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以佛法看人的肉身结构认知现象及复制生物的问题▪P3

  ..续本文上一页现,例如,早在1940年左右发现的血清素(Serotonin),其在组织中的量若不足,则人会出现幽郁症状。近几年又发现人类的很多行为,如攻击性、性行为、睡眠、疼痛、学习与记忆等都与神经传导物质有关,血清素在脑中的多少就直接影响这些行为。科学家又发现血清素的分解由一种叫MAO-A的

  来负责,而这些

  是由一种「基因」所制造。因此可以说基因借着控制神经的作用来掌控人的行为。而基因的主控者是我们的「神识」。医师也发现,外界的压力会使神经传导物质的量增加,结果会有一些侵略或暴力的行为出现。科学家最近又发现有一种叫NR2B的传导物质。这种物质在人的学习或记忆行为发生之时会在神经细胞的未端放出。若在该处注入NR2B,则有助于学习与记忆,若能掌控生产此物质的基因,则可能会使人更聪明。当然,记忆力不等于智力,智力包括很多种基因共同决定,此中包含创作力、解决困难的能力、学习力与记忆力等,记忆力本身是很复杂微妙的,例如当你在开汽车之时,许多不同的记忆就由不同的神经元中出来,有的教你认识路,有的教你控制方向盘,有的教你控制油门等。问题是:谁在做这些操控?答案就是我们的神识。

表2是一些我们已知的神经传导物质

  

  出现部位

  

  神经传导物质

  

  体神经系统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

  

  自主神经系统

  

  1.乙酰胆碱

  2.新肾上腺素 (norepinehrine;NE)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传导物质已知的超过40种,比较重要的如下:

  1.乙酰胆碱

  2.酰胺类

  (1)新肾上腺素

  (2)肾上腺素(epinephrine;Epi)

  (3)多巴胺(dopamine;DA)

  (4)组织胺(histamine)

  (5)血清素(serotonin;5-HT)

  3.氨基酸类(amino acids)

  (1)甘胺酸(glycine):抑制性神经传导物

  质

  (2)γ-丁氨酸(γ-aminobutyric acid ;

  GABA ) 抑制性神经传导物质

  (3)麸胺酸(glutamate)

  (4)天门冬胺酸盐(aspartate)

  4.胜类(peptides)

  (1)脑啡(enkephalin)

  (2)下视丘及脑下垂体分泌的荷尔蒙

  

  1. 佛教的看法 以我个人的了解,如此复杂的神经系统结构就是神识依基因中的「记录」而制造的,其操控与维护亦由神识在主导,神识有时会控制基因,基因控制神经传导物质的生产,由此改变人之行为。人的精神会影响到肉身的状况就是因为有神识的关系。日本有一位医师写一本很畅销的书叫《脑内革命》,书中强调人若有慈悲、无私、助人等「高尚思想」,则会使其脑内产生「脑内吗啡」等物质,由此,他就会健康愉快,人的精神会影响神经系统的运作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但从另外一个发现来看,由体外施打血清素会使人快乐,这是否表示人的精神状况(如快乐)是源于某些物质?科学家目前对这种问题似乎很难回答。我们由佛法来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了解「快乐」的意义是什么?有一种快乐是纯内心的快乐,这是精神的领域,另外一种是「肉身形状的快乐」,例如眉飞色舞、说话高亢等。而一般我们讲「快乐」的意思是指内心与同时表现在肉身的言语及动作,因此,喜怒哀乐等「心理」现象应该是精神与肉体的共同表现。例如有些忧郁的人有想自杀的现象,这是包括其心中有此念头以及有要自杀的肉身动作。若只是纯粹想自杀之事。那就像一般人的胡思乱想,不一定是忧郁症。以佛法的观点来看,一个人快乐或要自杀,这必须其「第六识」己由 其「想蕴」中取出相关的名相才会发生,第六识在取出这些名相的同时,若也想要有这些行为,则第六识也将控制血清素的生产器官(科学家己发现此器官在脑干部位叫RAPHANCLEI),当有快乐意念发生时,血清素的产量会增加,通过神经的电流会增大,肉体快乐的相状会很明显。反之,若自第六识有自杀意念出现,则血清素产量会减少,肉体不快乐相状会出现,甚至有自杀的行为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若血清素的生产器官有毛病,此时,虽然第六识有快乐的念头,但因为血清素无法大量产生,因此,肉体上有时也看不出有快乐的相状。反之,内心稍有自杀等不愉快的意念时,由于血清素的缺乏,不愉快的相状就会更加明显,这是忧郁症的原因,攻击性等各种燥症道理也大致相同。也有一种状况就是「纯粹是内心愉快」而肉身没有任何改变,例如禅定中的喜或乐,这些是真正的「精神相状」。

