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智慧甘霖萨迦法王访问 第四章 上师负有重大的责任▪P2

  ..续本文上一页如拙火、气瑜珈(breathing yoga注30)、身瑜珈、梦瑜珈(the yoga of dreams注31)、破瓦(迁识Pho—wa)(注32)、中阴身修法(Bardo practice 注32)等等到;整部“道果”教法需费时三个月传授。此外萨迦派也修持一个那洛巴非常殊胜的精要教法——金刚瑜珈女(卡雀玛)十一支瑜珈教法。还有许多麻哈噶拉(大黑天)的教法;普巴金刚法,这是我们家族早先得自宁玛派传承的法;一切智佛母(Sarvavidya)是对临命终和已死亡者特别有助益的法;大威德金刚(Vajra-Bhairave注34)——文殊菩萨的忿怒相;萨迦派特有的十三金法(thirteen Golden注35),及其他许多法。但“道果”法已包括了一切。

  问:在西方的道德概念中,性的能量被认为是通向精神之路的阻碍。金刚乘中是否承认这些能量,真能在道上对我们有所助益吗?

  答:如果有适合的人,适当的时间,并依法遵行无误,确能有极大助益。在常被谈到的国王因菩提的故事中,他告诉释迦牟尼佛,他宁愿转生为丛林中的狼,也不愿采行放弃在世俗中精神道路的修法,所以佛陀给他一个特别教法——密集金刚法(Guhyasamaja注36),直到今日萨迦派仍保有此法的传达室承。当然,单是外相的舍弃出离效用不大;一个人可能放弃一些外在事物却仍然执着于它。真正的舍弃是舍弃执着。上例中,国王因渣菩提是个最上根器的人,他和他所有朝臣在佛陀给予教法时,都真实地证悟佛果!

  然而大部分在金刚修行者都是出家众,不允许有世俗的欲乐,当然必定是独身的。虽然国王渣菩提在瞬间证得佛果,但只是看看密勒日巴的故事,便可了解即使有天赋的人也处经历种种困难。

  问:不正确的修行有可危险?

  答:“如果在金刚乘中走错了,只有一个方向:下地狱。”金刚乘的修习如同竹筒中的蛇,吸能上或下。因此必定要寻求一位好的上师,并且非常小心地修持。

  问:为何金刚乘含有这么多秘密?

  答:我认为,一般来说是为了避免金刚乘教法主生怀疑、不具信心、甚或反感。如果在错误时机或没有正确解释听到,将会震惊并认为金刚乘是不好的事,而丧失对佛法的信心于金刚乘道路中。如果人们看见坛城或者在书中读到真言,可能会尝试着修习,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在金刚乘中,任何事都不能由自己做主,一切教法都必须由你的上师传授。

  问:金刚乘是否不仅止于仪轨的修持?

  答:仪轨仅是金刚乘的一小部分,主要的修持是行者每天的禅修、观想和持咒,身瑜珈、气瑜珈的修持等。

  问:金刚乘修持最终的成果为何?

  答:一般而言成果是佛的三身、四身、或五身;但可总犄括在三身之中;也就是色身与精神身,后者被子称为法身——实相之身,这是已被完全转化之心的相续,它与空性完全无二无别。报身、大乐身是在“阿卡尼须达佛土”(Akanishtha Buddhafield注37)在那儿永恒居住之身,传授法给大菩萨们。化身或幻化身是一种不同型态,殊胜化身如同历史上在印度示现的佛陀。这些“身”的结果从转化我们现有的有机体而成。我们现在的身体可成为色身、形相身,而我们现在的心可成法身或实相之身。

  注释

  1金刚乘:亦称:“密宗”或“秘密真言乘”。因金刚乘的教法坚利如金刚,其修法主要是将学本身与外界作为一种悟境,而加以体验的法门,它的修法不公开予非根器之弟子,故名“秘密”;其所得的领悟或体悟,可使学者超越要领或理智设计的公式范围,无法从自我的观点加以表达或理解,故为“秘密”。《瑜珈经》曰:“以金刚自性,光明遍照,清净不坏,种咱业用,方便加持,救度有情,演金刚乘,唯一金刚断烦恼。”《金刚顶经》曰:“演说如来三密门,金刚一乘甚深教。”

  2坛城:梵语汉译称:“曼茶罗”又可译成“坛”、“道场”、“聚集”等,均指诸佛菩萨聚集的处所。《演密钞》卷二如此指出:“曼茶罗,圣贤集会之处,万德交归”所以,坛城亦指一切圣贤、一切功德的集会处,或密乘修法时所布置的佛堂摆设。

