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念佛镜》

「诸宗部」经文1966卷47页码:P0120
唐 道镜.善道共集

  《念佛镜》三 ▪第3页

  

  ..续本经文上一页故舒舌作证。表此经文定不虚妄。又闻此近来诸行者等咸生惊疑。及有诽谤者。以是义故。诸佛再三悬知末法世不信众生。若有信者。一切诸佛共所护念。自不信佛语。自无善可得住不退转地。皆弥陀经语。若不作业。自障圣道。彼此经教皆是佛说。自修行之教善神护助之法。深生信敬。修行不舍诸佛护助。复是诸佛本愿力教。现在闻而不信。直入地狱。无有出期。岂不谬哉。若见此经文。再三思量。审有经教。方始相应念佛戒行断除法门。但能决定深信至诚不退者。念念不绝。声声唤佛。不问道俗贵贱贫富好丑男女。罪有轻重。唯取信心成就。若不信诸佛慈悲。纵是父母亦无救处。不得往生。唯有信心成就。诸佛常住不灭。亦无退转。信佛大圣一切贤圣最上最胜最大。是名世尊。不问过去未来现在所有众生。不问大小善恶之心多少。皆知若有人信佛大慈大悲。能救众生过去未来现在所有众多恶业罪障。发心悔过。并悉知之。寻即往救。亦不过时度。名为大慈大悲。如世间母。见子在粪秽中及饥寒苦痛。终不再离。名为慈悲母。在世之人无能报母恩德。是小慈母于子尚不辞疲倦。诸佛大慈大悲与救百千万倍。不唯救世间之苦。能救生死大苦。是故世间有能信者即救。亦不问罪有轻重。谨依法华经文。佛言。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我则是父。汝等累劫众苦所烧。我皆济拔令出三界。又不问道俗男女贵贱老少好丑贫富及罪轻重。以是义故。唯论信者。能悔过者。深信成就。声声不绝。念佛名字。经云一切诸佛共所护念皆得不退转。又云难信希有之法。唯取信心不云罪人。亦不得言女人不得往生。唯论信者。若是戒行成就者皆悉往生。即非难信。亦非希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信不昧。不问罪有轻重。是病皆除。是罪皆灭。不论远近。唯取信心顿断疑惑顿觉念佛。如母救子。故名难信希有之法。说此经时。六方恒河沙诸佛各各出舌证明。即知过去未来现在众生。闻者并皆生疑起谤。不信佛有如是力。故言难信希有之法。是恒沙诸佛并皆舒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为作证明。有能信者。不言怨亲。观经云。念一口阿弥陀佛。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又经云。一切诸佛共所护念。诸佛慈悲等心普救。不问道俗。悔过回向发愿。定不过时。是名诸佛平等救众生。念若成就。无罪不灭。无病不差。无苦不除。无忧不喜。惊怕之者寻即自定昼夜。精进忍辱成就。戒即不破。睡即策勤亦不疲倦。所出言语一依正教。令人乐闻所行之行。故用孝养之人皆仿习。如是等中心贞志节自在无碍。非是己能修习力。皆是世尊慈悲力也。若有人。闻即悔即学即行即念佛。是诸佛力。能信之人方始觉知。第一身业。不得杀盗淫。亦不得打害他一切众生。亦不得触世间细滑好华绫罗锦绣缯彩绯紫等。纵逢严寒。随寒即死。终不再着。此物能障当来业道。能沉没苦海。能令世间疑谤。亦令人怨恨。令人起爱心。女子着好衣。出入游行。好涂妆粉。令放逸多。男子数数频看不舍。父母多忧便起嗔怒。兄弟怀愁起大嗔怒。世人略见即生疑谤。师僧若见即破净戒。贼人见时即起盗心。如是等障皆好衣过患。不可尽说。若是孝行者。至死不着好衣。孝行俱成。身行正行。礼赞不亏。回旋出入。不得摆手急行。亦不得回头反视。亦不得抑睛戾眼。若坐不得舒脚。亦不得托地。不得欹睡倚物。唯老病不在此例。若论眠时。不得脱衣服。亦不得仰眠舒脚及语。此是放逸懈怠。唯除老病及困时。即暂得苦策勤。晚眠早起。日日如健。神情变利。智慧日日增。若不行依。即名放逸不信之人。罪复不灭。万事不成。何况病苦。亦不得往生。第二口业。不得饮酒食肉及五辛糟醋酒酵麨面乳酪酥密粳糯世间上味饭食如是等食。纵逢大饥。宁当忍。饥即死。更不再食。杀盗淫妄语。嫉妒语。嗔恚语。我慢语。欺凌语。怨恨语。疑谤语。求财语。两舌语。说他人长短斗乱语。谄曲语。毁呰愚痴语。恶咒语。如是等语。若欲说。时无有尽期。但是闻人善恶言语。皆不得说。此是无尽无益。斗诤语多着魔。亦令人病发。若不再说。与佛教相应。不劳读经书。唯加念佛行住坐卧不碍生活。声声不绝。念佛不移。唯急唤大作声。复须分明道字。此教犹如小儿唤母。急急不得散。外去恶缘。此是定心坐禅念佛定。各有多门道俗。但得心清净。不问男女贵贱。唯取信敬孝养之人。但能皆得病苦消灭道业成就。以是义故。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证明不虚。又云。能信专念不舍之人。一切诸佛共所护念。此是弥陀经文。现在流行处处不绝。第三意业。不得非理贪痴。不得心生疑谤。不得心生蛆姤怨。不得心生杀盗淫妄想恶缘。不得心生我慢贡高。轻蔑他人。自是非他。耽财爱色。若起如是之心。放逸自恣。诈嗔虚喜。不实之心。诸佛必知不来相救。如有道俗贵贱贫富。皆须平等。不问怨亲。与佛教相应。若无此心。发露忏悔。尽形为期。死生不移。如是等人前念回向后念即觉。如子忆母。养子不辞劳倦。不避辛苦。寻即往看。若能如是者。始大慈悲意业清净平等如虚空。三业六根如是等行依戒律如法修行。所违触者不可一一具陈。唯愿正念正回向。慈悲深信决定。至诚不退。若与言教不相应。纵令念佛。共不能救。罪亦不灭。病苦难除。贪财败德。及祸之基。取之非理。为恶之本。一切恶誓愿断。一切善誓愿修。恒沙功德誓愿满。无上佛道誓愿成