  另外我们要知道「意念」是什么?这是一种精神相状,例如,当我们心中起个意念「读书」,我们心中出现这个想法,「知道」这个意念者是「第六识」,而此念头是否清楚则与肉身状况有关,人的肉身内外都会产生很多「信号」进入大脑皮质区,例如肚子饿、头痛、冷热等,这些都会影响第六识去觉知皮质上记录的「读书」信号,因此,影响到「读书」意念的清晰度。有了以上这些认识,我们就可以解释,何以「高尚思想」会使人健康愉快的理由。思想(或意念)的产生是来自我们的「神识」,神识发出高尚思想的同时,有时,也掌控某些基因以产生大量有助于健康快乐的神经传导物质。因此,就会使人健康长寿。我们可以说,科学上发现精神会影响肉身状况,在佛教就是神识主控肉身之义。

  

  此外,若我们进入一个尘境时,根尘接触会使「第六识」经由想蕴中的记忆而「知道」是否该表现快乐与否,若快乐则「第六识」有时控制基因增加血清素的生产而使肉体现出快乐相状。反之亦然。还有一件事就是「记忆」,科学上已知人脑有几个不同的储存系统,包括记忆「经常发生」的事、记忆「偶然的事」、「记忆已经过去的事」与「暂时记忆」等,把由外面进入的信号,判断后送去何处储存就是「第六识」在主导,而这些复杂的记忆系统(肉身)就是「第六识」依基因中的记录而制作的。

  

  肆、复制动物与投胎转世

  

  依据佛教的经典的阐述,当人在受胎之时就必须有「中阴身」加入才会有生命产生(见增一阿含经卷十二与楞严经卷四),但现代的生物科技带来一些问题,例如试管婴儿与复制人,这些都未经男女交媾的程序,也许未来还会出现一些牛人半兽的生命体或肢体不全的人或兽。那佛教如何看此问题,个人见解如下:

  

  (一)复制生命

  

  1. 科学上的成就 一个与自己完全相同的「复制人」已不再是梦想,从世界上第一只复制羊「桃莉」出世之后,这种梦想已成为可能,目前生物科学家有很多人相信,他们已完全掌控复制技术。复制科技的突破主要是科学家已有技术使老细胞的基因恢复原始的功能,科学家们已发现在动物器官的成熟细胞内,其细胞核中的DNA有90%已被一些蛋白质所「束缚」,只有剩下约10%具有该器官的特殊功能DNA未被蛋白质包覆,所以在成熟细胞中,只有某些特殊功能存在,细胞本有的许多其他功能都已隐而不现。复制生命的科学家们就是先将成熟细胞的包覆蛋白质剥离,使细胞恢复本有的功能,如此,这些成熟细胞也可以像胚胎细胞一样从事复制细胞的工作。在图12中我们说明由已成形的体细胞完成细胞复制的程序。其方法是把一个受过精的卵细胞核之基因抽掉,然后从外面注入由所要复制的动物之成熟细胞中取出的基因,例如由该动物的皮肤细胞核中取出基因,而该基因必须经过剥离包覆蛋白质的程序,如此就完成一个所要复制动物的卵细胞(即新的卵细胞),一般成熟细胞接受新的DNA的机会大约只有百万分之一,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培养数百万个细胞,由此得到少数几个「新的卵细胞」。在此中有一个关键技术是要在卵细胞上通入脉宽约10-6秒的脉冲电流,此电流可 使卵细胞的气孔打开以接受新的DNA,并使此卵子「以为它已经受精」,分裂才会开始进行。复制动物成长之后,特性是否与其母体完全相同?答案却不是很乐观。英国爱丁保的罗斯林学院,已有四只复制绵羊长大,实验结果显示,其DNA都相同,但个性(行为)与外貌都不一样!且年龄愈大其差异也变大。其原因可能是在此复制过程中,科学家使用同一母羊的「不同卵细胞」之故。若能使用同卵双胞核,也许可得到…

    《以佛法看人的肉身结构认知现象及复制生物的问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