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

「诸宗部」经文2003卷48页码:P0139
宋 重显颂古.克勤评唱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七 ▪第3页

  

  ..续本经文上一页。这僧将此语。倒去问他。若向语上觅。此僧却惊天动地。若不在语句上。又且如何更参三十年。这个些子关捩子。须是转得始解。捋虎须也须是本分手段始得。这僧也不顾危亡。敢捋虎须便道。此犹是拣择。赵州劈口便塞道。田厍奴。什么处是拣择。若问着别底。便见脚忙手乱。争奈这老汉是作家。向动不得处动。向转不得处转。尔若透得一切恶毒言句。乃至千差万状。世间戏论。皆是醍醐上味。若到着实处。方见赵州赤心片片。田厍奴。乃福唐人。乡语骂人。似无意智相似。这僧道此犹是拣择。赵州道田厍奴。什么处是拣择。宗师眼目。须至恁么。如金翅鸟擘海直取龙吞。雪窦颂云

  似海之深(是什么度量。渊源难测。也未得一半在)如山之固(什么人撼得。犹在半途)蚊虻弄空里猛风(也有恁么底。果然不料力。可杀不自量)蝼蚁撼于铁柱(同坑无异土。且得没交涉。阇黎与他同参)拣兮择兮(担水河头卖。道什么赵州来也)当轩布鼓(已在言前一坑埋却。如麻似粟打云。塞却尔咽喉)

  雪窦注两句云。似海之深如山之固。僧云。此犹是拣择。雪窦道。这僧一似蚊虻弄空里猛风。蝼蚁撼于铁柱。雪窦赏他胆大。何故此是上头人用底。他敢恁么道。赵州作不放他。便云。田厍奴。什么处是拣择。岂不是猛风铁柱。拣兮择兮。当轩布鼓。雪窦末后提起教活。若识得明白。十分尔自将来了也。何故不见道。欲得亲切。莫将问来问。是故当轩布鼓

  赵州平生不行棒喝。用得过于棒喝。这僧问得来。也甚奇怪。若不是赵州。也难答伊。盖赵州是作家。只向伊道。曾有人问我。直得五年分疎不下。问处壁立千仞。答处亦不轻他。只恁么会直是当头。若不会。且莫作道理计较。不见投子宗道者。在雪窦会下作书记。雪窦令参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于此有省。一日雪窦问他。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意作么生。宗云。畜生畜生。后隐居投子。凡去住持。将袈裟裹草鞋与经文。僧问。如何是道者家风。宗云。袈裟裹草鞋。僧云。未审意旨如何。宗云。赤脚下桐城。所以道。献佛不在香多。若透得脱去。纵夺在我。既是一问一答。历历现成。为什么赵州却道。分疎不下。且道是时人窠窟否。赵州在窠窟里答他。在窠窟外答他。须知此事不在言句上。或有个汉彻骨彻髓。信得及去。如龙得水。似虎靠山。颂云

  象王嚬呻(富贵中之富贵。谁人不悚然。好个消息)狮子哮吼(作家中作家。百兽脑裂。好个入路)无味之谈(相骂饶尔接嘴。铁橛子相似。有什么咬嚼处。分疎不下五年强。一叶舟中载大唐。渺渺兀然波浪起。谁知别有好思量)塞断人口(相唾饶尔泼水。咦阇黎道甚么)南北东西(有么有么。天上天下。苍天苍天)乌飞兔走(自古自今一时活埋)

  赵州道。曾有人问我。直得五年分疎不下。似象王嚬呻狮子哮吼。无味之谈。塞断人口。南北东西。乌飞兔走。雪窦若无末后句。何处更有雪窦来。既是乌飞兔走。且道赵州雪窦山僧毕竟落在什么处

  垂示云。该天括地。越圣超凡。百草头上指出涅槃妙心。干戈丛里点定衲僧命脉。且道承个什么人恩力。便得恁么。试举看

  赵州道。只这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擒纵杀活。得恁么自在。诸方皆谓。赵州有逸群之辩。赵州寻常示众。有此一篇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语言。是拣择。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裹。是汝等还护惜也无。

  时有僧问云。既不在明白里。护惜个什么。州云。我亦不知。僧云。和尚既不知。为什么道。不在明白里。州云。问事即得。礼拜了退。后来这僧只拈他衅罅处去问他。问得也不妨奇特。争奈只是心行。若是别人奈何他不得。争奈赵州是作家。便道何不引尽这语。这僧也会转身吐气。便道某甲只念到这里。一似安排相似。赵州随声拈起便答。不须计较。古人谓之相续也大难。他辨龙蛇别休咎。还他本分作家。赵州换却这僧眼睛。不犯锋铓。不着计较。自然恰好。尔唤作有句也不得。唤作无句也不得。唤作不有不无句也不得。离四句绝百非。何故。若论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急着眼看方见。若或拟议踌躇。不免丧身失命。雪窦颂云 踌躇(上音踌。下音除。犹豫不进也)

