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

「诸宗部」经文1987卷47页码:P0535
日本 玄契编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二

  

卷下

  日本沙门玄契编次

  上堂僧问。如何是大阐提人。师曰。不惧业。僧云。如何是无明人。师曰。始终不觉悟。僧云。此二人谁在前。师曰。无明者。僧云。阐提人为什么在后。师曰。向去者。僧云。恁么则无明者不从今日去也。师曰是。僧云。既不从今日去。无明从何处来。师曰。光处不敢入。僧云。岂不是不明不暗。师曰是。僧云。正恁么时如何。师曰。不受触。师复曰。阐提有多种。一类者。是杀父。杀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毁坏伽蓝。此克定实报受种种苦。一类者。亦所作如前。此则为杀无明父贪爱母。不信有佛法僧可破有伽蓝可坏。计为业心所得。故堕亦受种种虚妄果报。如前升降不同。一类者。知有自己本来事。呼为父母。不因外得。无修无证。非因非果。不因师受。不从证行所得。不起父见曰杀。不起母见曰害。即是一切本分事不取不存故曰杀害。才有纤毫奉重。得味不成。知有自己事也。故曰大阐提。以此动拨妙力。即是从上宗乘体会家事承当。要截玄道破诸迂曲。即如新丰老人所玄示也

  忠国师蓦唤侍者。侍者来立。国师低头。侍者立多时出去。国师唤侍者。如是三度了曰。将谓我罪负汝。汝却罪负我。百丈举问赵州。国师三唤侍者意作么生。州曰。如人暗里书字。字虽不成。文彩已彩。又后有人。举问师。国师三唤侍者意作么生。师曰。侍者第二遍回来。云某甲不信和尚唤

  南泉曰。未具胞胎时。还有语也无。有人举问雪峰。峰曰。道有道无。则吃三十棒。又问招庆。庆曰。从他自道。又举问师。师曰。有。云请和尚傍瞥。师曰。将什么物闻。云聋者还闻也无。师曰。聋者若得闻。则具耳目。云什么人得闻。师曰。未具胞胎者

  僧问师。教云。一句能吞百千万义。如何是一句。师曰。针劄不入

  有一座主。辞南泉。泉问。什么处去。对云。山下去。泉曰。第一不得谤王老师。对云。争敢谤和尚。泉喷水曰。多少。座主便出去。师曰。赖也

  沩山一日唤院主。院主来。山曰。我唤院主。汝来作什么。院主无对。师代曰。也知和尚不唤某甲。又令侍者唤第一座。第一座来。山曰。我唤第一座。汝来作什么。师代曰。若令侍者唤。恐不来

  有僧。辞药山归乡去。药山问。有一人。遍身红烂。卧在荆棘之中。僧云。恁么则学人不归去。药山曰。但知归去。与尔休粮方。问如何是休粮方。山曰。每日上堂不咬破一粒米也。师曰。只如古德有云遍身红烂底人。秖是丑陋底人。一切人近不得。无拈掇处。更道卧在荆棘之中。只道在如今日用。也亦无作拈掇处护持保任边事。时有僧问师。遍身红烂时如何。师曰。荷负。云荷负什么人。师曰。勿红烂到阇黎。又问。丑陋人与满身红烂底人。阿那个是重。师曰。大丑陋底人重。师又举问僧。大保任底人保任个什么。自代曰。终日在背后。不曾[覤-儿+且]着

  俱胝和尚凡有诘问。唯举一指。后有童子。因外人问。和尚说何法要。童子亦竖起一指。胝闻遂以刃断其指。童子负痛号哭而去。胝复召之。童子回首。胝却竖起指。童子忽然领悟。胝将顺世。谓众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言讫而寂。师曰。俱胝承当处莾卤。只认得一机一境

  洞山上堂。道无心合人。人无心合道。欲识个中意。一老一不老。后僧举问师。如何是一老。

  师曰。不扶持。云如何是一不老。师曰。枯木

  僧问师。维摩默然文殊赞善。未审还称得维摩意么。师曰。尔还缚得虚空么。僧云。恁么则不称维摩意也。师曰。他又争肯。僧云。毕竟有何所归。师曰。若有所归。即同彼二公也。僧云。和尚又作么生。师曰。待尔患维摩病始得

  洞山到椑树。椑问曰。来作什么。山云。亲近和尚。椑曰。若是亲近。用动两片皮作么。山无对。师曰。一子亲得。僧问洞山。三身之中。阿那身不堕众数。山曰。吾常于此切。僧问师。先师道。吾常于此切。意作么生。师曰。要头便斫去

  洞山将圆寂。谓众曰。吾有间名在世。谁人为吾除得。众皆无对。时沙弥出曰。请和尚法号。山曰。吾间名已谢。师曰。从古至今。无人辨得

  无著吃茶次。文殊拈起玻璃盏问。南方还有这个么。着曰无。文殊曰。寻常将什么吃茶。着无对。师代曰。久承大士按剑。为什么处在一尘

  师曰。谓然灯前有二种。一未知有。同于类血之乳。一知有。犹如意未萌时得本物。此名然灯前。一种知有。往来言语声色是非亦不属正照用。亦不得记。同类血之乳。是漏失边事。此名然灯后。直是三际事尽。表里情忘。得无间断。此始得名正然灯。乃云得记

  解释洞山五位显诀

  (夫先师所明偏正与兼带。等用先师本意。不为明功进修之位兼涉教句。直是格外玄谈要绝妙旨。秖明从上物体现前。冥叶古圣之道。今见诸学士诠拣先师意度。似有误彰。不免聊为叙其差。当愧在不混其功。于中或有借位明功借功明位。缘绪多端。功在临时。看语来势。不负来机。妙在佳致尔)

