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华严游心法界记》

「诸宗部」经文1877卷45页码:P0641
唐 法藏撰

  ..续本经文上一页。无实功行不证法也。唯有功勋而赐之者。有实功行能破诸见得此三昧也。是故行者要实修行不可虚言妄为真证。如斯妙理宜审思之。更有异门。如余章说。问。既见如上道理为但只见而已。即为是行邪。为亦须布施持戒等修诸行耶。答。若如是见已布施即为大布施。持戒等亦然。何以故。由称布施等法故。既知称法。是故勤修布施持戒等也。故论云。然知法性无有悭贪。是故修行檀波罗蜜等。今就事显。是即可知。何者且如布施一物与一人时。于中即有五种具足。一自身具足。二他身具足。三财物具足。四时善具足。五处所具足。自身具足即身身无尽。他身财物亦然。时善具足即世世难穷。处所亦尔。如是一身布施一物。于一时处中即一切前后时劫中一切方处中。以无尽财物布施满足无尽众生。如是等事非所思量。皆于一念而顿成就。如如非实。实是妄缘。何者以一法既一时即具一切法也。其由一钱具十钱等。此云何知。按华严经云。毗目多罗仙人执善财手。令善财入供养门中供养佛。多劫多身等。即其事也。是故得知。如是等法皆是顺门也。既顺门如是。违门亦然。此云何知。按华严经云。一障一切障。一断一切断等。问。如上所说就法可然。是得今时凡情即见耶。答。今时凡情不得即见。何以故。由具烦恼障智眼故。问。若如是者云何上言得如是见已布施持戒皆名大耶。答。言得如是见者。但信解等见非证入见也。即彼信解等心明彻得见彼法。如眼现见。故名为见也。依因此见得成证见。依此信见受身如见。是故菩萨身得自在等。何以故。以见为身故。其犹众生烦恼具而受于身。是故此身而因见得。既知如是存意思之。如上所明广如经说。今更重明真空妙有之义总有二重。一者粗。二者细。所言粗者。即谓诸法从缘皆无自性。无自性故是即名空。以有即空空不异有。是故此空名真空也。由无自性有方得成。以不异无性而成有故。是故此有名为妙有。虽复空有圆融得成真空妙有而由是破病之说未是其论真空妙有也。何者以空有故名空。以有空故名有也。若有不有空是即不名有。若空不空有是即不名空。何以故。以空不自空。以有不自有故。此即但是遮言非是直说真空妙有也。何以得知。以空由有故名真空。若不由有而说空者是即断灭非真空也。以有由空故名妙有。若不由空而说有者是即常见非妙有也。此即但遮彼异见之失。非是直显空有。纵令逈超四句绝离百非。而由是破病之谈未是显真之谈也。此之空有无二融通即当终教绝方便说也。此云何知。按法鼓经云。一切空经是有余说。唯有此经是无余说。即其事也

  第二细者。即前空有俱空为趣入之方便也。既空有俱空方是入之巧方便者。是知彼法即不有也。此云不空不有。非是此法无故言不空不有。以是空有故言不空不有也。夫言有者为遮情过故。令此不为有情过之言。是故不空不有亦得空不空故是空。以有此空法故。何得言空者情计未尽不见空也。故般若云。空不空不可得者是此义也。亦可有不有故是有。以有此有法何得言有。今若欲作彼空有之见解而言是空有者即非空非有也。以是自解故。如人取物更着异物是即非物。此即是普贤文殊等机所见。即冥契不二无有念动。即是究竟行圆更不得遮。但逐法显耳。是故创于二七日唯为大菩萨说者意存于此也。华严经云。所谓如说能行如行能说等。此即空有一体两相不亡。何者即彼空不空之空有不有之有是也。问。若言此真空妙有是直显不待遮故名直显空有者。云何乃言空不空有不有也。答。此是显言不是遮说。何者直明此空不空。有不亦有尔。取意思之。问。若言此空即是显法不是遮情者。如前所说空亦即是显法。云何乃言是遮非显。何者前所说空亦即是不空之空。何以故。若有此空即非空故。前既已说何言非。后复重论如何即是耶。答。后非前说。何者后直显实。不是空故明空。前即以空故明空。不是不空故明空也。有亦尔。准思知之。此即与前全别不同。勿滥为其类也。又约所取亦别不同。如空故空即智慧之所得。如不空故空。即是慧智之所证。慧智即为行契证。智慧即为解决择。解即入行之前缘。慧智即究竟之真证。是故两说不可同互而语哉也。问。若如言尔者未知顿终二教更何所言耶。答。顿终二教法在圆中。何者以彼空有无二圆融交彻是即为终。即融通相夺两相尽边是即为顿。一多处此即为圆。三法融教诠故别。是故华严寄彼二教辨也。又此诸法缘起相由即云彼中有此此中有彼。是即但得其门不关其大缘起义也。何者以大缘起法而定一异不可得相由而成融通无碍故。且如一中有一切时。即是一切中有一时。今欲定其门说。故知但得其门不得其法也。既不得彼法而言一切中有一一中有一切者。此但是妄接非称大缘起法也。如人见水向东駃流于上有泡。言泡中有水。而计泡于手中即言手泡内有水者。此是妄心中有非称水有也。以泡离水即无何得有泡。而言泡中有水此是缘起已坏。不可言有也。夫言一者必具一切方是一也。若不具一切即不是一。一切亦尔。此大缘起法法尔具足。必须心中证。彼知不可说得向人者方见缘起之气分也。若作可说得解是即不见也。终日言由妄为言也。必须绝解寔修是即顺为正见。若也解心为得是即一世虚行。深信之耳。余如别说。既知是已常须系念相续勿令恶见闻之。乃至证见如常见世间物等者。方名入大缘起法界也。若不得如是念者须向静处系念现前。不可口言即为入也。若口有而心无者即如狂人耳。可准思之

  华严游心法界记(终)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 继续阅读 ▪ 华严发菩提心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