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为什么要学佛呢(夏坝仁波切)▪P2

  ..续本文上一页感呢?又能看得见,但是看得很模糊,看不清。他就认为是神秘。一旦看清楚了它就不神秘了。他就不想看了,他也就不觉得好了。

  所以说作为一个穷人而言,有钱有势的人非常快乐。可有钱有势的人认为,他能减少一点事情,减少一些事务,稍微能腾出一点时间让自己可以轻松轻松,反而他觉得好啊!过一些普通人的日子他认为他现在好!所以说人间没有这个一定好,那个一定不好之说。你心里认为好,它就好;你心里认为不好的时候它就不好。

  就象一盘川菜。那么你说这个川菜究竟好吃还是不好吃?喜欢吃麻辣的人认为它简直是神仙的食品,美味佳肴啊。可是呢,不喜欢麻辣者认为,哇,!又麻又辣吃得非常难受。可是话又说回来,再等几天之后,不喜欢麻辣的人碰到了一个人跟他说:爱吃麻辣可以驱寒,这么这么好,那么那么好……他就觉得:他说的对呀!就渐渐转变了自己的观点,过了一个月之后,他就变成麻辣爱好者了。然而这个爱好者,又碰到了一个人对他说:吃麻辣不好,上火,它怎么怎么样,它对胃不好等等。一说他认为这有道理,从此再过一个月之后变成反感者了。一个月前反感者和爱好者,一个月之后恰恰相反,你说川菜究竟好吃不好吃?其实食物本身而言没有好吃和不好吃之说,你心里认为好吃的时候,它就是好吃;心里认为不好吃,它就是不好吃。

  所以说,人间的坏苦从何而生的呢?就由不得自己不去纠正自己的动念,就是由于自己的这种痛苦转移到另一种痛苦的轻松感之上,并且增加了难得感,神秘感和新鲜感,这种想法导致了一种假相的好与不好,苦与乐(的分别心)。所以说在佛菩萨看来,这种苦和乐都是苦,不是真正的快乐,因此叫做坏苦或者叫做幻苦。

  

  

  应当认识痛苦之三:苦苦

  那么,生下来就是苦苦啊.苦苦大家都知道,什么叫生苦呢

  生下来是有苦的.你看一个婴儿刚从母亲的肚子里一生下来就非常强烈地哭,为什么呢

  因为他习惯了在母亲非常柔软的肚子里面呆着,一碰到人的手啊、布啊什么的时候,(就象)有千千万万的兵器往身上所刺一样痛苦。任何什么东西对他来说都不适应,如此等等。包括呆在肚子里面也有许多的苦。

  那么人生下来了长大了,也会老啊。那么老当然有苦。如果一个三十岁的人,一下了变成了八十岁的话,那他肯定是无法忍受的这种痛苦的。只不过一般人慢慢的过度到八十岁,所以也就渐渐习惯了,不再觉得苦而已。

  疾病是谁都避免不了的,非常痛苦。它能夺你的名誉,能夺你的工作,能夺你的前程,能夺你的命,甚至能夺走你的一切幸福!非常可怕,也是很痛苦的。

  死亡更为痛苦。!因为死亡一来临,就意味着从此以后,对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彻底地告别了,从此以后再也不可能回头。而且你走上的是一条黑暗不明的路。一个将要死亡的一个人,未来对他来说,一片空白,(接下来的事情)他一点都不知道。人如果知道未来是苦一点或乐一点的话,还都好办。可是最可怕的就是“不知道”。因为不知道,所以带来许多恐惧,猜疑等等。所以说,他会非常痛苦。

  那么活在这个世上也有许多苦。比如说,人们所爱之物,他越爱越执著,越执著就把它归纳到“我” 的范畴内,就成了“我执”、“我所执”了,越“我所执”呢,就几乎把它当成了“我”的。但是,你越把它当成“我”的之后,就越容易失去。比如说,一个自己的孩子, 或者自己的妻子、丈夫,因为你太爱了,这个爱已不是那种爱护和大慈的爱,而是变成了这种“在乎”的爱,变成了“我需要你”的这种爱,变成了把“你”当成“我”的一部分的那种贪爱之后,他几乎忽略了对方自我意识的存在。所以就要求对方所做的一切,比如丈夫、比如孩子、或者妻子,对方所做一切必须符合我意,一点点不符合我意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失望,感到非常痛苦,感到不能忍受。

  由于这样的原因,因为对方有独立的思维,如果你把对方的一切行为,包括言谈举止等等,全部用你的意思架空了,那他的意识不就变成被动的吗?那他不就变成了机器人了吗?谁受得了啊?只能离开你了。在佛经里说,这就叫“爱离别苦”。你只会贪欲他,爱欲他,而不会理解他。,因而导致“爱离别”。一旦离别了,就会想不通。认为:我们如此之爱,为什么离别呢?有些人呢,就去吸毒。有些人,选择了自杀,有些人酗酒成了酒鬼等等,所以又该受苦了。

  从来,人一旦对于自己所爱之物,产生了非常强烈的贪心的时候,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得到。不过想得到的人不止你一个人啊!有许多的人,你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这个事物不一定由你得到,事物只有一个,许多人在追求,怎么能保证一定是你得到呢?得到了痛苦,得不到更痛苦!比如说,你越执著就越容易失去,越得不到。因为你以非常强烈的贪心,和自私的行为来求取它的时候,不但不会得到,反而使它远离你而去。这是事物本身的一种原理。因为你的这种功利心太强烈了,就没有办法得到。

