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慧经》

「经集部」经文768卷17页码:P0701
失译

  佛常欲得三人。一者信。二者问。三者行。或有人但信不喜已作。为信不欲行为。喜有三亡。一者不布施。二者不行戒。三者不定意

  当灭思想乃得道。要在不念已。灭思想色亦灭。识亦灭心有所念。是为四所有对。是为想当有想当无想。不离想当离想不出想。还就当有想者谓道想。当无想者谓无色想。不离想者谓不离经行想。当离想者当离生死想。不出想谓无道想。不出十二门。还就者谓人生死。便不得脱

  身譬如地。善意如禾。恶意如草。不去草秽禾实不成。人不去恶意亦不得道。人有嗔恚是为地生蒺[廿/梨]。善意如电来即明去便复冥。邪念如云覆日时不见。已恶意起不见道

  学者有苦。不学者无有苦。学者有苦譬如人种。当先犁去草秽。便多得收。是为先苦。不学者无有苦者。譬如地不犁续自生蒺[廿/梨]诸恶物。是为不学无有苦

  行道第一可禁苦。第二可禁乐。三者不可禁苦。四者不可禁乐。能乐得乐便行道。能苦得苦便行道

  有人行道得苦便畏生死。能行道如是。不可与乐

  有人得乐能行道。意不苦如是。不可与苦

  有人得乐能行道。得苦亦能行道。如是可与乐不可与苦

  有人得苦不能行道。得乐亦不能行道。如是当与苦不可与乐

  都有四求。一者用身故求。二者用愿故求。三者用痴故求。四者用行故求。人欲保身长寿是为身求。欲得豪贵妻子珍宝是为愿求。祠祀镇压欲从得福是为痴求。所行非法欲家安隐得道是为行求

  人有三不可保。一者喜意。二者财宝。三者人命。身亦可念亦不可念。计身诸恶露是为可念。意堕五乐是不可念

  善亦可念亦不可念。谓得道意是可念。不可念者。谓以得道意当转增上恶。亦可念亦不可念。有过自悔是可念。意起堕恶是不可念。舍正念邪是为惑。不别是非是为疑。恶有二事。一为本。二为利。所作行是为本。受行福是为利。除是便得道

  贪护谓已得复贪。念色为贪上。为非一意灭故。护贪为得道。贪护为堕生死。已得复护故为贪护

  乐食者谓欢喜。饱念食者谓念三十七品经。便饱识食者谓乐法。已随痛痒为栽。求后复念为识求

  一切世俗事皆属身。一切名字皆属意。一切不犯皆属戒。除是无所有为道。一法复坏道行谓不精进。一法坏人谓悭贪

  外恶因缘来向人不受为忍。自身作恶不出为辱己。过去莫复念未来亦莫待

  今见在当断。非人所有莫得忧。一切有意皆为结

  有善意亦忘。有恶意亦忘。复用三因缘故。一者不习念。二者不数念。三者不着意倒。是三事不复忘

  从有可得无。有不可得有。是谓三十七品经意。生死意生死无有数。所以觉者。种忘故。本意欲坐行道。十日不能竟。十日前世福薄故。多福者。欲十日坐行便得。身不欲行用劣瘦极故。意不欲行不念死败苦空故。智慧有四相。一者闻善语便不转。二者已听便受着意。三者已意当思惟念。四者意已思惟念。复重问欲知其意倒是少慧

  有五百人行道。得定意恐复失之。因取人令杀。人报言。杀道人。令我得重罪。道人言。如人有怨家欲杀之。不是身为是我怨家。汝为我杀佛。言当杀意勿杀身

  有道人得定意。时野火烧之衣不然。人见之谓是鬼便斫之。刀折不入。用心一故不烧。柔软故不入

  有道人得定意。弟子呼之饭不觉因前牵臂臂申丈余。弟子大恐因取结之。意结不可复取解之。师禅觉苦臂痛。问弟子白如是。师言。汝不解者误折我臂。人得定意柔软如绵。在母腹中亦尔

  有三因缘觉人无所知。一者问不如对。二者不能问。三者不能语

  取要要经譬喻说人逢大水但当取珍宝去。喻人在世间但当取善意去

  不所念不得道。何以故。不念道因缘。有道因缘能得道。谓六波罗蜜。安般守意三十七品经。是为道因缘

  有五因缘可信。一者信佛二者信法三者信戒四者信经五者信善知识。信是五事得道。语有四法。一者直语二者分别语三者问语四者止语。直语者。有黠人堕道得因缘。直说分别语者。为所以所受不谛。当分别本末重语说。问语者。人自意为是。堕因缘问之即自知。止语者。佛所不说亦不说

  有四因缘问。一者一切问二者分别问三者问问四者止问。一切世间非常苦空。行道得安隐已说。是为应语。是为一切问。若人求问眼事。莫持耳往报。是为分别问。若人持白物来言是黑物。因持黑物问之。见为何等是为问问。若人来问道何类。因报寒何等类。若问意何等类。因报风何等类。若问无为何等类。因报空何等类。是止问

  有四颠倒。一者非常人意以为常。二者以苦人谓乐。三者万物皆空人谓为实。四者非身贪以为有身。人堕颠倒如是。非常计常以苦为乐。以空为实非身以作身。人如是意便得道

  人意堕四颠倒故。计是为我身。谛挍计身中无所有。已无所有便堕空已。堕空便为无身已。无身便堕无为

  人有四痴常着四颠倒。一者万物非常自以为常。二者天下皆苦人持作乐。三者天下空人以为有。四者身非身不可保人以为身。五者月始生时拜。六者十五日盛明时反踞视之。七者女小时从人抱。八者女大不可得见。有四贵亦有四贱。一者道贵人贱。二者珍宝贵人贱。三者官位贵人贱。四者黠贵痴贱

