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法华义疏》

「经疏部」经文1721卷34页码:P0451
隋 吉藏撰

  《法华义疏》八 ▪第9页

  第八 / 胡吉藏撰

  ..续本经文上一页第三句证涅槃果也。出三界生死名生已度想。证无余涅槃生安稳想。又得有余名已度想。入无余名安稳想。又得尽智名已度想。得无生智名安稳想。实非究竟谓是究竟故称为想

  问。无学乃可生已度想。凡夫学人亦得起此想不

  答。凡夫学人乃未出三界。亦谓二乘涅槃是究竟法。故亦得起此想也。尔时导师下第三后还说大譬。就文为二。初知机二说教。免退为凡夫住小涅槃称为止也。望进求佛道为暂息脚之义故云息也。无复疲惓者。以小乘法调柔其心除粗烦恼心用稍强堪闻大乘也。即灭化城者第二说教也。废三乘究竟之教称为灭也。又会三为一无复三名亦是灭也。语众人言汝等去来者。劝声闻人修行求佛也。宝所在近者释上劝进之意。前路既近宜应去也。已度三百今唯二百故云近也。向者大城我所化作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也。为止息者释说三之意。有止有息如前二义也。诸比丘下第三合譬。合三譬即为三别。上初譬有三句。一所度恶道。二求度之人。三明将导。今正合第三兼余二义。知诸生死合上所度恶导。应去应度合上善知通塞之相兼求度之人也。若众生下合上第二中道说小譬。上有三。一机发二说教三得益。今具合之。上机发有二。初明机发二照机。今具合也。则不欲见佛不欲亲近合上中路懈退乃至我等疲极。便作是念佛道长远合上前路犹远也。久受勤苦乃可得成合上而复怖畏。佛知是心怯弱下劣合上第二佛照机也。以方便力下合第二正说教也。说二涅槃者合上化作一城也

  问。上云一城。今云何言二涅槃也

  答。有人言上明同断三界惑故言一。今据余无余故言二。有人言大涅槃为第一。今是中路涅槃称为第二故名为二。如胜鬘经云。涅槃有二种。一无余在佛。二有余在二乘。今谓二释悉非。此文但以二乘人所证为二涅槃耳。如下偈云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也

