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所有的文明都是靠这张嘴说出来的,所有知识都是老师的嘴教我们的:其实,整个世界都是这张嘴说出来的。如果从因果的道理去看,去思维一下,就能明白这个道理。你讲一句话,就要为这句话负责,你不想负责,你的真心会去负责,这就是麻烦所在。我们都有真心,你讲了这句话后,你的真心就会把它收在阿赖耶识里,也就是八识田中,等因缘成熟了,这句话就起作用了。每一句话都会起作用,因为有因就有果,我们一定要相信因果。
假如你今天见到某个人,说这个人真讨厌,你讲了这句话后,以后因缘成熟了,你就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让那个人讨厌,你说可怕不可怕?因为你这一期的生命,是因前世临终的一念,这一期就来做了一世的人,就因为一个念头。因种在那里,缘一旦成熟,产生的果报却是你的一生,是你的一个世界。所以你看到一个乞丐说:“这个人真讨厌!”你以后就有一辈子会让这个乞丐讨厌一辈子,一个要饭的人都讨厌你一辈子,你看你是什么人啊?这个口业千万不要造!而且还有更严重的,你说了这个人讨厌,别人以后就会说你的坏话,还不止是别人心里讨厌你,他们嘴巴也会说你、诽谤你,讨厌你一辈子,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佛告诉我们:华藏世界是重重无尽的,每一个念头生出来就是你的一个生命。你现在念头生起来的时候是生,念头停下来的时候就是死,所以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生死。现在一个生死的念头是因,将来感召的结果就是一辈子,从生到死。所以佛经里面告诉我们:净念一句“阿弥陀佛”,能够消灭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当你的嘴巴在讲闲话时,讲一句就要造一个口业,这一个口业会感召来生一个生死,那这一生当中又要造多少个生死啊!你现在还没有了生死,所以现在要赶紧念“阿弥陀佛”,把你原本打妄想、讲闲话的心念转化过来,随即生死就没有了,这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的因,在当下就被你消灭了。我们千万不要担心说“啊呀!我念佛时心乱”,其实你嘴巴能念也都是有功德的,所以在口业上一定要称赞如来。
念佛比赞叹佛的功德还大,当然也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去说。如果一个人不信佛,他不懂得如何用功念佛,你只管自己念佛而不告诉他,这就只是你一个人修行;你告诉他了,他也知道念佛了,也懂得怎么把握自己的口业了,那么就会有好多人和你一起修行。我们一个人修行不如和大家一起修,这样功德也会更大,佛陀就是这样教我们的,光明普照嘛。
广义的称赞如来,还包括我们讲话要学会不但不讲是非,连无意义的话、世间一些开玩笑的话都不讲,因为这些话对你了生死,对你念佛,对你增长智慧和慈悲毫无意义。把握口业的关,叫称赞如来。如果落实在修行上,就是讲佛所教导的、一切能够使我们身心健康的话,简单地说,就是说好话。
当然说好话不是指从不骂人,如果这个人你骂他了,他会改善,你不骂他,他不改善,你保证骂他能让他改善,那你骂他的话也是好话。就像父母亲骂孩子,孩子听话了。有时候师父话讲得很重,把弟子讲得很惭愧,然后弟子马上就改过来了。所以有些居士跑过来说:“师父啊,你就骂我两句吧!”这时候你骂他,他真能改,你不骂他呢,他好像觉得自己也挺好的,没什么错误,那就要严厉地骂他,他就知道改了,这样骂他反而是好事。所以讲好话是指说对他人有利的话,这就是“叹佛”,赞叹的叹,也就是赞叹佛陀的功德。