  水洒不着(说什么太深远生。有什么共语处)风吹不入(如虚空相似。硬剥剥地。望空启告)虎步龙行(他家得自在。不妨奇特)鬼号神泣(大众掩耳。草偃风行。阇黎莫是与他同参)头长三尺知是谁(怪底物。何方圣者。见么见么)相对无言独足立(咄。缩头去。放过一着。山魈。放过即不可。便打)

  水洒不着。风吹不入。虎步龙行。鬼号神泣。无尔啖啄处。此四句颂赵州答话大似龙驰虎骤。这僧只得一场懡[怡-台+羅]。非但这僧。直得鬼也号神也泣。风行草偃相似。末后两句。可谓一子亲得。头长三尺知是谁。相对无言独足立。不见僧问古德。如何是佛。古德云。头长三尺颈长二寸。雪窦引用。未审诸人还识么。山僧也不识。雪窦一时脱体画却赵州。真个在里了也。诸人须子细着眼看

  垂示云。诸佛众生本来无异。山河自己宁有等差。为什么却浑成两边去也。若能拨转话头。坐断要津。放过即不可。若不放过。尽大地不消一揑。且作么生是拨转话头处。试举看

  只如云门道。挂杖子化为龙。吞却乾坤了也。山河大地甚处得来。若道有则瞎。若道无则死。还见云门为人处么。还我拄杖子来。如今人不会他云门独露处。却道即色明心。附物显理。且如释迦老子四十九年说法。不可不知此议论。何故。更用拈花。迦叶微笑。这老汉便搽胡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摩诃大迦叶。更何必单传心印。诸人既是祖师门下客。还明得单传底心么。胸中若有一物。山河大地。摐然现前胸中若无一物。外则了无丝毫。说什么理与智冥境与神会。何故一会一切会。一明一切明。长沙道。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忽若打破阴界。身心一如身外无余。犹未得一半在。说什么即色明心附物显理。古人道。一尘才起。大地全收。且道是那个一尘。若识得这一尘。便识得拄杖子。才拈起拄杖子。便见纵横妙用。恁么说话。早是葛藤了也。何况更化为龙。庆藏主云。五千四十八卷。还曾有恁么。说话么。云门每向拄杖处。拈掇全机大用。活泼泼地为人。芭蕉示众云。衲僧巴鼻。尽在拄杖头上。永嘉亦云。不是标形虚事褫。如来宝杖亲踪迹。如来昔于然灯佛时。布发掩泥。以待彼佛。然灯曰。此处当建梵刹。时有一天子。遂标一茎草云。建梵刹竟。诸人且道。这个消息。从那里得来。祖师道。棒头取证。喝下承当。且道承当个什么。忽有人问。如何是拄杖子。莫是打筋斗么。莫是抚掌一下么。总是弄精魂。且喜没交涉。雪窦颂云 褫(音驰)

  拄杖子吞乾坤(道什么。只用打狗)徒说桃花浪奔(拨开向上一窍。千圣齐立下风。也不在拏云攫雾处。说得千遍万遍。不如手脚罗笼一遍)烧尾者不在拏云攫雾(左之右之。老僧只管看。也只是一个干柴片)曝腮者何必丧胆亡魂(人人气宇如王。自是尔千里。万里。争奈悚然)拈了也(谢慈悲。老婆心切)闻不闻(不免落草。用闻作什么)直须洒洒落落(残羹馊饭干。坤大地甚处得来)休更纷纷纭纭(举令者先犯。相次到尔头上。打云放过则不可)七十二棒且轻恕(山僧不曾行此令。据令而行。赖值得山僧)一百五十难放君(正令当行。岂可只恁么了。直饶朝打三千暮打八百堪作什么)师蓦拈拄杖下座。大众一时走散(雪窦龙头蛇尾作什么)曝(音仆日干也。通作暴。又薄报切)

  云门委曲为人。雪窦截径为人。所以拨却化为龙。不消恁么道。只是拄杖子吞乾坤。雪窦大意免人情解。更道徒说桃花浪奔。更不必化为龙也盖禹门有三级浪。每至三月。桃花浪涨。鱼能逆水。而跃过浪者即化为龙。雪窦道纵化为龙。亦是徒说。烧尾者不在拏云攫雾。鱼过禹门。自有天火烧其尾。拏云攫雾而去。雪窦意道。纵化为龙。亦不在拏云攫雾也。曝腮者何必丧胆亡魂。清凉疏序云。积行菩萨。尚乃曝腮于龙门。大意明华严境界非小德小智之所造诣。独如鱼过龙门透不过者。点额而回。困于死水沙碛中。曝其腮也。雪窦意道。既点额而回。必丧胆亡魂拈了也。闻不闻。重下注脚。一时与尔扫荡了也。诸人直须洒洒落落去。休更纷纷纭纭。尔若更纷纷纭纭。失却拄杖子了也。七十二棒且轻恕。雪窦为尔舍重从轻。古人道七十二棒。翻成一百五十。如今人错会。却只算数目。合是七十五棒。为什么。却只七十二棒殊不知。古人意在言外。所以道。此事不在言句中。免后人去穿凿。雪窦所以引用。直饶真个洒洒。落落正好与尔七十二棒。犹是轻恕直饶总。不如此一百五十难放君。一时颂了也。却更拈拄杖。重重相为虽然恁么。也无一个皮下有血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5】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