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宗镜录》

「诸宗部」经文2016卷48页码:P0415
宋 延寿集

  《宗镜录》六十 ▪第3页

  

  ..续本经文上一页灭诸杂染。究竟证会。故名择灭。不由择力。本性清净。或缘阙所显。故名非择灭。苦乐受灭。故名不动。想受不行。名想受灭。此五皆依真如假立。真如亦是假施设名。释云。一依识变假施设有者。此无本质。唯心所变。如极微等。变似空等相现。此皆变境而缘故也。真如亦是假施设者。真如约诠。而诠体是一。此五无为。依真如上假名空等。而真如体。非如。非不如。故真如名。亦是假立。如食油虫等。不称彼体。唯言显故。譬如有虫。名曰食油。实非食油。假名食油。不称体故。真如亦尔。又释摩诃衍论云。无为有四。一真如无为。二本觉无为。三始觉无为。四虚空无为。有为法有五种。一者。根本无明有为。二者。生相有为。三者。住相有为。四者。异相有为。五者。灭相有为。是名为五。且四无为者。以何为体。有何等用。颂曰。依各有二种。所谓通及别。如体用亦尔。随释应观察。论云。真如无为。有二所依。一者通所依。非有为。非无为。一心本法以为体故。二者别所依。生灭门内。寂静理法以为体故。本觉无为。有二所依。一者通所依。非有为。非无为。一心本法以为体故。二者别所依。生灭门内。自然本智以为体故。始觉无为。有二所依。一者通所依。非有为。非无为。一心本法以为体故。二者别所依。生灭门内。随他起智以为体故。虚空无为。有二所依。一者通所依。非有为。非无为。一心本法以为体故。二者别所依。生灭门内。无所有事。以为体故。复次真如无为。有二种用。一者通用。一切诸法。令出生故。二者别用。平等之性。令不失故。本觉无为。有二种用。一者通用。不守自性故。二者别用。不转变故。始觉无为。有二种用。一者通用。随妄转故。二者别用。对治自过故。虚空无为。有二种用。一者通用。欲有令有故。二者别用。空无之性。令不失故。是名二用。此中所说。通谓他义。别谓自义。五种有为。以何为体。有何等用。颂曰。依各有二种。所谓通及别。如体用亦尔。随释应观察。论曰。根本无明。有二种依。一者通所依。非有为。非无为。一心本法以为体故。二者别所依。生灭门内。大力住地以为体故。生相有为。有二种依。一者通所依。非有非无为。一心本法以为体故。二者别所依。生灭门内。细分染法以为体故。住相有二种依。一者通所依。非有为。非无为。一心本法以为体故。二者别所依。生灭门内粗分染法以为体故。异相灭相。二种通依别依。如前住相有为所说无别。复次根本无明有为。有二种用。一者通用。能生一切诸染法故。二者别用。随所至处。作碍事故。生相有为。有二种用。一者通用。于上下中与其力故。二者别用。随所至处。作碍事故。如说生相。住异亦尔。灭相有为。有二种用。一者通用。于上及自。与其力故。二者别用。能作碍事故。是名二用。以何义故。作如是说。有为无为。一切诸法。通以一心。而为其体。于道智契经中作如是说。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阿赖耶识。具一切法。过于恒沙。过于恒沙。如是诸法。以谁为本。生于何处。佛言。如是有为无为。一切诸法。生处殊胜。不可思议。何以故。于非有为非无为处。是有为是无为法而能生故。文殊又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非有为非无为处。佛言。非有为非无为处者。所谓一心本法。非有为故。能作有为。非无为故。能作无为。是故我言。生处殊胜。不可思议。复次善男子。譬如庶子。有二所依。一者大王。二者父母。有为无为。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各有二依。谓通达依。及支分依。复次善男子。譬如一切草木。有二所依。一者大地。二者种子。有为无为。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各有二依。谓通达依。及支分依。乃至广说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者。即是开示能熏所熏之差别故。云何开示。所谓显示染净诸法。有力无力。互有胜劣故。今当作二门。分明显说。一者下转门。二者上转门。生灭门中。不出此二。如是二门。云何差别。颂曰。诸染法有力。诸净法无力。背本下下转。名为下转门。诸净法有力。诸染法无力。向原上上转。名为上转门。论曰。由染净诸法。互有胜劣故。二种转门。得成而已。今当先说初下转门。根本无明。以何等法而为所熏。于何时中而作熏事。颂曰。所熏有五种。为一法界心。及四种无为。非初非中后。取前中后故。如契经分明说。论曰。根本无明。以五种法而为所熏。谓一法界及同无为。熏一法界。其相云何。颂曰。一种法界心。有二种自在。谓有为无为。是根本无明。依于初自在。而能作熏事。论曰。一法界心。有二种自在。一者有为自在。能为有为法。而作依止故。二者无为自在。能为无为法。而作依止故。根本无明。依初自在。能作熏事。非后自在。中实契经中作如是说。根本无明依初自在能作熏事非后自在。中实契经中作如是说。根本无明熏自所依分际之量。非他所依故。熏真如法。其相云何。颂曰。真如无为法。有二种作用。所谓通及别。如前决择说。是根本无明。依于初作用。而能作熏事。余无为亦尔。论曰。真如无为。有二种用。谓通及别。如前所说。根本无明。依初作用。能作熏事。非后作用。如说真如。余三无为。亦复如是。皆依初作用。非后用故。作熏时量。非初亦非中后。取前中后故。本智契经中作如是说。大力无明。作熏事时。初及中后。一时俱取。而非别取故。此中所说能熏所熏。以何义故名言熏。谓能引彼法而合自体。不相舍离。俱行俱转。故名能熏。又能与彼法不作障碍。若随若顺。不违逆故。名为所熏。谓五种有为。能熏四种无为法。及一法界心。所熏五法随来。而与五能熏。共会和合。同事俱转。是故说言。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如大无明。一心本法。为通依故。依初自在。作熏习事。四相有为。应如是知。如大无明。依四无为。通达作用。能作熏事。四相有为。应如是知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宗镜录》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42】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