不得不承认,我们做不到称赞如来。真正的称赞如来,就是你讲的话一定是对众生有利的。你看看你现在讲的话对众生有没有利益?那怕是众生烦恼起来了,你安慰他一句,这就是对他有利。你自己烦恼了,也安慰自己说“没关系,慢慢来,这是我的错,对不起”,这也是能够改变自己的。所以一切佛经所说的道理,我们可以去讲,假如佛经里面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去说,我们就不要去造这个口业。而真正把佛法落实在我们口业的修行上,就是要“无意语言休着口,不关己事少当头”,也就是说,没有利益的语言不要放在嘴巴上,特别是讲是非伤害、诽谤别人,或者讲一些无聊的话,或者讲一些唧唧歪歪的、不痛不痒的、没有意义的话。包括对自己的亲人、子女都不要讲负面的话,让别人伤心的话更不要讲。如果有人做错事情了,进而会伤害到别人了,你为了他不要伤害别人,你可以告诉他这样做是错的、不应该的,这种话就不是是非而是慈悲。
如果我们嘴巴不会讲好话,不会讲经,不会告诉别人怎么修行,不能安慰别人,那么就先从念佛、诵经开始。
那么,如何在意业上落实呢?就是第五,叫随喜功德。“随喜功德”是净土法门要点当中的要点。为什么我们福德智慧资粮不足,需要集资净障?那是因为我们的思想有严重的问题。真正懂得净土三资粮的人,最能够受用的就是随喜功德。
随喜功德也有两方面,一个是随喜功,一个是随喜德。功德和福德不一样。福德也是德,有福报、有道德的人大家自然会尊重他;而功德的关键是人们内在修行的功夫,有功夫的人表现出来的行为会受人尊重。因为他内在有功夫,不起贪、嗔、痴、烦恼,他跟佛法相应,不停地相应;越相应,他的功夫就越深,烦恼就越少。念佛念得越多,心地就越空灵、越自在,智慧就越高,烦恼就会越放得下。所以内在的功夫生起来后,表现出来的外在的、别人能看到的行为,这就叫功德。
我们懂得“净土三资粮”后,真正开始用功念佛,却念不起来的时候,我们应该观察在思想上自己有没有以下两点。第一就是你对别人的功德、对别人的善业有没有随喜的心。凡夫往往会有嫉妒心,看到你的事业发达了,会有人在背后陷害你一下,所以有句俗话说“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就是说,他在你面前是你熟悉的好朋友,说不定背着你时就陷害你,这是业障凡夫的行为。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敌人,智慧不生烦恼,慈悲没有敌人。一个真正慈悲的人,他的内心没有敌人。对于“敌人”的罪业,他只是讲出来,告诉他这样不对,并不是说他是敌人。往往有时候别人讲我们两句不对的地方,我们就觉得他是敌人,实际上他讲得对的地方我们应该要接受,如果我们真做错了,就应该要改正。
有些人心里不喜欢别人的好事,嘴巴说随喜,自己却不去参与,说随喜好像是面子上的事——往往是指世俗的人情面子。而佛法中真正随喜功德,是指你只要看到这个人往好的地方发展了,哪怕某一天当你看到他只是拜了一拜佛,在佛前献了一束花,或者是合了一次掌时,你都很欢喜。很多时候我们对亲人、朋友是会有随喜的,他们在改善了,我们会很高兴。当然,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正知见的,看到别人修行进步了,我们都会很高兴,别人错了,走歪路了,我们都很难过,这就是随喜别人的功德。
在寺院里当护法或者义工,当我们看到哪个人能力强,能够做更多的事情,我们千万不要讽刺或者嫉妒,我们一定要随喜。他在这个位置上做得很好,我们更要帮助他,你帮助他以后,他有福德,也会帮助你。乐意帮助别人的人,他的心胸是会包容别人的。比如说有个人是你的上司、领导,他做得很好,你不停地帮助他,这样你的心量就已经把他包容在里面了。也就是说,你心中的功德已经超过他的功德,超过他有相的功德,这一点很重要。虽然我们在这个位置上不一定很起眼,但是你只要想到现在你已经包容了这一切人的功德,你的心里就已经包含了一切。