  3观想:相浮于心也。观想是密乘训练行者意密的特别方法。

  4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1、足安平,2、足千辐轮,3、手指纤长,4、手足柔软,5、手足缦网,6、足跟圆满,7、足趺高好,8、如鹿王,9、手长过膝,10、马阴藏,11、身纵广,12、毛孔青色,13、身毛上靡,14、身金光,15、常光一丈,16、皮肤细滑,17、七处平满,18、两腋满,19、身如狮子,20、身端直,21、肩圆满,22、口四十齿,23、齿白齐密,24、四牙白净,25、颊车如狮子,26、咽中津得上味,27、广长舌,28、梵音深远,29、腿色绀青,30、睫如牛主,31、眉间白毫,32、顶成肉髻。

  5八十随形好:又名作八十种好。1、无见顶相,2、鼻高不现孔,3、眉如初月,4、耳轮垂埵,5、身坚实如那罗延,6、骨际如钩锁,7、身一时回旋如象王,8、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9、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10、膝骨坚而圆好,11、身清洁,12、身柔软,13、身不曲,14、指圆而纤细,15、指文藏复,16、脉深不现,17、踝不现,18、身润泽,19、身自持不逶迤,20、身满足,21、容仪备足,22、容仪满足,23、任处安无能动者,24、威振一切,25、一切众生见之而乐,26、面不长大,27、正容貌而色不挠,28、面具足满,29、唇如频婆果之色,30、言音深远,31、脐深而圆好,32、毛右旋,33、手足满足,34、手足如意,35、手纹明直,36、手纹长,37、手纹不断,38、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39、面广而殊好,40、面净满如月,41、众生之意和悦与语,42、自毛孔出香气,43、自口出无上香,44、仪容如狮子,45、进止如象王,46、行相如鹅王,47、头如摩陀那果,48、一切之声分具足,49、四牙白利,50、舌色赤,51、舌薄,52、毛红色,53、毛软净,54、眼广长,55、死门之相具,56、手足赤白如莲花之色,57、脐不出,58、腹不现,59、细腹,60、不倾向,61、身持重,62、其身大,63、身长,64、手足净滑泽,65、四边之光长一丈,66、光照身而行,67、等视众生,68、不轻众生,69、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70、说法不着,71、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72、发音应众生,73、次第以因缘说法,74、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75、观不厌足,76、发长好,77、发不乱,78、发旋好,79、发色如青珠,80、手足为有德之相。

  6、7、8、9、10不动佛、毗庐遮那佛(大日如业)、宝生佛、阿弥陀佛、不空成就佛:五方佛代表转五识成五智,即中央大日如来的法界体性智(理智具足,觉道圆满,达到佛、我一致),东方不动佛的大圆镜智(觉悟人的本性,即具菩提心),南方宝生佛的平等性智(修行菩提心),西方阿弥陀佛的妙观察智(觉悟自身与诸佛间融通无碍),北方不空成就佛的成所作智(证得金刚身)。

  11手印:手指所结成的印契,通常是指伴随着密宗禅定,修法而采用的象征手势。

  12说法印:说法之印契,其有法、报、化三身说法之印相。

  13定印:标入定相之印契。有三部之别,即佛部大日如来之法界定印;莲花部弥陀定印成妙观察智定印;金刚部天鼓雷音如来之缚定印。

  14施无畏印:举右手舒五指以向于外者。《大曰经》四曰:“以智慧手(右手)上向作施无畏形。颂曰。能施与一切众生类无畏。或结此大印名施无畏者。”

  15金刚杵:密乘法器之一,常与金刚铃合用,代表非空,非有,方便、智慧;以标坚利之智,断烦恼,伏恶魔。

  16、上师:为了学密或金刚乘,尤其是想在圆满次第的观想中获得开示,就必须先接受上师的加持;而金刚上师必须是自己已经接受过完整的灌顶、口传及教授,并且如法闭关修持,获得某些证悟,而且有能力传授金刚乘教法的成就者。

  17金刚总持佛:又译作“执金刚”、“持金刚”或“金刚持”,为释迦牟尼佛在金刚乘中的显化,其身蓝色,手持金刚杵与金刚铃交叉置于心前,象征善巧方便法门与智慧的合一。

  18密勒日巴(1040—1123A.D):为玛尔巴译师的法嗣与冈波巴上师的老师。噶居派的这位著名禅修家,是西藏佛教史中最为突出、最为令人鼓舞的角色之一,因其不但能够投入,毫无保留地退居深山积极苦修,并且还有文学的秉赋,能以诗歌的形式表达教法的内容。密勒日巴尊者对佛法最伟大而不共的贡献,是以自己的生平来说明大、小、密三乘的不可分离性:若无小乘的出离和大乘的发心为基础,密宗的妙法无非是空中楼阁,他现身说法,以实例来说明如何同时实践并成就三乘教法。