  正位却偏。就偏辨得。是圆两意(正位却偏者。为不对物。虽不对物。却具 正中无用为偏。全用为圆。是两意。问如何是全。云不顾者得底人也。此正位不明来也。若佛出世也恁么。若佛不出世也恁么。所以千圣万圣皆归正位承当 正中偏却具此一位。第一不得动着 如学士拣独脱物外。起众圣之前。云是正位却圆。其实屈正位也。此例语是古人道过迹尚存。犹未得语中无语。此复呼为非正位也。为语中有语故。此可呼为有病兼带。不得呼为相兼带来耳)

  偏位虽偏。亦圆两意。缘中辨得。是有语中无语(为用处不立的。不立的则真不常用也 偏位虽偏亦圆者。用中无物不触。是两意虽就用中明。为语中不伤。此乃竟日道如不道一般。又曰。偏位却圆。亦具缘中不触)

  或有正位中来者。是无语中有语(正中来者。不兼缘。如药山曰。我有一句子。未曾向人说。道吾曰。相随来也。此是他妙会得。如湖南观察使语。此例甚多。事须合出不得混尊卑。呼为无语中有语。又我有一句子。未曾向人说。此问答家。须就出不得乖角。乖角则不知有故 句句无语不立尊贵。不落左右。故云正中来也 正位来。明正位不涉缘。又引语例者。如黑豆未生芽时作么生。又如曰有一人无出入息。又曰未具胞胎时还有言句也无。十方诸佛出身处也。此例唤作无语中有语 又有借事。正位中来者。此一位答家。须向偏位中。明其体物。不得入正位明也。此一句要知。如先师问新罗僧。未过海时在什么处。无对。自代曰。秖今过海。也在什么处。又如先师代慎微长老出拄杖语曰。如今出也有人辨得么。此例虽缘中认得。不同向去。辨不得。恐后人收落功勋。将为向上事 如诸学士拣问祖师意。答待特牛生儿则向汝道。曰此是正位中来。此一例语切不得呼为正位中来。可曰玄学路中问答。俱然也别是一路。又不得呼为相兼带。为显明故。纵宾主回互秖得呼为有病兼带)

  或有偏位中来者。是有语中无语(偏位中来者。则兼缘。如曰即今底呼作什么即得。无对。先师自代曰。不得不得。此例亦多。唤为有语中无语也 语从四大声色中来。不立处所是非。故曰缘中辨得是偏位中来也。引语例者。如曰什么物恁么来。亦曰光境俱忘复是何物。亦曰定慧等学明见佛性。此例亦多。唤作有语中无语 偏位中来者。就物明体。如曰什么物恁么来。又光境俱忘。复是何物。此一例语寄功明位。亦是余旧举例。什么物恁么来。此一例语虽缘中认得。不同向去。又定慧等学明见佛性。此理如何。此一例语亦余初举例语。又如光境俱忘。为是教中之则。不同玄学。只要于他教则出宗门中。玄学外事也 秖如出息不依众缘。入息不居蕴界而住。此语全是功不同缘中认得。亦是予旧举例。主家抽入正位。云有一人无出入息。令渠知有正位 更有挟功极则净洁位。亦得呼为偏位中来。此难辨。须拣得出 如学士拣僧问先师。如何是玄旨。师曰。如死人舌。又问。十二时中将何奉献。曰无物。曰是偏位中来。此二例语不得呼为偏位中来。须各拣。若是玄旨一例语。可同于功勋也。此二例语并不得呼为偏位及兼带也。前已明破了。是借功明位。借位明功。同于此也)

  或有相兼带来者。这里不说有语无语。这里直须正面而去。这里不得不圆转。事须圆转(相兼带来者。为语势不偏不正。不存不无。如全不全。似亏不亏。唯得正面而去也。去则不立的。不立的则至妙之言。境不圆常情之事。如先师代文殊吃茶语。曰借取这个看得么。亦如翠微日每日噇什么)

  然在途之语。总是病。夫当人先须辨得语句。正面而去。有语是恁么来。无语是恁么去。作家中不无言语。不涉有语无语。这个唤作兼带语。兼带语全无的的也(相兼带来者。不落有语无语。如药山带刀语。此是兼带语临时看语来势。或当头正面而去。或异中虚。此若不妙会。则千里万里也 引相兼带来语例者。如文殊吃茶语。及这个人如今什么处去也。云岩曰。作么作么。又曰。即今作么生。此例甚多 亦有功勋中兼带。似向上事。临时辨取。如落净妙之处。则须知有事在。要去则去。要止则止。千万宛转不得莾卤。夫问答两家语势相报。皆不出五位也。但语有粗细。答有浅深。所以先师于非言句中。强以言。皆为对缘。而设斯要耳。如大无明底人。为全体。不同阐提。阐提则知有事却鞔虽鞔却成孝养。鞔者不存祖佛及自己本分父母也。红烂底人为不归全担荷不立至尊。大保任底人为刺脚入泥里。非小小护持 夫相兼带来者。直须似文殊吃茶语。及先师答云岩锄姜语。并安和尚法堂语。及药山淳布衲洗佛语。于中最妙兼带。无过药山答道吾带刀语。及百丈下堂大众欲散未散时问云。是什么。药山遥闻此语。云在此。便道暗头兼带。借功明物。借物明功。借过明功。借功明过。等来若是。药山与新礼并前诸德所出超过入正位。是玄谈奇特句已。次到小小得力者。则抽入正位。此例语。常用也。吾缘住持多绪。不及子细。略明少分许。汝等诸人。不须容易轻…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二》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