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舒增广净土文》四 ▪第2页
卷第四 / 国学进士王日休撰
..续本经文上一页为善者。世俗之言。非诸佛诱掖众生之言。无足取焉
修持法门八
全持齐戒。又礼佛念佛。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以此回向愿生西方。必上品上生。所谓齐者何哉。不食肉不饮酒。不淫欲不食五辛。所谓戒者何哉。杀生偷盗邪淫是为身三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是为口四恶。贪欲嗔恨邪见是为意三业。总为十戒。能持而不犯。是为十善。若犯而不持。是为十恶。全持十戒。乃生天上。持前四戒加以不饮酒。是为五戒。能持此五戒。常不失人身。若修净土者不在此限也。若全持十戒加以如上文所言。功德固上品上生矣。若止持五戒而修净土。亦不失中品上生或上品下生也。若又不能持五戒。岂可以不戒杀生乎。杀生为五戒之首。亦为十戒之首。亦为比丘五百五十戒之首。是不杀则为大善。杀则为大恶。故曰。凡欲杀生者。但将自己看自身不可杀。物命无两般。所以不杀得长寿报。杀则短命报。盖谓己欲其命长。物亦欲其命长。乃杀物命而欲己之命长。乌有是理。故杀生不可不戒也。凡杀生以资口腹。则口腹之欲何厌。放箸之后滋味已空。而杀业俱在。若杀生以待宾。宾则以平日不杀人。亦无可言者。况其罪已自当之。经云。来而独自来。去而独自去。轮回独自行。果报独自受。观此则岂可为人而杀生也。若杀生以祭先祖。岂无素食清羞。孔子曰。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如是何有不可哉。若然香诵经。仗佛力以为荐拔。必遂超生。故皆不在杀生也。若止能持此不杀之一戒以修净土。已不在下品生矣
修持法门九
齐戒洁己。清心静虑。面西安坐。闭目默然。观想阿弥陀佛真金色身。在西方七宝池中。大莲花上坐。其身长丈六。两眉中间向上有白毫一条。八棱中空右旋转五匝。光明照曜。金色面与金色身。次停心注想于白毫。更不得妄有分毫他念。当令闭眼开眼悉皆见之。盖欲念念不忘也。如此久久念心成熟。自然感应见佛全身。此法最为上。谓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佛。又过于口念也。身后必上品上生。唐启芳圆果二人作观想法。只五月自觉身到净土见佛闻法载在第五卷。所谓十六观经者详说诸观想法。又不止此而已
修持法门十
想阿弥陀佛身极高彻天所坐莲华亦相称。及注想眉间白毫。一一如前篇所言之法。此法最为上。以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佛。其想极大。则其念极大故也。若未能如此。且想小像。亦可唯要专精。不得散乱。据观经云。观想阿弥陀佛身相光明如百千万亿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以无缘慈摄取众生。阎浮檀金者。极大极美之金也。那由他者万亿也。由旬者六十里也。据此所说。岂可穷尽。只一恒河沙由旬其大已不可言矣。况六十万亿之万亿恒河沙由旬乎
修持法门十一
兼观想观世音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以此宝手接引众生。次观想大势至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举身光明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次想自身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加趺坐。作莲华合想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
修持法门十二
发救度众生心。发至诚心。发坚固心发深心。加以礼拜念佛。如此则现世蒙佛加祐。身后必上品上生。救度众生心者。愿生净土见佛得道后救度苦海众生。非独度其身也。至诚心者。至诚归向无苟且也。坚固心者。坚固修进更不退转也。深心。用心深至直透净土。如探海底珠。三世诸佛与法界众生皆由心造。吾心如是。焉得不上品上生
修持法门十三
斋僧供佛。烧香献华。悬幡建塔。念佛礼忏。种种三宝上崇奉。以此功德。回向愿生西方亦可。或为世间种种利益方便善事。若为子而孝养父母。为兄而友爱昆弟。为弟而钦顺其兄。闺门之内无不尽善。宗族之间无不和睦。乡党邻里姻亲相接以礼。相与以恩。以至事君则赤心为国。为官则仁慈利民。为长善以安众。为下则勤以事上。或教导愚迷。或扶助孤弱。或济急难。或惠贫穷。或修桥砌井。或施药散食。或减己奉养以利他人。或临财饶人以自省约。或人以善。或赞善止恶。随力随所作世间一切善。以此回向愿生西方亦可。或为世间一切利益。不拘大小。不拘多少。若止以一钱与人。或以一杯水与人。下至如毫芒之善。亦必起念云。以此善缘回向愿生西方。常使一念不断。念念在彼。必上品生
修持法门十四
佛言。欲生净土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归谓归依佛法僧也
修持法门十五
予遍览藏经。即无阴府寄库之说。奉劝世人。以寄库所费请僧。为西方之供。一心西方。则必得往生。若不为此而为阴府寄库。则是志在阴府。死必入阴府矣。譬如有人。不为君子之行以交结贤人君子。乃寄钱于司理院狱子处。待其下狱。则用钱免罪。岂不谬哉
食肉说
楞伽经云。有无量因缘。不当食肉。众生肉本非所食之物。以耳闻目见惯熟。不知其非。如能断去。固为上也。如不能断。且食三净肉而减省。所谓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己杀是也。如食兼味。且去其一。如两飡皆肉。且一飡以素。人生禄料无数。若此自可延寿。次日可为此众生念诵资荐。庶可释冤灭罪。据阎罗王告郑邻之言。则至诚为念彼佛。必得往生
观音坐相说
按藏经。诸佛菩萨手足六根皆常端正。故云八端。观世音菩萨本结跏趺坐。其神通变化自在。故云观自在。今人作翘足搭手坐谓自在观音者。讹也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龙舒增广净土文》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10】个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