比如说你虽然在深山里修行,当你看到天下这么多参与弘法的善知识,或者哪个道场很兴旺,你的内心非常地随喜和包容,其实你就已经具足了这么大的功德,这是心量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心量的话,以后的修行路上就遇不到善知识,遇不到好的同修,这个因果在修行路上是很关键的。你如果看到一个修行人,或者有人在寺院里为常住做事,做得很好,你对他产生了嫉妒心,没有随喜的心,那么你以后在修学路上就遇不到好的修行人,遇不到帮助你的人,遇不到好的道场,这样在修行路上你会障碍重重。因为凡夫的心对于傲慢、分别、攀比、我执、贪名图利太习惯了,所以来到寺院里本来是来求功德的,结果制造了一大堆的烦恼。
这里的居士林也不容易,这么多的居士在一起能够团结合作、没有是非,这都是有正知正见才能做到的,只要稍有闪失,缺乏正知见,就会产生一大堆的矛盾。如果看到里面有矛盾、有是非,你们一定要小心。特别是做领导的,只要有是非、有矛盾,这里面就一定有问题,一定是不遵循佛法的因果的道理了,一定是某个人在内心中产生了贪欲或者是分别心,实际上也可能是串习,就是过去无量劫的习气、烦恼表现出来了。我们通过共同的努力,通过包容的心,把这些串习、烦恼改变过来。只要别人做得对,我们都要赞叹他,错的地方我们尽量地回避,不要理他,这样子大家都会好起来。所以随喜功德也要讲究智慧,就是内心看到好的都要欢喜,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更为重要,就是随喜“功夫”。这个“功夫”是指你内在念佛的功夫,你修净土信愿恳切了,你在念佛了,就能感受到念这句佛号的欢喜心,并且要让这种欢喜心要不断增长,越念越欢喜。因为我们原来不懂佛法的时候,心总是会在遇到不同寻常的现象,诸如有点特异的感应时才觉得欢喜。比如念佛念得身心很清凉,念到佛像放光了,念了以后觉得身体发软、发热了等等现象出现时,我们才会觉得很欢喜。我们总觉得要有点变化才是欢喜,其实错了!念佛念得内心不变化了才是真正的欢喜!不变化是因为你的定力,是无量寿的功德加持。
怎么才叫不变化?就是你念得这颗心不再动摇了。比如说我们坐在这里念“南无阿弥陀佛”,你就很清楚看到自己这颗心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当下这颗心什么都没有想,没有好也没有坏,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没有动摇,很清楚。你要去感受这个没有动摇的心就是无量寿,你清清楚楚地在念着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并没有在那里睡觉,也没在那里发愣,就是清楚地念着
“阿弥陀佛”,这就是无量光。念佛心是佛,你内心已经跟无量光、无量寿完全相应了,这就是定力,就是智慧!你在念这句“阿弥陀佛”的时候,定力和慧力已经在增长了,你要随喜自己这样的功德。说简单一点,就是你只有在没有妄想的时候在念“阿弥陀佛”,才是真正在做功夫。你随喜这种功夫,念一句就有一句的受用,你没有妄想地念一句“阿弥陀佛”,这个时候你表现出来的表情、身体动作、语言都是非常的如法,一点是非、烦恼、痛苦、恶业都没有,大家可以自己去实证这种功夫。
我们懂得了信、愿、行,但如果还不懂得随喜功德,就会常常被这些鬼神教所迷惑。鬼神教就喜欢搞一点绿的、蓝的、五颜六色的光,或者让人看到佛来了等等,然后拍一些照片,搞一些佛像背后发什么光之类的图片。就像“*轮功”等一些邪魔外道,常常弄这些东西来骗人,来坑害人,鬼神教往往也用诸如此类的手段。所以你看佛法多么伟大,告诉我们是随喜功德,没有告诉我们要随喜放光。当然如果你精进念佛也会发光,也会感到身心轻安,禅定功夫也会出现。这是好事,我们同样要随喜,随喜你的德行。因为内在已经不动了,内在有慈悲、智慧了,这个时候你所展现出来的那种德行是很自然的,内在有功,外在有德。所以懂得礼敬诸佛、称赞如来、随喜功德,这就是我们在修行上要去落实的“十大愿王”中的三个实修要领。
《净土法门的修学要领 五、在身、口、意上实修》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