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

「法华部·华严部」经文266卷09页码:P0198
西晋 竺法护译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中 ▪第3页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所兴想  身生亦如是

  计本自然生  无根非有形

  以离起灭法  则不畏当终

  未当复成身  一切得自在

  现在获此慧  永无有著者

  又缘觉之音  则造菩萨行

  佛告阿难。如来至真等正觉。以是之故。赞扬菩萨为缘觉也。亦当知是善权方便。如来用是之故光耀菩萨大士。持信奉法八等道迹往来不还无著声闻缘觉也。

  阿惟越致遮经释果想品第十一

  贤者阿难。而说偈言

  世尊所演说  假号名泥洹

  喻之若虚空  度于无所有

  虽有所讲说  则非以辞言

  诸佛行善权  合集说法耳

  于是阿难说此偈已。前白佛言。惟天中天。其世人民。不解如来至真等正觉随时之化。则自侵欺。不了如来。何因分别菩萨大士持信奉法至于缘觉也。世尊告曰。若有明者于过去佛积功累德。心开意达不见侵欺。所以者何。晓了诸法。譬若幻梦影响野马水月。所以者何。菩萨大士。分别此慧则不自侵。殷勤修学如来之法。精进不懈则不自枉。佛于是颂曰

  世尊之所赞  赞扬于圣道

  是故之因缘  菩萨行勇猛

  少智懈怠者  不能解此义

  故当修精进  如来以此说

  道意所游生  世尊有开化

  故分别此慧  清净之明哲

  彼解道意者  智圣不可获

  若致得知轨  心觉五事空

  空者不知空  寂定非不言

  悉除一切音  故赞唱空法

  捉空无所得  未尝能获者

  假使不可持  则知为空义

  设有解是五  分别了空慧

  成得无放逸  则不自侵欺

  尔时五亿比丘志怀持信。即从坐起住世尊前。叉手自归。异口同音。而歌颂曰

  今世尊大圣  蠲除诸狐疑

  平等觉所宣  志立于大道

  复有五亿比丘。闻是之说皆悉奉行。悉住佛前。等心颂曰

  唯世之光耀  吾今离犹豫

  圣尊之所叹  分别佛大道

  志愿奉法迹  正慧无挂碍

  道德自然成  开化诸十方

  复有千亿比丘怀八等想。闻此叹颂即从坐起叉手而立。俱歌颂曰

  志所怀八等  今则释疑网

  心已分别了  所因见八等

  复有十亿比丘怀道迹念。自从坐起。叉手而立。同说偈曰

  导师及吾类  以获致法明

  乃知平等觉  所因演道迹

  复有二百五十万比丘。志怀往来心。则从坐起叉手自归。同叹颂曰

  我等本依倚  志怀往来心

  今日永无难  存亡无放逸

  复有五十亿比丘。怀不还想。而说颂曰

  导师尊无上  今日无调戏

  永舍诸果想  致圣导光耀

  复有三十五亿比丘。怀无著想兴立四禅。即从坐起。叉手说是偈曰

  今吾不犹豫  逮致无余法

  解诸乘平等  譬之若如幻

  复有五十八亿比丘。意怀声闻即从坐起叉手而立。则赞颂曰

  吾等犯斯言  意欲度众生

  所演谓声闻  今日乃达知

  复有五亿比丘。即从坐起。兴缘觉想叉手而立。同心颂曰

  今日乃目睹  缘觉之所因

  世尊分别说  缘觉无思想

  复有百万比丘尼。谓成道迹往来不还无著果想。即从坐起叉手而立。说是颂曰

