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法门入门滴漏言
药师山 紫云居士
紫云在年幼时,曾看到西方阿弥陀佛的字句,当下会问一些问题,如:有没有东方的佛?东方又在何处?后来常拜观世音菩萨,经过一段时间,在某种机缘下,由紫虚居士代引见东方药师佛,有一年与锺校长前去印度及尼泊尔开会时,恭请一些「佛」,其中以药师佛占最多,当时只觉得好奇,但是满心欢喜,一次又有一个机缘,听到苏医师介绍东方药师佛世界之后,知道自己应该回到东方净土,从此开始念佛襌坐修行。
自北京恭迎南无准堤菩萨且与宽演法师相识后,回台湾精进修行,老实念佛,不怠慢,言行举止也自我要求,希望能自我约束,自今仍继续努力,希望好好的修习药师法门,能学习以药师佛的精神,于世间行事,今愿借「通讯」介绍有关药师佛的东方净土及修行方法与大家共同讨论。
壹、药师佛介绍:
(一)药师佛是以法药救众生的大愿王,梵名Bhaisaiga-guru-vaibu rya-Tathagata译成药师琉璃光如来,简称药师如来。
依《药师本愿功德经》,知药师佛在东方十殑伽沙土外的净土,有佛土名净琉璃,是药师如来的佛土,可以除生死,能照三有之暗,云琉璃光,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应等正觉,明行圆满。」药师佛已是正觉,明行圆满的「如来」。
曼殊室利:「彼等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这是药师佛当年发愿成佛的原因,行菩萨道时要有愿,依愿而行才可以。我们如今是药师佛弟子,也应依这十二愿去学习做菩萨道的事,无怨无悔,生生世世做药师佛的学徒,学习他的精神,十二愿不是一次完成,而是一次一次、一件一件的学习,终有完成之日。
而且要有随缘度众之心,「令诸有情,所求皆得。」即是利益众生,拔苦得乐,成就众生之意,这是菩萨道的精神,没有愿心、愿行是无法成就「佛」的果位。
(二)药师佛的佛像介绍:
「如来深蓝色,如吠琉璃,内外清澈,光明广大,照无边界,焰网庄严,胜于日月,相好圆满,三衣跌坐,右手施印,持天诃子,左手持定印捧钵。」有的药师佛持珠,有的捧药壸,有的捧塔,这与每尊药师佛应化于世间时的功能有关,持的法器也不同。
(三)药师佛的来由及日月光二菩萨的介绍:
过去世界有电光如来出世,说三乘法度生,尔时有一梵士养育二子,见世间浊乱而发菩提心,教化世界诸苦众生,佛以其发愿,欲利病苦众生,改其为医王。二子皆饶益幽冥界众生,长子名日照,次子名月照。尔时此医王即为药师如来。二子即为日光遍照菩萨与月光遍照菩萨。
由经书可知药师佛也是在世间修成「佛」,药师佛接受电光如来教导,由梵天身学习佛法行菩萨道,觉行圆满才成佛,我们由历史上看本师佛、药师佛都是分别由人身及梵天身而修成佛,本师佛以经、律、论,药师佛用医病方式度众生,成就众生、利他的行为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药师佛度生工作的介绍:
此工作即是药师佛的十二大愿:
◎第一大愿
【愿我来世得正觉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这是说明药师佛有大愿要助修行人以正确方式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正觉时与药师佛相同,身体光明无比,且具有极好的相貌。
◎第二大愿
【愿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这是药师佛希望修行得菩提时,能身如琉璃内外清净无垢、光明广大,安住在焰网中,其光过于日月,照遍三千大世界,乃至无量、无数十方诸世界,以做佛菩萨度生的事业。我们修行时要好好努力,消去因果,除去业障,业障除后,内心无垢,自会身如琉璃,所修化身就可安住焰网中,放出无量光明,以随意度生。
◎第三大愿
【愿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量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这是药师佛希望以佛力加持众生,使众生物质生活不缺乏,我们学习药师佛的精神,要用智慧教导众生学习技能,使其有谋生能力,能得正当工作,如当老板,就要照顾员工生活,莫使缺少,很多事业家、企业家,若能如此做,才是药师佛的好弟子。
◎第四大愿
【愿来世得菩提时,若诸行邪道时,一切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道、行辟支佛道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药师佛此大愿是要助修行人,众生若修行有偏差,误行邪道以致小乘自度之,声闻、独觉,甚至误入木头空定,此时仍要使安住菩提道中,再以大乘法教授,以得菩提(本心,真如之意)。
◎第五大愿