  19玛尔巴:十五岁从卓弥译师学习声明,后三赴印度从那洛巴、梅粹巴等大师广学密法,后把所学全部传给密勒日巴,密勒日巴再传冈波巴,由冈波巴传出四大八小派,即达波噶居;与来自印度祖师宁古玛等人形成的香巴噶居,为噶居两大传承法系。

  20、茶千:朵玲巴之主要弟子,拥有一切学者和圣才的功德,在金刚瑜珈女的示现引导下,前往“康乌塔宗”向朵玲巴求得萨迦派口耳传承的精要教法;后来登上了布敦大师的宝座,其从学上师广含新、旧派传承,达三十位以上,并以实修而获得极高的证量。其再传弟子之一即五世DL喇嘛。

  21朵玲巴:萨迦茶巴支派的大师,精于十三金法及大小麻哈噶拉法,在“康乌塔宗”独自闭关时,他获致证悟的顶峰。

  22誓愿:佛法中的三种誓戒即别解脱戒(Pratimoksha)、菩萨戒以及密乘戒。

  23双身尊:佛菩萨在密乘中为诠示智慧与方便不二所现之身形。

  24忿怒尊:表佛道之光明性,是诸佛菩萨为调伏难调众生而特别慈悲示现之身形。

  25大手印:直译就是:“大印”。此“印”性空,而其所以称“大”,乃因它能印合一切万法。大印一词原本用以表示究极的真理,指陈本业的空智与生死的解脱同时呈现的事实;亦用以表示体验真理的观修技巧。

  26生起次弟:在金刚乘中,以已悟的心作为修习的基础。“生起”一词,是指学者本身经验的发起,而被观为神圣世界则为悟境的呈现。行者修此,必须使他自己与一位象征悟境的本尊合而为一。

  27圆满次弟:所谓的“圆满”,是指达到直接了知一切觉受皆无实质,而心灵与现象皆空寂的境。到此阶段,学者消除了生起阶段所得的觉受,并突破修会途中可能生起的执着观念。

  28毗瓦巴:印度那烂陀寺住持,精修密法后得喜金刚之佛母无我母现前灌顶而顿证六地菩萨,曾以神通力令恒河两度分开、太阳两天不落,是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道果”法之创始人,重要弟子有苏卡悉地、东碧嘿鲁噶等。

  29卓弥大译师(994-1078A.D):是印度佛教道果、时轮金刚等法在西藏的传播者,译著与门徒众多,萨迦派初祖恭却嘉波便曾向卓弥献贡黄金,以求学“道果”密法。

  30气瑜珈:藏密无上瑜珈部之特别修法,藉着气瑜珈的修持,可依次开发行者本具的如来藏,将障碍层层清除。

  31梦瑜珈:是无上瑜珈部特殊的一部分,行者将其禅修之觉观推展至对梦的了解和转化。某些梦瑜珈与各种本尊有关:如阿弥陀佛和度母等;梦瑜珈也是那洛六法之一。和大幻化网金刚修法有特别相关。

  32破瓦:藏密的弥陀净土往生法门,它是藉一种直接而简易的方法,来复苏我们意识本有的自然精纯境界,并能在我们死亡的一瞬间将意识转化到较高的次元。

  33中阴身修法:中阴身是介于死亡和再生间的空间,在此阶段若认识一切现象不异于心即可能解脱,这种修法称中阴身修法。

  34大威德金刚:又称怖畏金刚、阎魔敌等,是无上瑜珈部父续的主要本尊之一,为文殊菩萨之忿怒相。

  35十三金法:萨迦派祖师以重金供养所求得之十三种不传出该门墙的大法,包括三红尊:那若、梅粹、因渣三空行;三红尊;咕噜咕哩佛母、红象头财神和大自在天;及次一级之三红尊等。是萨迦茶巴支派之闻名教法。

  36密集金刚:无上瑜珈部密法中,父续部的重要本尊,其本续及修法极受格鲁派重视。

  37阿卡尼须达佛土:金刚持法身佛之世界。

  

  

《智慧甘霖萨迦法王访问 第四章 上师负有重大的责任》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