  吾了平等法  则舍女人身

  各各成佛圣  当为世最上

  复有八百八十万清信士清信女。悉怀道迹想往来不还念。即从坐起叉手立佛前。心同意等俱共颁宣。而颂曰

  吾等念心净  譬如琉璃器

  于是当舍家  兴佛之法教

  复有六十亿姟彼诸天人。住于虚空而雨天华。散于佛上俱供养世尊。即下叉手立于佛前。而歌颂曰

  吾本怀诸乘  果想亦如是

  今日以永除  觉成无上道

  阿惟越致遮经降魔品第十二

  于时无数百千比丘。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阿难律。离越劫宾奴等。从坐起叉手而立。白世尊言。吾等今日圣道具足。不违大意。降弃魔怨。备究五逆得悉五乐。成就邪见舍离正见。吾等今日已害无数万千人命。悉成佛道至无余界而已灭度。时世尊默然。于是众中无量百千诸来在会。闻此所言而皆狐疑。此谓何乎。义所趣耶。心怀瞑然。如阿罗汉。乃兴此言。岂况凡夫。住者直立。坐者默坐。不能起立。贤者阿难承圣尊旨。悉知无数百千诸众心之所念。问文殊师利曰。闻耆年言会者皆疑。不审所论为何归趣。又佛世尊默然不言。文殊师利乃曰。唯仁阿难。此经名曰不退转轮菩萨之地。是耆年等所可讲说。诸得不退菩萨大士目睹信耳。阿难又问。耆年何故说此言耶。世尊默然。此耆年等于无上正真不退转也。答曰唯然。当成正觉不复回还也。文殊师利谓贤者阿难。无黠之行则曰其母。是诸人者。究尽除害。无善思想贪着情色。斯则为父。除不善想远诸情念。至无著意释凡夫法。洗荡不净想别圣俗。碎破众念不坏大法。兴如来意以除诸想。于一切法无所从生。是故耆年讲说此语。吾等今日具足五逆。所以然者逆无往反。耆年所言成五乐者。察其五乐皆如梦幻影响野马。了知此慧行无缺减则为五乐。所以者何。无有根本。设无其源则为尽除。乃应平等。讲具圣慧即逮法忍。此者名曰五乐备足。耆年所说。吾等今日得离正见住邪见者。睹一切法皆处邪见。欺哉诸法诈妄至诚。尽无所有。譬之虚空。非有像貌。虚实去来悉无归趣。不可将护。所以者何。其本自然。计此诸法则皆平一。如诸法等邪见亦然。此比丘辈非等无邪。所以者何。以离诸想致佛圣道。获众觉法饱满经义。而无所得。是故阿难。是诸比丘悉共说言。吾等今日具足邪见释于正见。此耆年等所谓今日吾等害无数百千人命。说斯语时。不可计无数千万人神。闻之诸法譬若如幻梦影响野马。蠲除人想。无有吾我。远寿命人。超众德本。发大道意。无所殖种。兴修道义。及余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舍我人寿无身之想。不复频更终始之患。所以者何。无我人想不尽想永尽无余。逮致究竟不起法忍。故说此言。吾等今日害无数百千人命。斯诸耆年属者所云今日吾等逮得佛道。致无余界而灭度者。开化无量亿百千人命。弃众尘埃令获圣道。所以者何。皆发无上正真道意。说此语时。悉逮无所从生法忍。以故咨嗟自赞颂言。今日我类拔去情欲成佛道法。无尘劳形除有余秽。故谓我辈今获大道于无余界而灭度矣。是贤者等。以在大乘不愿在天。惟仁阿难。族姓子族姓女。发无上正真道意。以起俗事其心清净。不为俗法之所系缚。乃应发心越一切义。道舍诸想究竟经典。则无余界而灭度矣。是为阿难习菩萨乘。行菩萨者不习日行。愚騃之人随日念耳。非明智者。所以者何。设无此诚信要御诸天宫殿。则无光明。便无出入。过去无晦。则无昼夜便不思想。愚冥之人兴昼夜念。菩萨大士寂修大道习善知识。无有穹志昼夜想也。所以者何。永除众念乃致佛道。于是文殊师利。则说颂曰

