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上师负有重大的责任
问:法王:什么是“真言乘”?
答:真言乘可金刚乘(Vajrayana注1)事实上极具善巧。其最初动机,和最终目标,都和大乘佛教完全一致,但金刚乘更具智慧方便,能从同样的起点更迅速直接地达成同一目标,两者差别如同搭乘火车或飞机旅行。大乘的修持主要在于透过思维的禅定;但在金刚乘中,身体也被广泛的运用。藉由认知和运用我们的身体,能快速地达到目的地。譬如,若要使飞机飞行,需要较火车更多的条件配合,如燃料、风、机器设计等。同样地为达到证悟,在金刚乘的修持中,不仅只是思维,还有不同坛城(Mandala注2)的观想(Visualization注3)、持念咒语(mantra)等,如果正确地随着这此修持,了悟自然生起。
问:这是大乘和金刚乘唯一不同吗?
答:大乘为“因乘”(the ause Yana),金刚乘是“果乘”(the Result Yana)。大乘藉面施、持戒等修持,造作正确的因,这些修持非常有价值且正确,但仍与佛的无量功德、特质极为不同。金刚乘一开始就观想自己为佛之果位形相。藉此修持,相同于佛之结果就会生起,因此金刚乘常被称为果位之道。不断观想自己如同佛陀具足一切功德,以及卅二相(thirty—two major signs注4)、八十随形好(eight minor signs注5)等。
问:认为自己即是佛陀是否错误呢?
答:一点也不。大乘也谈到人心的本性,包括整个有机体,就是真正的佛陀,而且一直都有是。只因未能了悟此点而被缠裹在幻相中,所以导致痛苦。如果障碍和污染是心本有的一部分,净化不可能,无论如何清洗黑炭也不会变白;心的本性纯净,才能被净化。因为已有其他众生证得佛果,很清楚地,我们也此可能;我们的心也能被清静。
金刚乘以下列方式处理这个问题:有五类人——事实上有千百种不同类型,包括这五类中。这五种是可以简括为一种,即金刚持佛,但为一般方便想成五种。将这五种观想在一个坛城中,它是一个为火所环绕的圣宅,有着特定比例和装饰。中央是白色的毗庐遮那佛(Vairocana)——“创出一切相者”(注6)。东方是深蓝色的“不动佛”(Akshobhya Buddha注7)。南方是黄色的宝生佛(Ratnasambhava)——“自然珍宝的所有者”(注8)。西方是红色阿弥陀佛(Amoghasiddhi Buddha)——“善巧成就者”(注10)。他们看起来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除了有着不同的手印(Mudra注11)和手势。
不动佛结触地印,毗庐遮那佛结说法印(注12)宝生佛呈现施予印,阿弥陀佛结定印(the mudra of meditationess注13),不空成就佛以施无畏印(the mudra of tearlessness注14)手上持十字金刚杵(注15)。五尊都有特别的功德特质,每一尊关联五种共同的污染:蓝色不动佛对应嗔,红色阿弥陀佛对应贪,绿色不空成就佛对应嫉妒,白色毗庐遮那佛对应无时愚痴,黄色宝生佛对应傲慢。这些颜色清楚地与烦恼染污相对应。
英文常说“绿色嫉妒”,情欲与红色,嗔 恨和深蓝色相关。我们能够清楚的在个人身上看到五种特质。肤色略黑,身上或有类似金刚杵的特征的,时常生气,这种人属于不动佛的种性(金刚杵是不动佛的象征),与不动佛有深厚的因缘,如果修持不动佛相关的法门,将特别容易成功。不动佛代表嗔恨的完全转化。金刚乘中绝不认为任何污染,嗔恨可贪心应被制止、压抑,相反地净化被染污系缚的能量,转换成五方佛的特质,五佛每一尊都是一种特定的智慧类型。为是金刚乘为何被称为果乘的另一个原因。事实上,实相当然没有不净。不净的显现是因没有了悟实相,而常用主体,客体的分别去思维。不净可说是从染污生起的。
问:我们应如何修习金刚乘?
答:金刚乘之道明显地较为殊胜,但不易正确了解。开始时必须确定纯净发心——菩提心的修习,唯有如此,才能接受五方佛的教法,在诸多本尊形相中,选择适合自己本性者。这种教法的传授是以灌顶的形式,藏文拼音为“旺”。其意为“净化、圣职任授”或“举行秘密仪式启蒙、传授秘诀”。灌顶是一种传承仪式,必须从具德的上师(Guru注16)那儿接受,然后依法学习、思维并禅修以证得终极果位。接受灌顶后,行者必须每日无误的实行修持,学习清晰而完全认为自身如同果位本尊一般。然后,因为因果的关联,成果自会生起。
问:传承重要吗?
答:从上师而来的传承在金刚乘中特别重要。上师将教法传给你,你的传承必须可以一代一代地回溯至本初佛(注17)——金刚总持,由他首传教法而迄于你的传法上师。即使是一般大乘,你也不能毫无引导而修,这是金刚乘的特殊真义。
问:是否表示除非以这种方式接受教法,否则无法证果?