  还有一种叫“怨憎会”。什么叫怨憎会呢?就是越不想碰到的东西就越容易碰到,恰恰纠缠不清等等。也有许多的痛苦。

  总之,咱们一旦有了肉体的色蕴,和感受的受蕴,观察事物的分别心的想蕴,善恶行动的行蕴,以及意识形态的识蕴等,一旦有了这五蕴,因为这五蕴是有漏的,所有就产生了许多许多的痛苦、灾难、障碍、违缘等等,数也数不清。所以说,这就是苦。

  我们想脱离苦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苦”,这非常非常重要。所以佛陀说,想脱离苦,应当先知道苦。就象你想消灭杀父仇人的话,首先就应当知道谁杀了自己的父亲。要不然的话你就乱杀无辜了啊。

  

  佛说:于集圣谛当知、当断。

  

  第二,佛陀说:“应断集”。

  你光是知道了苦,还是摆脱不了苦的。你要知道痛苦的根源何在啊。集就是集中的意思,这里指一切痛苦根源的集中、来源。

  一切切痛苦的来源是什么呢?佛陀说就有两个:

  应当断除苦的根源之一:业力

  一个是业力,一个是烦恼心。业力是因,而烦恼心是缘。

  什么叫业力呢?以今天为界,过去所造的,身体上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一切行为;语言所说的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一切言辞;心里想的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一切动念,这一切就构成了业力。因为它对你未来的幸福与痛苦起决定作用。这个就是业力。

  业就是过去所做的一切善、恶、无记等三业,以它的力量决定了未来的幸福和痛苦。比如说,仔细想想,以今天为界,若你过去学习非常好,成绩非常不错,将来你一定能找到好工作!以今天为界,你过去工作表现的非常出色,那么你明天不但不会下岗,而且还会升职!过去表现的非常不好,有可能明天就下岗了!,过去学习不好,未来肯定享受不了荣华富贵!或者,若你过去做了许多伤害他人的事情,未来你肯定要杀人偿命。或者呢,受到许多怨敌的复仇,因此你会非常痛苦。这就是叫做业力。

  这种业,不仅今生,前世,前世的前世,甚至推到无数的前世以来,在意识形态里面所留下的善的习气,恶的习气,和无记的习气等。,

  导致今生的幸福或来世的幸福。就像有些人一生下来,就非常的善良,还是小孩的时候,人们就都非常喜欢他,而且他总是乐呵呵的,他心里边没有一点点坏的心;有些小孩一生下来心里就非常邪恶,谁看到他,还是一点点大的婴儿,都觉得不舒服。或者呢他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说恶口;会一点行动的时候,他就想整治人家,他心中起的就是这种恶心。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两个孩子,也有这样的。这绝对不是环境、父母或者血统导致的。而是他的潜在的意识形态里面所保留下来善恶习气的多少决定的。善的习气多,还是恶的习气多还是无记的习气多,就决定了这个人从生下来开始的一切发展。——咱们说的这个先天性啊,实际上不是什么先天,应该是前世的意识形态里边所留下来的习气,导致了你从生下来是聪明还是迟钝,是善良或者邪恶。

  乐观的或者悲观的等等人啊,他从生下来开始就有了这么一个习气。那就是业力呀。所以说这叫业力。

  为什么它是因呢?比如一朵花,种子就是因。和一朵花的种子一样,人们善和恶的业力就是得到幸福或痛苦的最根本的种子。那就是善、恶、无记等三种业力所导致的。应该说这就是生起痛苦的第一个根源。

  不过呢,话又说回来了,光有了种子没用啊,还得有水、氧气、营养等等。具备之后,种子才能生存,才能够生果呀。要是其中缺一的话,就生长不了果呀。既如此,这个水分啊、肥料啊、氧气啊、温度等等,它就是缘。

  

  应当断除苦的根源之二:烦恼心

  同样,我们所起的烦恼心就是缘。在你过去所造的善恶业中,善业肯定有无数的,恶业也肯定是无数的。不过呢,今生究竟爆发恶果呢,还是善报呢?就要看碰到哪一个缘了。所以说,如果遇到善缘肯定爆发善果,若遇到恶缘肯定爆发恶果。

  何为恶缘?烦恼心就是恶缘。

  什么是烦恼心?佛经中说,“贪、嗔、痴”便是烦恼心。

  为什么贪嗔痴是烦恼心?因为一切痛苦,一切灾难,一切难受和折磨都来自于贪嗔痴。

  什么叫贪欲心呢?贪欲心是对事物的一种自私的贪恋之心。有人会问,如果对事物没有贪恋心,社会怎么会发展?咱们怎么会有进步?这么说就错了!“自私、贪恋”与“追求”是两码事。追求可以有,贪恋不应该有。这两者的界限在哪里呢?追求——虽说我不会把事物看得很重,虽说不会在乎它,但会尽最大的力量争取做到最好,可由于某种原因做不到也不会在乎,大不了重新做,这就是追求。

  什么叫贪恋心呢?贪恋心是指人被事物所迷,一旦失去了就无法想象的痛苦的那种在乎心。一旦有了在乎心,就是贪恋心了。因此它只会带来痛苦和难受,不会带来任何快乐。刚才我…

《为什么要学佛呢(夏坝仁波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