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经问答》

「诸宗部」经文1873卷45页码:P0598
唐 法藏述

  《华严经问答》二 ▪第3页

  下卷 / 法藏撰

  ..续本经文上一页性起法。然而约善行相显处。故作如是说。地狱等中不显行相故也

  问。小相品文云。菩萨小相光明照地狱众生。被光众生从地狱出。以生兜率天得十眼等。乃至广说。疏云。此文难解。谓释迦菩萨光益一众生。其一众生亦益一切众生。如是益尽穷后际等。其义云何。答。是显菩萨光明力大。故至未来虽益。且举所化生展转益。以显本光明力大义。所以者何。其光即称法光明。故如其法作不思议利益。是即一时至三世。望一一众生每各各差别益。亦能利他。如是作不思议利益事也。此事不思议也

  问。此但菩萨光明何故现佛智德乎。答。举菩萨劣光明校显佛小相身胜。举小相显大相胜耳

  问。离世间品中。诸行法皆前诸位所行者。何故重说乎。答。约行实无异。然而前但说依位显示普法。而未说其所显示普法行者行何等道品行。故今更寄起行之始会普光处。一乘菩萨所行二千道品行说也

  问。前已说诸位地因果方便及性起道理。有何不及故更说。答。前来示现方便修成因果及此因果行德何成以何来。然而未说得此行以修行者如是行修之仪则。故今方说。为信解知法人修行如是如是行耶

  问。离世间中已说修因得果行相。何故祇林中更说得法门相乎。答。离世间中依所信行之法进修相说。然而未示依人修行得如是法之义。是故入法界品中。更示现依善知识人修得行相。以为后人轨则也

  问。此祇林佛成道第八年中所造。又身子等诸弟子等。成道以后异国中出家入道人等。云何即此第二七日一时述例乎。答。此皆依如来解脱无障碍九世十世等时。一切处一处一切时一时中说。在事述列不可说。现渐教相列耶

  问。渐教相中。舍利弗等法华会至方一乘入。所入一乘即是华严别教。既入别教者。何故此文中同在祇林。而如盲聋不见闻佛菩萨所现之事。答。为欲显教义深故。顺前未入时及愚法说不分。约根欲熟有分故同在会后闻法。此即回入一乘相

  问。此处入一乘。声闻等但愚法也。为有三乘中声闻等耶。答。通有二教二乘。若入一乘机熟。如来一代中皆在此会

  问。何故前余会不在乎。答。约相前诸会唯菩萨依位地说。菩萨因果故。为显不共相不在。今此会为显入法界之心及入法界之人广大无限故。得法成德之处故。通始终回也

  问。此显不共中。但二乘乃不共耶。三乘大乘菩萨等为不共耶。答。若约未入一乘之义者。皆得为不共。且从下说二乘耳

  问。此会入法界人几有品类乎。答。虽无限而且约文显者有二类。谓会初中由佛入奋迅定故。所现之法界行德。见诸菩萨及天王等即入法界。得不思议法等为一类。此即临证之际至人等也。由此菩萨等类入佛法即与佛等。以得法故。后文殊等诸知识以所得之法。下摄机缘令入法界故。身子等及善财等人彼摄。入法界人等为第二类也

  问。善财值知识时所闻法门皆如闻得证耶。闻以后修行方得耶。答。随所闻法闻即得证也

  问。若尔既得法门因。缘得益中明过去无量劫中值诸佛。闻法供养等诸行修方得此法门。善财今方但闻所说法门耳。非修行无量劫行云何得乎。答。已得此法门即入法性。入法性即自他无二。三世无前后故。善知识所得因果。自利利他法门。即是善财自行成故。随所得法门其因果前后之法。皆自无不行得法。不移一时而即成无量劫。随所闻法门无量劫中修行以得。岂不修有得果之义乎

  问。若随所值知识同因行发心时节者。诸知识闻法皆可齐同。何故诸知识发心。值佛修行时节。皆不同耶。答。欲显法不同故。如是示现耳。诸不同皆由同方不同耳。准可思也

  问。钞又云。初菩提心法门中。得信法门迳十千劫成佛者。行佛非位佛。璎珞经十信行中非位中等者。此约一乘行佛成时节迳十千耶。为三乘行佛成时节耶。答。诸三乘教中。十千劫中十信行满更示现一乘行佛满之处耳。非三乘满佛。亦非一乘行满佛。但十千劫不动此十千劫。不可说不可说劫方行佛满成。如是八万劫等。乃至一劫二劫到等之义例可知思也。又孔目云。华严经中成佛有五中。宝庄严童子等二人现身成佛等。云何知其相。答。宝庄严童子即现身中。值佛闻法得信解自分胜进位诸三昧门等。即知成信满佛等。又兜率天子等既现身中即得离垢三昧少分。速诸功德等。故知现身成佛。善财童子既现身至普贤菩萨知识。而弥勒知识言。当来我成佛时。汝见我故知后生中成佛。此等且约文相。据见闻等三位为三生。故作如是说耳。约实共皆同。但以一身中成佛言一身者。法性身无别分段等身。若随缘现成佛即同三乘教所说也。约一乘教实法念念每成佛等。如前说也

  问。大解大行等八大人等。所行之行法甚极微细。而乐世有趣阐提道。堕无尽阿鼻地狱等者。其义云何。答。此人等从未入种性等下。至世间毛里无正善人等列。即第三阶人。其行虽极细而有乐世有之病。故不得出世正善根也

  问。何等乐世有之病乎。答。此病有粗细。粗可知。细者设闻甚深教法及师语极细理。以自分别心寻伺观察。即计佛法如是。即见法分齐。自心即住于其见闻处故。不得思修慧。及障出世无分别智故。名为乐世有。此即堕随声取义五过故。不能进修。无正信解故

  问。若尔何等人离此过乎。答。若自心以不能计处中至者仰推于佛。不自为已心之分。唯佛所知非我境界。如是人乃深信佛智慧者也

  问。何等深理闻乎。答。一切言皆同乃至一切法皆无住无我之言闻。如闻取不得。不闻故。即迷其无住之理

  问。既闻无住言能信解无住理岂迷乎。答。便解。若闻无住言。其心见为无住理者。即是但自心作无住耳。非佛所言之无住理。所以者何。以自心不得无分别智故。何能见彼无住之理乎。若不见而为见者。岂为正信乎。自中不正信。而亦为他传说者。即亦诳他。又未得证见佛境。而言佛如是说者。即谤佛。又不见佛境界为见。即增上慢故退勇猛精进。又如是人若值其所见违者。即起尽嗔恚。造诸恶业故。即趣阐提道。不应不慎。行人大要

  问。若尔云何见彼理乎。答。既闻无分别之理。但以无分别智乃证者。念念修无分别智方便可无余事也

  问。云何正信佛言乎。答。须解佛言缘处中言耳。非谓其法如所言法故如是言也。若能如是解无定见处者。即为欲所信解。不解之处得证知。故速速修无分别智。圣意盖其如是令进修乎。上来所作之诸文义。皆如是解。莫如言取解也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本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经文阅读已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