答:当然没人可以完全单凭阅读教本而了知一切。你必须领受可以回溯至金刚总持而毫无间断地口耳传承法加持,没有这不共加持力,绝对得不到任何成就。虽然今日大部分的教法都已被写出来了,但你仍必须先接受他们的诵传,然后再研习之。
问:所以上师极为重要?
答”在密续上说:上师是一切成就的根源。因此找寻上师是重要的,必须找寻具有教授密续资格的合格上师。特别是必须和你有特殊宿缘的喇嘛。例如,密勒日巴(Milarepa注18)首次听到玛尔巴(Marpa注19)时,感到一种特别渴望,想要立即会见他。茶千(Tsarchen注20)听到伟大的萨迦导师——朵玲巴(Doringpa注21)时,感到一股特殊的渴望想要尽快见到他。发现这样地上师后,必须从他领受诵传和解说教授。在密法中接受灌顶是一定要的,灌顶是密法之门。没有灌顶什么也不能修。灌顶如同土地之施肥播种。造就适当的条件、环境。接受灌顶后,只须照料种子直到完全成长。
问:如何能够认出和你有宿缘的上师呢?
答:大多有清楚的征象。如茶千的例子:当他在一处岩穴禅定时,有个女人在他面前现身。那时他还是一个格鲁派的和尚。她给他一本书叫他去找朵玲巴。于是他便去萨迦找到了朵玲巴,发现他得到的书来自朵玲巴的图书室。原来那个女子是位女性本尊——金刚瑜珈女的化现。茶千在朵玲巴的座下接受教法,特别修持金刚瑜珈女,最后他达到伟大的证悟。一般而言,若你感觉想要见到或有和某喇嘛连络的渴望,遇见他时生起某些特殊感受,便是好的征兆。
有时亦可藉占卜预言发现。当我非常年轻的时候,我的姑姑要求一些喇嘛用一个镜做预言。结果他们看到一个奇怪的喇嘛在镜中,而我在他前面。那个喇嘛长耳,人中很宽,有一个疤。但我们不知道他是谁,后来发现就是第二世宗萨钦哲仁波切。
问:这是否意味唯有和具有宿缘的喇嘛一起,才能得到好的结果?
答:不,并不一定。就拿我的例子来说,我并未从第二世宗钦哲仁波切那儿接受大量教法,任何具德上师都是好的,但将有一个特别的上师能比他人给你更多帮助。
问:上师对弟子做无理的要求对吗?
答:对的。例如当玛尔巴教导喇嘛哦巴时,问他是否带来一切财富供养上师。他回答说仅留一只跛脚老山羊未带来。玛尔巴便要他回去取来。玛尔巴说:一只跛脚老山羊对他其实并无差别;他的要求仅为树立教法的尊严与珍贵。如果说是供养一切,就必须毫不保留。上师和弟子的关系并非主仆。它是父子关系,精神上的关系,如父子般温暖亲密。上师有巨大责任照顾他的法子,弟子方面必须遵随一切上师所给予的教法,持守一切誓愿。(注22)。
问:这些誓愿包括什么“
答:相当复杂。接受灌顶之后,除了每日修持及研习外,有许多誓愿必须遵守。如果受过小乘的别解脱戒,必须进一步受大乘戒律,修持不会产生任何效果。持守誓愿可创出有利条件,以正确培育灌顶中所植树下的成佛种子。除了必须适当地持守戒律之处,每天还要修持金刚乘的观想、持咒,以及生起次第(kyerm)、圆满次第(Dzogrim)的禅修。
问:密宗的本尊(Yidam)究竟是什么?
答:因为众生具有不同嗜好、背景、观念和倾向,所以佛菩萨适合不同的众生修行,而示现了不同身相。例如,贪爱的人可观修拥抱身形的双身本尊(注23)。愤恨较重的人适合修忿怒本尊(deitids in a wrathful angry form注24)。愚疾的人则适合观修不许多珍宝和装饰的多手多足化身本亲(elaborate deities)。事实上这些本尊都是同样卓越智慧的显现,不过是以不同身形来适应不同形态的人罢了。
问:金刚乘教法和历史上的佛陀有何关连?
答:我们称人类历史上的佛陀为“共”佛,而金刚乘的佛是“不共的”,不过许多密续亦是由历史上的佛陀所宣说的。《喜金刚本续》即是其一。
问:什么是大手印(注25)?
答:大手印是修习生起和圆满次第所了悟的卓越智慧。生起次第(注26)即:观想由一个种子字生出坛城,观想其本尊眷属。圆满次第(注27)通常是在生起次第修习结束时,观想万物融回到本来和种子字,然后连种子字也消失。事实上,生起次第净化出生,圆满次第则净化死亡。
问:萨迦派主要修法是什么呢?
答:萨迦派主要修法是“道果”,他涵括小乘、大乘和金刚乘。是由公元六百五十年时一位伟大印度圣者“毗瓦巴”(Virupa注28)所传,由卓弥译师(一0七二年圆寂)(Drogmi注29)传入西藏。“道果:是立基于《喜金刚本续》的灌顶和修法上,包括金刚第六的哲学,及一切瑜珈的修法,…
《智慧甘霖萨迦法王访问 第四章 上师负有重大的责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