  弟子(某甲)等稽首和南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十二部经诸大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受弟子等请。来入道场证明。弟子今日今时蒙善知识教。弟子发露忏悔。未觉悟时。及觉悟已来。于其中间。三业造罪。身业不善。杀害众生不可知数。偷盗财物广若恒沙。淫欲炽盛污诸净行。口业不善。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诽谤三宝斗乱无边。意业不善。贪名求利如海吞流。嗔恚猛火烧诸功德。十恶业罪无明所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无问大小。不敢覆藏。今总忏悔。愿佛慈悲证明摄受。莫违人愿。今日今时所忏诸罪。随忏即灭。弟子持此念佛功德。报恩家债主恩。受取功德。近相舍离同生净土。志心归命。顶礼阿弥陀佛

  从来生死界  未识佛僧时

  所造众恶业  因此愿消灭

  尘含佛刹土  刹中过现佛

  我以三业净  久住刹舍中

  凡圣虔诚者  皆知净国土

  喜心咸顶礼  普礼念佛人

  书此念佛镜  喜集无上因

  回向众生类  共生安乐国

  从今至圆满  在在受生时

  常忆于宿命  不转念佛人

  净土往生不易闻  顿超沙劫证玄门

  子呼慈父须来生  但虑称心恐不真

  修西方十二时

  平旦寅。被衣出户整心神。合掌焚香望极乐。殷勤遥礼紫金身

  日出卯。不应念佛论多少。安在专心系一缘。勿为妄境相侵扰

  食时辰。念佛先须伏我人。若将念佛恃人我。何始何成净土因

  禺中已。进修净土须决志。如餐甘露自知甜。且莫谤人道不是

  正南午。想念吾师如目睹。无边业障自然消。岂要云为枉辛苦

  日昳未。浩浩生死诚堪畏。不取西方速疾门。尘沙劫海须沉坠

  晡时申。急急须持净土因。阗健不能勤念佛。一朝虚作世间尘

  日没酉。想知光景何能久。看看无常即到来。莫教佛字离心口

  黄昏戌。勿使身心多过失。十恶虽然亦往生。何如上品莲开疾

  人定亥。深心念佛真三昧。十地高人尚尔修。将知不信宁非罪

  夜半子。朝朝念佛常如此。皆乘莲华一往生。从兹决定无生死

  鸡鸣丑。壮盛俄然即衰朽。忙忙刹海更无亲。唯有弥陀独招乎

  修西方十劝

  劝君一。长时念佛须真实。归依佛语莫生疑。制护心猿无放逸

  劝君二。唯思念佛无余事。澄心决定愿西方。临终自见如来至

  劝君三。念佛先须断爱贪。临终心净见如来。似月清光照碧潭

  劝君四。莫令念佛心移忘。临终极乐宝华迎。观音势至俱来至

  劝君五。莫辞念佛多辛苦。思惟长劫生死轮。更向何人求出路

  劝君六。念佛时中恒相续。假使不念顺凡情。何日得离生死狱

  劝君七。念佛莫令三业失。专专敬礼愿西方。去见弥陀无上日

  劝君八。教修念佛牟尼法。应须遵奉本师言。命尽得往弥陀刹

  劝君九。念佛真心为上首。临终化佛共来迎。七宝莲华随愿诱

  劝君十。念佛常须心口急。思量业海苦轮深。生死忙忙悔难及

  求生西方净土念佛镜(终)

