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颂疏》

「律疏部·论疏部」经文1823卷41页码:P0813
唐 圆晖述

  《俱舍论颂疏》四 ▪第4页

  

  ..续本经文上一页法随所得判故。能得得亦是非学非无学也。非择灭得。及非圣道所引。择灭得亦如是。注曰。非择灭得。随命根众同分判 非圣道得。随能证道判故。此二得亦是非学非无学也。亦如是者。意明得同前。是非学非无学也。若有学道。所证择灭得。亦有学。随能证道。是有学故。若无学道。所证择灭得。亦无学 随能证道。是无学故 故知有漏。及无为法。虽是非学非无学法。其能得得。通三学也。宜善思之 非所断二种者。三断门也。非所断者。谓无漏法也。二种者。非所断法。上能得得。通二种也。一修所断。二非所断。颂文窄故。唯标非所断得。若依论文。三断具明。故论云。又见修所断法。如其次第。有见修所断得。非所断法。得有差别。谓此法得。总说有二(此正释颂文也。有二者。修非二断也)。别分别者。诸无漏法。名非所断(无漏者。道谛二灭也。无漏非见修所断。名非所断)。非择灭得。唯修所断。及非圣道所证。择灭得。亦如是 注曰。此是释非所断法得通修所断也。非择灭得。随所依判。唯修所断。若非圣道。所引得者。随能证判。亦唯修断。故言亦如是也。圣道所证。择灭之得。及道谛得。唯非所断(此文释非所断法得。通非断也。谓圣道所引得随能证判若道谛得随所得。判故皆非断也)

  从此第二。随难别解者。论云。前虽总说三世法各三。今应简别其中差别相。颂曰

  无记得俱起  除二通变化

  有覆色亦俱  欲色无前起

  释曰。无记得俱起者。无记者。无覆无记也。谓异熟生全。威仪工巧少分。取非数习者。此无记法。势力劣故 唯法俱得。法若过去。得亦过去。法若未来。得亦未来。法若现在。得亦现在 除二通变化者。此二通变化。是通果无记。有三种得。前言无记得唯俱起。故须除也。二通者。天眼耳通相应慧也。能变化心者。谓十四能变化心也。论云。天眼耳通慧。及能变化心。势力强故。加行差别。所成辨故。虽是无覆无记性收。而有前后及俱起得有覆色亦俱者。此明有覆无记色。亦如无覆无记。唯法俱得也。有覆色者。谓初禅有覆。烦恼所发。身语二色是也。能发烦恼。通三种得。所发身语。唯法俱得。谓此身语。虽有上品。而亦不能发无表故。势力劣故。由此定无法前后得 欲色无前起者。谓欲界系。善不善色无法前得唯法俱得。及法后得。以欲界色是不随心势微劣故。无法前得。是有记故。通法后得

  从此第二。明非得差别。论云。非得如得。亦有如上品类别耶。不尔云何。颂曰

  非得净无记  去来世各三

  三界不系三  许圣道非得

  说名异生性  得法易地舍

  释曰。非得净无记者。三性门也。谓非得性。无覆无记。净谓无覆也。去来世各三者。三世门也。谓过去未来。各有三世非得 若现在法。唯有过去未来非得。无现在非得。以法现在是所得者必成就故。定无非得。旧云现在法有非得者。此翻谬矣。且过去。法有过去非得者。或是法前。或是法后。此据非得与所不得法。今时同在过去也。若过去法。现在非得者。唯法后非得。若过去法。未来非得者。据世横望。虽皆法后。若论起用先后。未来亦有过去法家法前非得也。准得说之 未来法家。未来非得者。或法前。或法后。未来虽无前后次第。约性类别。约容起用。说前后也。未来法家。过去现在非得者。唯法前非得也。现在法中。过去非得者。唯法前非得也。现在法中。未来非得。据世横望。虽皆法后。若约起用先后。未来亦有现在法家法前非得也。 三界不系三者界系门也。三界不系者。是所不得法 三者能得非得也。谓三界及不系法。各有三界非得也。且如彼欲界法。有三界非得者。谓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非得欲界系 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非得色界系 无色界有情不得欲界法。非得无色界系 良由非得随所依判。故随所依。通在三界。如欲界法有三界非得。色无色界法。有三界非得。准欲界说之。若不系法。三界非得者。欲界不得不系法。非得欲界系。色界不得不系法。非得色界系。无色不得不系法。非得无色界系许圣道非得说名异生性者。释非得不通无漏也。谓发智本论。许圣道非得说名异生性故。论引本论云。云何异生性。谓不获圣法。不获即是非得异名。非说异生性是无漏应理。注曰。已上论文。不获即是非得异名已下者。是论主释。上两句。本论文也。既知不获圣道。名异生性。明知异生性。必非无漏。此异生性。即是非得。故知非得。不通无漏也。又婆沙四十五云。尊者世友。作如是说。能令有情起异类见异类烦恼。造异类业。受异类生。故名异生。得法易地舍者。舍非得门。谓舍非得。不过二门。一得法舍。二易地舍。得法舍者。如圣道非得说名异生性。得圣道时。舍异生性。此即以得替非得处也。易地舍者。谓从下地。生上地时。若从上地。生下地时。以易地故。必舍非得。如从欲界生上界时舍欲非得。以欲非得随所依身。所依舍故。非得亦舍也。如欲界既然。余界亦尔。故易地舍。但由易地。舍于非得。未必有得替非得处。然异生性。通前两舍。谓易地舍中。虽不遍舍异生性尽。亦有少分舍异生性。如从下地生上地时。亦舍下地异生性也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俱舍论颂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27】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