  问。上何故云一今称二也

  答。二乘之人有同义异义。上取同出三界同证无为故言一。今约人利钝不同故复明二。又欲明五百由旬义。开三界为三百。二乘涅槃复为二百。欲令度二乘地故说为二也。若众生住于二地合第三后还说大譬。上文有二。一知机二说教。今具合之。初文即是合后知机。兼合前第三得益义也。又称住于二地者。上合度三百由旬竟。今余有二百故称二地。此文分明以三界为三百以二地为二百。旧经师不熟审其文故有诸异释也。如来尔时下合第二正说教也。初合即灭化城。汝所住地近于佛慧合上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也。合上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然二乘有近佛慧远佛慧义。自谓所得涅槃为极不受大乘。故经言高原陆地不生莲华五无间罪犹能发意。此即二乘人远佛慧不及凡夫也。今言近者。以二乘断粗烦恼胜于凡夫故言近也。如彼导师下第四举譬怗合也。四十九行半偈颂长行。长行本有二。初说过去结缘。二现在更为说法。今还颂此二也。说过去世事又二。初结缘缘由二正结缘。今还颂此二也。缘由中有二。初远缘由二近缘由。今还颂此二也。初中有四。第一大通智胜成佛。二十六王子请转法轮。三大通智胜现瑞。四十方梵王请说法。今具颂此四也。初本有三。初明未成佛。二明诸天供养。三明成道。今具颂之。初一行颂第一也。次两行颂第二。次一行颂第三。彼佛十六子下第二请转法轮。长行本有三。初十六王子为请法故至佛所。二至佛所故恭敬称叹。三请说法。今具颂之。初一行颂第一。一句颂第二。而请转法轮下三句颂第三。世尊甚难值下颂第三现瑞。上有三。一地动二放光三二瑞所至。今一行但颂第一。东方诸世界下颂第四十方梵天集。上有三。初明三方梵众。二例余六方。三明上方。今开为二。初三行颂一方。次两行例九方。上一一方有六。今但颂五略不颂谋议也。又诸梵见此相一句含于谋议故具颂六也。无量慧世尊下颂上第二结缘近缘由。上有四。一受请说小法。二十六王子请说大。三受请说大。四说经竟入定。今具颂之。上受请说小中为三。初正受请。二明一会说法。三明多会说法。今具颂之。半行颂第一。两行半颂第二。六百万亿姟者。长行明六百万亿那由他。今云姟是此间数代彼那由他也。第二说法时下两行颂多会说法。时十六王子颂第二请说大法。上有三。一为请故出家。半行颂之。二正请。一行半颂之。略不颂第三王眷属。佛知童子心颂第三受请说大法。上有三。一说教二感悟不同三明说经时节。今两行半但颂第一。彼佛说经已颂说经竟入定。上有三。一明入定。半行颂之。次明住定。一句颂之。三明住定时节。亦一句颂之。是诸沙弥等第二颂正结缘。上有二。初明一世结缘。二明世世相值。今具颂之。初章有四。一知佛禅未出。今半行颂之。二正为说教。一行半颂之。三明时众得益。一行颂之。略不颂第四佛从定起称叹也。彼佛灭度后颂第二世世相值。长行有四。第一叹所化得益。一行颂之。二明能化成佛。一行颂之。三明结会古今。一行颂之。略不颂第四未来相值。我在十六数下颂第二大段现在说法。长行有四。一法二譬三合四怗。今具颂之。初两行颂第一。上文有二。初说大次说小。今但颂大。譬如崄恶道下颂第二譬说。上有三。一初说大乘譬。二中途说小譬。三后还说大譬。今具颂之。上初譬有三。一所度恶道。二求度之人。三导师将导。今具颂之。多毒兽者。有爱见烦恼能害法身慧命为毒兽也。无水草者。无大乘无漏定慧以自资也。无数千万众颂第二欲度之人也。时有一导师颂第三将导也。众人皆疲倦下颂第二中途说小譬。上有三。一知机二说教三得益。今具颂之。上知机有二。初小机发。一行颂之。次照机。一行颂之。寻时思方便下颂第二正说教。上有三。一说教二诫三劝。今具颂之。城郭者。城者别譬二涅槃。郭是城外郭邑。通譬无学果位诸功德也。庄严诸舍宅者。舍宅薗林皆在郭内。别譬果地诸余功德。有漏五阴既名生死舍宅。无漏五阴圣人所栖为舍宅也。周匝有薗林者。净名经以总持为薗。小乘亦随分有也。阿含经中慈悲喜舍以为四薗。无漏诸行称之为林也。渠流及浴池者。九次第定更相灌注称为渠流。八解脱名为浴池。阿含经以四禅为四池。一有觉有观池。二无觉无观池。三护念清净池。四名无苦无乐池。重门高楼阁者。三三昧名曰重门。尽无生智称高楼阁。又诸禅中有勋禅练禅。皆是禅之极名高楼阁。男女皆充满者。定慧为男女。亦得慈悲心为女善心诚实为男。声闻随分有也。即作是化已半行颂第二诫门。次半行颂第三劝也。诸人既入城一行颂第三得益。导师知息已颂第三后还说大譬。上有二。一知机。初句颂之。二说教。两行一句颂之。我亦复如是下颂第三合譬。上有三。初说大乘譬。第二中途说小乘譬。第三后还说大乘譬。今具颂之。初半行颂第一初说大乘譬。见诸求道者合第二中途说小譬。上文有三。一知机二说教三得益。初行颂第一。次行颂第二。既知到涅槃颂第三后还说大譬。上有二。一知机二说教。半行颂第一即兼颂上第三得益。三行半颂第二。诸佛之导师一行颂第四举譬怗合也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法华义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5】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