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论》讲记(三十三)▪P2

  ..续本文上一页天这样磕,力量就不得了了。比如晚上睡觉或早上起来的时候都先磕三个头,这样连续不断地坚持磕头,去做善事,虽然一天的数量没有多少,似乎没有积累多少善根,但是日积月累,量就大了。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但是积累起来,再大的容器也能盛满。

  打坐也是如此。一下子就打坐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会感觉很难,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只坐几分钟也可以,然后再安住几分钟,再不断地安住几分钟,这样连续不断地修,连续不断地这样做,慢慢就能积累广大的善根和福德。若想积累广大的善根和福德,就要持之以恒,连续不断地坚持修行。

  我们无论是做善事,还是修法,都要有广大的发心:直到成佛,直到轮回界尽,烦恼界尽,我的学修才尽。就要以这样一种心态、毅力去修持。我们天天在念《普贤行愿品》,那里面就是这样讲的: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持戒、修善才穷尽。你看,我们现在只参加了一百天的共修,参加了几次法会,就觉得自己是不是可以了,是不是就要成佛了?不可能。所以,就要连续不断地修行。

  第二,强烈的欲求心。我们希求正法的心越强烈,所积累的善根与福德量就越大。有些人对佛法没有什么意乐,没有希求正法的心,这种人很难得到佛法。希求正法的心有多大,就能得到多大的成就,所以我们要有强烈的欲求心,比如说我们今天闻法、修法要有那种特别迫不急待的心情:“是不是快要上课了,是不是快要闻法了。”

  很多人有这种心,非常愿意做这些功德,也很愿意修法。但是还有些人就不是很愿意,没有那么强烈的意乐,为什么?根本问题就是不明理,不知道学佛修行会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利乐,还是没有明白和深信。佛法是如意宝啊!你看,你今天为了钱,为了一千万人民币,怎么都行。但是你今天到这里来闻法,若你真正听明白了一句佛法,对你的利益是非常大的。一千万人民币算什么啊?一千万人民币能给你带来什么?只能给你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只能给你带来很多的灾难。你有钱了,精神上就有压力;你真的有一千万了,很多的灾难也会随之而来。这时,你的内心会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吗?不会有的,甚至离家破人亡不远了,自己的生命也快要结束了。死了以后,你一分钱也带不走,心里还放不下,所以非常痛苦。

  大家现在为什么对佛法没有意乐呢?你自己观察一下。如果你今天为了一千万人民币,怎么都行,七天七夜不吃饭、不睡觉都可以,肯定没有问题。但是你今天为了学法,为了修行,七天七夜不吃饭、不睡觉,你能做到吗?如果你能做到,今天就开始做吧!

  自己得观察观察,哪个重要,哪个是真正的如意宝。我们现在还是没有明白,还是没有相信,所以没有太大的意乐,没有强烈的欲求心。

  第三,有一些对治力特别强的修法。比如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智慧,以这些修法很快就能积累很多的善根和福德,而且所积累的这些善根福德都是无漏的,都是真正解脱的因。我们现在每天晚上都在修金刚萨垛除障法,以四种对治力消除无始劫以来的业障,以此修持善法,也能积累广大的善根。

  第四,恩田。恩田是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指的是一切父母众生,尤其是现世的父母。其实过去世中的父母和现世中的父母是一样的,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也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现在对过去世中的父母要生起真正知恩报恩的心是很难的。对现世的父母,我们知道是他们生育我、养育我,所以就容易产生知恩报恩的心,以这种感恩心去孝顺父母,也能积累广大的善根福德。

  我们对现世的父母要孝顺。什么叫孝顺父母?让父母高兴叫孝顺,让众生高兴叫行善。自己给父母拿点吃的、用的,有时偶尔去看看,这不叫孝顺。不让父母伤心,不让父母失望,让父母高兴,让父母满意,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但是有些父母反对我们学佛,更反对出家,怎么办?没有事。你学佛或出家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众生,也是为了这些父母。现在他们由于无明,不懂这些,更不明白这些道理,这时你不能跟他们一样起犯糊涂。你就要自己做主:我绝对要学佛;我绝对要出家,若是自己有这个机缘。然而,你只口头说要学佛,在表面上做是不行的;你只口头上说要出家,不精进也是不行的。你看看自己:我学佛是为了度化我的父母,要度化一切众生。因此,你学佛或出家以后,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去学修,让自己早日成就,然后去度化他们。

  你们看看《百业经》,有很多这样的公案。以前佛在世的时候,很多人出家时父母不同意,但是自己决意出家,精进修行,最后成就了阿罗汉的果位,具有广大的神通,然后到父母面前示现神通,父母被折服了,也跟着一起学佛修行。