  五蕴浮虚梦幻身  假缘空聚一堆尘

  死魔一至凭何敌  急念弥陀莫厌频

  临终正念往生文

  知归子问善道和尚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一念差错便堕轮回。小子累蒙开诲。念佛往生之法其理甚明。又恐病来死至之时心识散乱。仍虑他人惑动正念忘失净因。伏望重示归径之方。俾脱沉沦之苦。师曰。善哉问也。凡一切人命终欲生净土。须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瀍。若得舍此秽形。超生净土。受无量快乐。解脱生死苦趣。乃是称意之事。如脱弊衣得换珍服。但当放下身心。莫生恋着。凡遇有病之时。便念无常。一心待死。叮嘱家人及看病人往来问候之人。凡来我前。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闲杂之话家中长短之事。亦不须软言安慰祝愿安乐。此皆虚华无益之语。若病重将终之际。亲属不得垂泪哭泣。及发嗟叹懊恼之声。惑乱心神。失其正念。但当同声念佛助其往生。待气尽了。多时方可哀泣。才有丝毫恋世间心。便成挂碍。不得解脱。若得明晓净土之人频来策励。极为大幸。若依此者。决定超生即无疑也。又问曰。求医服药。还可用否。答曰。求医服药。初不相妨。然药者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命若尽时。药岂奈何。若杀物命为药切不可也。又问曰。求神祈福如何。答曰。人命长短生时已定。何假鬼神能延之耶。若迷惑信邪。杀害众生祭祀鬼神。但增罪业。反损寿矣。大命若尽。小鬼奈何。空自慞惶。俱无所济。切宜谨之。当以抄写此文。帖向目前令时昔见之免致临危忘失。又问曰。平生未尝念佛人还用得否。答曰。此法僧俗男女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决无疑矣。余多见世人。于平常念佛礼赞。发愿求生西方。及致病来。却又怕死。都不说着往生解脱之事。直待气消命尽识投冥界。方始十念鸣钟。恰如贼去关门。济何事也。死门事大。须是自家着力始得。若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若无事时。当以此法精进念佛竭力受持。是为临终大事。可谓一条荡荡西方路。径直归家莫问津

  弟子林云从舍银壹两所求如意者

  信士唐俊 信童唐琼哥琣哥

  信女陈妙净 林引使共舍银贰两五钱

  惟祈福寿同增 愿法界众生 俱成正觉者

  原板在杭州云栖莲池大师处今重刻于莆田国欢寺藏经堂 出藏经管字函第三卷据重锲念佛镜叙

  象纬丽天。晃曜莫踰于桂魄。波澜疏河。源流悉汇于沧溟。是以万法唯心功实存于一念。千车合辙道不出乎总持。具最胜之妙门。脱轮回之捷径。其唯念佛乎。盖自弥陀刹现慈航超积劫之沦净土门开法界结无遮之会。势至念之而证圆通。能仁称之而悲堪忍。大海会同归。宝树林中摇众乐。十八贤共社。白莲香里显真宗。悲智双行圣凡俱摄。盖医王护世。仙方道诀皆靡。慧日当空。黑室昏衢顿破。变世界为黄金。位登不退。坐莲华而见佛。果证无生。譬夫九曲明珠虽寸丝而可贯。百川众味尝一滴以皆通。欲枯业海。须念弥陀。彼教纲森罗。博之颇难契理。禅那寂照。修之恐涉岐途。岂若系念彼佛不劳弹指到西方(如贤)欲弘法施。用广是书。乃募赀于檀那。以重辉于剖劂。极知固陋。滥赘其文云。万历癸丑春众华现瑞日。莲山国欢崇福禅院释子如贤和南谨识

  惟心净土宜承当  自性弥陀触处彰

  无苦无忧真极乐  勿憎勿爱即西方

  恒沙功德本来具  妙宝庄严不可量

  好个主人无量寿  见闻声色露堂堂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本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经文阅读已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