【愿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不缺,具三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这是对天界众生或修梵行者而言,修药师法门者,设有毁犯,或破戒,仍可清净而不堕恶趣。但要能如此,一定要诚心念佛、忏悔,若只是口念而心不忏是没有用的。「三聚戒」,是指摄律仪戒、摄一切善法戒及饶益一切有情戒。
◎第六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聋盲、跛躄、身挛、背伛、白癞、癫狂,若复有余种种身病,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诸根具足,众病除愈,皆得庄严】
人生会生种种病变,考其根源,大多是因果业报而引起,而形成此文中所说的各种身形,欲知今生何者受,定是前生所作是,这些病苦的人,若有幸能遇到修药师法的善知识,且他本身个人福报也够,因缘成熟时,是可以治好某些特异奇怪的病。
有些肉身已不能改变,气身也损坏,透过药师法,可以修补好气身,死后转世,来生就可以不再受病苦。色身包括气身、肉身及五蕴身,有病的人也许各种「身」都会不舒服,一定要对症治疗,才有效果,肉身的病要去看西医或中医,但是气身、五蕴身,尤其意根有病,则可以请药师佛协助,病苦很多是与业障及因果有关连,此处不多言,属无上密法。
◎第七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诸患逼切,无护、无依、无有住处,远离一切资生生药,又无亲属,贫穷可愍,此人若得闻我名号,众患悉除,无诸痛恼,乃至究竟无上菩提】
第七愿是治疗心病,人除了物质的需求,还有精神层面的需要,众生众病逼切,贫苦无依,是此生苦报,若修药师法门,则会调理改变「心」的状态,即使在物质及精神缺乏时,仍可以调适自己,使心病悉除,知足安乐,无怨无悔,身心愉快,一切皆悉丰足。
◎第八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妇人百恶所逼恼故,厌离女身,愿舍女形,闻我名已,转女人身成丈夫相,乃至究竟无上菩提】
此处的意思是说女人将「心」调整成大丈夫的心,即为转女成男之意,不是指把身体器官改变,而是指内心的变化。
孔子言:「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此二类人的心,嫉妒、疑心、痴心、歪心、私心,会无理取闹。所以,修药师佛着重「心」的调适,只要女人心能回到大丈夫的心,则也会一切为大众利益,以慈悲心、平等心渡生,也与男人一样容易证得菩提。
若身在净土状况,是无男女相的天人,全部是清澈透明,状如琉璃,以禅悦为食,住莲花花苞中。当修行至菩提时,莲花花苞会开,可以见到净土中的药师琉璃光如来之报身佛,也就是所谓花开见佛的意思。花瓣因修行层次而不同。
◎第九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一切众生解脱魔网。若堕种种异见稠林,悉当安立,置于正见,次第示以菩萨行门】
此愿指药师佛要助众生跳出魔网,解脱缠縳,修行时众生因痴而不明,修习外道、魔道及其他邪见而以为在学佛。因自心不净走错门而入魔道,药师佛会协助以正见、正知的八正道及种种佛法,令修行者行菩萨道而走入菩提正果。
◎第十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种种王法、系縳、鞭鞑、牢狱、应死……无量灾难,悲忧煎迫,身心受苦。此等众生,以我福力,皆得解脱一切苦恼】。
此愿是药师佛要协助有「恶道心」的众生,这些人生在人间,但受地狱之苦刑,此乃这些人具地狱心之故。它的心具有焦虑、猜忌、烦恼、瞋恨等不良心态,且个性时好时坏,变化莫测,一般在大医院所看到的各种惨状,如开刀、剖心、锯腿、挖肉等,这不就是地狱的现象吗?这些人只要能闻药师名号,就能自在解脱一切痛苦,当然也须诚信学佛,忏悔自己的过错,发大愿,才可以死里逃生,才能由逆境转于顺境,像登楼梯,一阶阶向上。
◎第十一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饥火烧身,为求食故作诸恶业,我于彼所,先以最妙色香味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这是指某些人,身受饿鬼业障之苦,吃不下睡不着。只有一心求佛,行忏悔,才有转机。专念受持,是指念佛方法要持「佛名」到一心不乱,专一之念;上妙饮食,非人间饮食,是指法乐、欢喜之心,使身心能安住,同时自有机缘而使病情好转,而使身心健康起来。
◎第十二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贫无衣服,寒热、蚊虻日夜逼恼,我当施彼随用亦服,种种杂色,如其所好,亦以一切宝庄严具:花鬘、涂香、鼓乐、众伎,随诸众生所须之具,皆令满足】
这是下等人受果报,若能一心修持药师法,礼敬佛菩萨,一心行忏悔,机缘成熟时,自会改变生活状况,在人间可以得到上妙衣服等各种需要,随心所愿皆能满足。
以上是药师…
《药师法门入门滴漏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