眼触乃至意触。眼触因缘生受乃至意。触因缘生受。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诸三昧门。一切陀罗尼门。乃至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性。非深非妙。诸天子复作是念。是所说法中不说色。不说受想行识。不说眼乃至意触。因缘生受。不说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不说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不说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不说陀罗尼门三昧门乃至一切种智。不说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不说辟支佛道。不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是法中不说名字语言。须菩提知诸天子心所念。语诸天子言。如是如是诸天子。是法中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说相。是中亦无说者无听者无知者。以是故诸天子善男子善女人。欲住须陀洹果。欲证须陀洹果者。是人不离是忍。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佛道。欲住欲证不离是忍。如是诸天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般若波罗蜜中应如是住。以无说无听故
问曰。诸夜叉语虽隐覆不正。而事则鄙近。说深般若波罗蜜。虽用常辞而幽旨玄远事异趣乖。何以相况。答曰。诸天适以人所不解。况已未悟。不必事趣皆同以为喻也。有人言。天帝九百九十九门。门皆以十六青衣夜叉守之。此诸夜叉语言浮伪情趣妖谄。诸天贱之不以在意。是故不解其言而其意况可不须言辩而识故言尚可了知。今闻深般若。言似可及而玄旨幽邃。寻之虽深而失之逾远。故以夜叉言况其叵知。又以夜叉语虽难解眼见相传以其言度其心则皆可知。譬如深渊驶水得船可渡。须菩提所说般若波罗蜜。毕竟空义无有定相。不可取不可传译得悟。不得言有。不得言无。不得言有无。不得言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亦无。一切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故。是故诸天子惊疑迷闷。须菩提答诸天子。汝所不解者。汝自应尔。是法无所一说乃至不说一字可着可取。无字无语是诸佛道。何以故。是名字皆空虚诳无实。如破色名字中说。用名字则有语言。若无名字则无语言。诸天子作是念。若无说若无听。今日和合聚会为何所作。须菩提欲解此义故。以譬喻明之。诸天子复作是念。欲以譬喻解悟。我等而此譬喻转更深妙譬喻。以粗喻细。以定事明不定。今此譬喻亦微妙无定相。须菩提知诸天子心于深般若中迷没不能自出。是故说般若波罗蜜不异五众。五众实相即是般若波罗蜜。今是五众非深非妙。乃至一切种智非深非妙。诸天子尔时深知须菩提口虽说色心无所说。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如是。须菩提知诸天子心答言。如是如是。非我独尔。佛得菩提时。亦无说寂灭相。实无说者听者。是故须陀洹果乃至佛道。皆因无为法而有。离是法离是忍。则无须陀洹。乃至佛道亦如是。菩萨初发心乃至得佛。于其中间一切法无说无闻。诸观灭故。语言断故不可说。不可说故不可听。不可听故不可知。不可知故于一切法无受无著。则入涅槃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大智度论》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46】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