  我们也是一样,在父母不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学佛,但是一定要如理如法的学修。若是你自己真有这样的因缘和发心,也要出家修行,这样父母暂时不同意也没有事,只要你精进修行,自己将来有所成就,好好现身说法,再到父母跟前好好表法,甚至还可以给他们示现一点神通,去度化他们。其实,父母不让你出家也是为了你好,你那时有这么大的成就了,这么好,父母自然也就高兴了,什么事也没有。所以这不叫不孝顺,这叫大孝。这样不仅能度化自己,还能度化这些父母众生。

  第五,悲田。悲田是非常可怜的众生,比如说长期疾病缠身、在床上瘫痪的人,还有残疾人等。对这些众生特别悲悯,如果能去帮助他们、利益他们,也能很快速地积累广大的善根和福德。

  第六,福田。福田就是佛菩萨和上师善知识,或者是僧众。以这些福田作为对境而修持善法,能立即积累广大的善根和福德。

  比如说僧团。四位以上的比丘(尼)或出家修行人,这是小乘里讲的僧团。大乘里,具有菩提心的修行人,不分出家和在家,都是僧宝。我们要把这些人作为对境而修持。

  朗措玛寺实修中心虽然规模不大,但是非常清净,没有被染污。这里有所谓的灵气,这里有真正的加持。这里建立了僧团。从小乘的角度,四位以上出家修行的比丘或者比丘尼是僧团,我们具备了这样的僧团,这是非常殊胜的。从大乘的角度讲,具有菩提心的人都是僧宝。今天在这里肯定有很多具有菩提心的修行者,肯定有很多真正的佛菩萨再来者,肯定有很多成就者。也许有的人左右看看,感觉没有啊,我也不是,你也不是,他也不是,那个也不是,肯定都不是。不是没有,而是你自己没有看出来。

  以前有这样一个说法:四个修行人中就有一位菩萨。在真正的修行人里,每四个人当中就有一位菩萨,这是肯定的。若只在表面上看,你是看不出来的,你要知道他的内心,而且自己要有更高的境界,才能了知。比如你要知道他人的内心,最起码你要有他心通,这是第一。然而,即使有他心通,一个凡夫也看不到一个圣者、菩萨的内心,他只能看到与他境界等同之人的内心,他看不到境界比他高的人的内心。因此,只有他心通还不行,你还要有更高的境界,才能真正看到他人的内心和境界,所以,不能认为“这个肯定不是菩萨,那个肯定也不是菩萨”,这样也许在你眼里一位菩萨也没有,这是你自己的问题。

  佛亲自讲,个人的力量像火星,众人的力量像火焰。若是你想种善根,想积累福德,这是个机会。这个道场很清净,这个僧团很清净,这是真正的福田啊!你很难遇到真正的福田,真的很难!这就是真正的福田,大家在这里应该好好地珍惜这个机会。不管你懂得多与不多,不管你信心大还是不大,你都要珍惜这个机缘,应该多参加这些活动。尽管你自己所修的功德和善根如同微不足道的一滴水,但是大家的功德与力量就是大海,你把自己这一滴水的功德与善根放到众人的福德大海里,大海未穷尽,你的功德与福德也不会穷尽,所以这是机会啊!因此,大家无论是在修法的时候,还是在外边为寺院、道场、为法会的举办做一些事情的时候,都要积极参与。

  大家要多种些善根,多积累些福德,这样你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地来到这里才有意义。真的,大家既然来了,就是缘分;既然来了,就是福报。自己应该珍惜这个机缘与福报,尽量把一切都观为清净,把一切都观为圆满。不清净的是自己的心,不圆满的是自己的智慧。若智慧不圆满,就不会有圆满;内心不清净,就不会有清净。当发现一些不清净的时候,就观自己的内心,“哦,我的内心不清净了,所以才有这些不清净的显现”。当遇到一些不圆满的时候,还是要观自己的内心,“我内心的智慧不圆满,所以才有这些不圆满的显现”。为什么?佛讲,一切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都是由自己的心来显现,由自己的心来造作的,都是自己的心,没有别的。所以,大家到这里来不要无事生非,没事找事;不要自己造业,不但没有积累善根,甚至还造了很大的一个恶业回去,这样真的是得不偿失啊!

  这个福田很殊胜,大家要珍惜。你到这里来了,你在这里的一举一动,包括每一个起心动念,要么是在种善根,要么是在造恶业,所以大家应该小心谨慎,应该以正知正见好好地保护自己的三门。尽量种善根,不要造恶业。

  大家来到这里,有的人可能发心很好,有的人可能发心没有那么好。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有的是自己很自愿的来,自己很欢喜的来;有的可能是父母勉强带来的,自己很不愿意来。无论你是怎样的发心,既然你已经到这里了,你的一举一动,包括你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在做事。做什么事?要么种善根,要么造恶业。所以,大家在这里不要放逸,不能放逸啊!

  卯二,修行方法:

  善巧具信已,即当常修善,

  众善己应为,谁亦不仰仗。

  “善巧具信已”:我们修持善法,不但要有信心,还要有善巧方便,这样成就特别快。

  善巧方便很重要。比如,显宗和密宗没有什么差别…

《《入菩萨行论》讲记(三十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