  所谓不怀施  爱己计有身

  彼若不断除  则谓不可摇

  分别于嗔恚  自然不生想

  圣道以无处  彼则不可动

  所可敷母者  终始所由生

  拔去此根无  则谓为害命

  不顺念为父  所乐情欲法

  是等解本无  究竟莫有根

  化之归无身  不知明所趣

  不动无所住  向者故说此

  所修罗汉法  凡夫法亦然

  诸可尽爱欲  向者故说此

  大兴有为想  察吾我自然

  诸法无所怀  则无音声说

  如来之所知  古昔之所念

  即拔此根株  则谓无从生

  以舍是想乐  等同而无二

  假使晓了斯  则谓平等教

  所言五欲乐  俗人赞此五

  蠲除非常想  念之如幻化

  具足不乏少  则怀爱欲无

  以故此等类  世尊前叹之

  分别诸罪福  譬之若如梦

  究竟无从生  其慧晓了斯

  识邪嗔恚法  空寂无能固

  邪见为欺哉  彼分别妙智

  一切法不实  莫有近法者

  虚事不可倚  如虚空无处

  普解睹一切  故难为正见

  此法则平夷  了慧见正等

  厥愚冥之人  起人想则没

  索人不可得  则无有死者

  无量人起生  则舍寿命想

  便以无众念  计命者罪重

  蠲除众生想  非有计寿念

  以故说此言  吾害无数人

  舍诸尘劳埃  法无应不应

  解道无形貌  则无所坏除

  降伏诸魔力  逮清净道法

  诸法莫有诤  不起不有灭

  时文殊师利说此偈已。应时五千怀狐疑者。心开意解获大光明。而得具成有起无所从生法忍。各取身衣供养奉上文殊师利。同时说言。愿令吾等致是法慧。所说若斯。开化群黎。分别深慧。无所挂碍。亦如仁者。

  于是世尊赞文殊师利曰。善哉善哉。斯最妙胜。决诸疑网近佛圣籍。贤者阿难前白佛言。文殊师利。何所开化。而今世尊赞之如是。世尊则曰。文殊师利诱化无数百千人类令入大道。悉解了此深经之义。阿难白曰。唯然世尊。讲不退转轮入圣轨乎。佛言如是。阿难。讲不退轮兴化大道。所以者何。文殊师利则是善友。导利群黎。阿难又问。唯天中天。今此比丘立佛前者。悉怀持信奉法之念八等道迹往来不还无著声闻缘觉之想。此辈之类发大道意耶。世尊告曰。是辈懈废羸劣心曚无恺悌志难可开化。慢懈不进意在衣食。非习深法慕于法利。兴有为事愦闹之缘。感于八等迷惑卒暴。而不安详诸根不定。放逸其心贡高自大。志计有身及寿命人。不舍众瑕犯戒贪嫉想求佛法。悉从恶友乐于邪智。不肯奉受智度无极。顺从外缘贪利财色衣食之乐。古今以来夙兴夜寐。而不专精进违失道。义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其志怀害转共诤讼。重于罪福不信空无相不愿之法。蠲于众行不起不灭。坏一切法永无有想。此之谓也。于是佛默然无所加言。贤者阿难承佛威神。问文殊师利曰。何故世尊默而不言。文殊师利报曰。最于后末五浊世时。人法如是不信深经。佛故默然。阿难又问。颇有信者悉不信乎。答曰。信者少耳。譬如阿难明智者鲜愚冥人多。所以者何。不乐修行以故不了。如是阿难。其闻是法鲜有好喜多不欣乐。设有信者为众弃捐不见恭敬。所入郡国县邑墟聚诸人忽笑。所以者何。宿罪由致阴盖所覆本功德薄。阿难又问。向者讲说少有信者。义何所趣。文殊师利答曰。是辈之类则为舍佛不信大道。阿难白佛。唯愿演之。乐者虽鲜。闻佛所说悉当欣踊。尔时世尊周观四方。便出其舌覆三千大千世界。因从舌根出大光明。照恒沙等刹。时四部众承佛圣旨。目睹东方恒沙等国诸佛世尊。咸说此法不退转轮…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中》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