  阿难言。人得善知识为得佛半。佛言。人得善知识为得佛道。善知识难得。何谓为道德。信为道。制身口意为德。人当有三知识。一者富家二者事贵三者大尊者。以布施是为富家。以持戒为事贵者。守意念道为是事大尊者。有内治生外治生。索钱财诸珍宝是为外治生。守意念道是为内治生。人不能自伏意反欲伏他人意。能自伏意他人意悉可伏

  有内力有外力。有内色有外色。有内识有外识。能制恶意是为内力。能有所作举重嗔恚是为外力。痛庠思想生死识是为内色。地水火风空是为外色。意念为内识。眼见为外识

  有四事大难。一者与得道人共会大难。谓十二贤者。二者闻经入心难。谓在八难处。三者如本观难。谓堕四颠倒。四者如法行难。谓不能持戒

  有五事求道大难。一者年老。二者疾病。三者县官。四者盗贼。五者饥渴。是为五事求道大难

  有五事难。一者值佛世难。二者闻经难。三者得善师难。四者得善人难。五者得作人难

  有五难。一者贫能布施难。二者豪贵能忍辱者难。三者有事对吏不欺者难。四者与端正女人同床意不乱者难。五者制人命不得伤害者难

  有七难。一者受经能问难。二者闻经解意难。三者与多智人对语能自解难。四者自教复能教人者难。五者自安隐亦令人安隐难。六者己自定意亦令人定意难。七者常不离法至得佛道难

  有十八事。人于世间甚大难。一者值佛世难。二者正使值佛成就得为人难。三者正使成得为人在中国生难。四者正使在中国种姓家难。五者正使在种姓家四支六情完具难。六者正使四支六情完具有财产难。七者正使得财产得善知识难。八者正使得善知识智慧难。九者正使智慧谨慎心难。十者正使谨慎心能布施难。十一正使能布施欲得贤善有德人难。十二者正使得贤善有德人往至其所难。十三者正使往至其所得宜适难。十四者正使得宜适听问难。十五者正使受听问说忠政难。十六者正使忠政解智慧难。十七者正使得解智慧能受深经难。十八者正使能解深经复重难。是为十八事。人于世间大难

  有八处人佛无那何。一者痖人。二者聋人。三者地狱中人。四者饿鬼中人。五者畜生中人。六者边地不知法义。七者长生二十八天上。八者受不精进行。是为八处人。佛无那何。有五百人自说言我善。佛言。汝当善当随我后。人言诺。佛便行入火中。五百人皆止住无敢随者。言善人至难得

  有人问佛。佛教人作善何等益。佛言。天下人恼。我故教之耳

  人复言。人有心当恣之。佛言。坐天下人恣心故。我止住百劫乃得佛道

  道有七事。一者意喜布施不欲余。二者但欲闻。三者但信。四者但持戒。五者但欲行。六者欲学慧。七者但欲脱去

  佛在世时得脱。转后世但学慧。复转后世但欲行。复转后世但持戒。复转后世但信。复转后世但欲闻。复转后世但欲布施。不但布施当复闻。不但闻当复信。不但信当复持戒。不但持戒当复行。不但行当复慧。不但慧当复脱去。是七事当并行

  有五丛残。一者上世人长寿。今世人短寿。二者上世人端正桃华色。今世人丑恶。三者上世人多得道。今世人不能得。四者上世人博达通知经要。今世人不能通知。五者上世人安隐。今世人多疾瘦。是为五丛残世

  有长寿者道人。大富财产无数好作布施。有人言。卿作布施大多。道人报言。我从佛闻。人在世间往来生死。其日不可数。今我所有布施。尚不能日用一钱。何以为多。佛说人得一切天下珍宝。不如闻佛一言。何以故。徒多财产。不能离世间故

  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著便不敢复去。爱之恐拔罢为猎者所得。身坐分散而为一毛故。人散意念恩爱财产不得脱苦。用贪淫故。人治生譬如蜂作蜜。采取众华勤苦积日。已成人便攻取持去。亦不得自食适自疲极。人东走西走求是作是。合聚财宝勤苦不可言。已命尽。他人得其财。身及得重罪。受苦不可量。人在世间譬乘泥船渡河。当浮渡船且坏。人身如泥船不可久。当疾行道

  金有四试。一者烧二者磨三者锻四者炼。譬喻人亦有四试。一者娆二者共从事三者色四为制不止

  欲得人相。有四因缘。一者与共居。二者共居当久。三者当共语言。四者共事可以知之

  有四因缘知为道人。一者闻恶乱意即时转念。二者不说人恶。三者自不堕论议。四者能自护。如是知为道人自护

  今世四因缘乃受福。一者有处二者有时三者业四者师。人有所止得安隐如意是为处。如人年三十当富。十五时求不可得。至三十乃得。是为时。若人宜贾白珠亦余物。从得利是为业。遭得明人分别说经。心即开解是为师。有兄弟三人。各自谓。高健无辈。共更持夜。二兄居前卧。小弟便独坐。有一虫名为不吉。来啮其髀。弟便以手指之。虫便长大复捶益大。其人嗔恚取虫蹙踏自致疲极。虫益大不止。其人便止休。一夜已竟。便呼仲…

《三慧经三慧经》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说四辈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