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日行一善(茗山法师)▪P2

  ..续本文上一页手拍死蚊蝇虱虱,我不愿人家养猫,怕它咬死老鼠,更不愿人家吃荤,怕他多造杀业;我曾规定每年四月八日尽量买鱼放生,平时遇见失去自由的动物,随时随地方便救护,又常常劝人素食,劝人戒杀放生,以冀共感祥和,挽回世界劫运。

  (九)看护病人——我在岐山遭两次最危险的大病,生命几濒绝境,承少康和尚等,细微体贴,殷勤看护,赖以起死回生,因而感觉解除病苦,医药仅占十分之三,自己调养仅占十分之二,而看护人的功效实占十分之五;所以遇见他人有病,我很愿意看护。看护时,察其情况如何,按时进其汤药饮食,观其意向如何,随其意向代为动作,时时安慰他,处处顺从他,使其安心静养,勿行忧虑;到了临危之际,更要提他正念,助他念佛往生。

  (十)不说使人烦恼的话——虚伪的恭维奉承,哄骗的花言巧语,诡诈的挑拔离间,粗暴的破口骂詈,都会引起人们的烦恼,我向来不愿说那一类的话,只愿说真实至诚语,质直柔和语,调停和解语,欢喜称赞语,使人听了,得到一种愉快的感觉!非万不得已,不说出一句使人烦恼的话。

  (十一)和悦的容态迎人——我晓得人讨厌的是愁眉苦脸,欢迎的是悦色和颜,纵使我有什么忧虑悲伤,总放在自己心里,不愿表面上令人难看;任他“人情冷暧,世态淡凉”,我仍是笑脸迎人,慈眼视人;而况“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岂可孤癖自高,骄慢自大?我参透了“今生人见喜欢者,前世见人欢喜故”,所以我待人的态度,总带几分笑容,还带几分谦光,敬意、恳挚、真诚。

  (十二)弘扬佛法——我学佛以来,精勤研习十余年,从佛法里悟解了宇宙人生的真谛,使我精神上获得无穷乐趣,无上安慰。深知佛法的功德利益无量无边:可以解脱烦恼业障,可以增长福德善根,可以离苦得乐,可以成佛度生……只要人们信解修持,决定能得着这些功德利益。所以我不揣浅陋,随时随地,喜欢将自己所体验受用的佛法,以浅显通俗的字眼,或用纸笔供献人群,或凭口舌向人解说,一字一偈,不敢自秘,总愿人人同得法乐!同成正觉!

  (十三)报恩的心愿——我常常想到三宝的加护,父母的养育,师友的训导,国家的保障,衣食的由来,房屋的庇阴,舟车的运行,什物的现成,天地的覆载,日月的照临,自然的优美,社会的互助……在在处处使我感到温暧,感到他们恩德无穷无尽;又想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他们都是我的亲人,我的恩人;我虽以种种方便,实行慈悲,仍恐势有所不能,力有所不及,总难报答于万一;所以在每天拜佛时虔诚默祷着:“愿与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同离苦难,同得安乐,同出娑婆,同生净土!”

  以上十三种方便,乃略就我常常运用面谈;假使详细演述,四摄、六度、五戒、十善、十一善心所、三十七道品等,莫不是我实行慈悲的方便,这里恐繁不录。

  四、我实行慈悲主义的十个效验

  实行慈悲不但与他人有利,即我自己亦有大益,兹将我年来获得的十个效验,略述于后:

  (一)昼夜吉祥——我所遇见的都是如意的境,吉祥的梦。因为我慈悲我没有怨仇,人们也不会害我,所以我日间安心工作,夜间安心睡眠,总觉得“心神旷怡,胸怀坦荡”。

  (二)菩萨保佑——衡阳城自民国二十八年至三十三年,不断地被敌机轰炸,全城房屋毁去殆半,死伤人民不知若干,我有时听到警报,走出城郊,或避在山林,有时不及走避,静坐佛前,或躺卧床上,惊心动魄的炸弹,有许多次只隔一河,隔一巷,隔一山头,甚至仅隔一壁,那些炸片、灰尘、浓烟,纷纷落在眼前,笼罩身边,我每临这种极危险的时候,就想到我是行慈悲利众生的人,打死我就等于打死一切众生,一心默念观世音菩萨,把生死置于度外,幸蒙菩萨暗地呵护,身体从未碰破一点。

  (三)人人爱敬——我的父母师友个个都喜欢我,人人都说我好,呼我为“老实人”“老菩萨”。间或有极少数的人对我有所疑虑或误会,然而不久因我的真诚,往往回恨作喜;间或我对人有所违犯或责备,然而人们会谅解我的善意,往往会心微笑,还有些人受我恩惠受我一颗善心的感动,替我忠实做事,替我拚命效劳,不能尽述。

  (四)少病少恼——我本是多病善愁的人,每年都要大病几次,大怒几次,自行慈悲以后,精神上好像受了一个转变,故近年来我的病渐渐减少了,烦恼渐渐减轻了。

  (五)免刀兵灾——衡阳沦陷后,日兵不分僧俗,任意掳人替他们挑担子,每担重有七八十斤,每天要走七八十里,挑不起,走不动,就被凌辱,稍有叽唔,便遭毒打、刺杀,而且看守甚严,又不易逃返,所以十去九死,难得一二生回。我因收租往演陂桥,正是日兵往来之区,他们天天到各乡村打掳,我和同伴也天天走避山野,有一次,正向前走时,忽从山右转出三个可怕的日兵来,措手不及,被他们擒住,向我们提包摸了两把,对我们问了几句听不懂的蛮语,我无心无意答了一声:“阿弥陀佛”,他们把手一挥,放了我们回来。否则,被他们掳去,我还有活命吗么?

  (六)晚年狱灾——民国三十年秋,友人江斌由南岳进香返衡阳,坚邀我和澄源师同看电影,幕完后同被警备部逮捕入狱,次日提讯,方知江为仇人诬害,说他组织暗杀团,我们无辜受累,随即函请宝生老和尚保释,经五六日未接回音,澄师性急如火,又促我拍电报虚大师求救,我默想明日是星期日,后日是星期一,是我得乐离苦的日子。考之以住,总有感应的,想至此似觉有一道灵乐闪烁,约我以有希望的暗示,乃再三劝他静候两天,果然于星期一之晨,该部得宝老信派专车送我们出狱返岳了。

  (七)免水火灾——我常常冒着暴风雨过江,有几次,遇着大风大浪,江潮汹涌澎湃,明明看前面有只船被白涛声所没,我这只船也摇摇欲翻,我急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也要船上人同念,因而渡过那些危难。又有几次从枪林弹雨中逃出,许多人死伤于炮火,我又幸免。最险者:是卅三年衡阳大战时,六月廿一日我同救护队人员离开城区,廿三日全城便遭兵燹。像这些事,真令人不可思义。

  (八)盗贼不侵——衡阳沦陷时期,有很多土匪,窜扰各乡村,趁火打劫,或伪装日兵、冒充游击,夺人家财物,或乘日兵打掳,百姓逃散,抢人家银钱,杀人放火,无所不为,我却未受过他们侵害。

  (九)福常随身——有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我以为不尽然,在我的遭遇:反觉得不如意事仅十之一二,而如意事恰有十之八九:身心的安乐,师友的爱敬,灾难的远离,烦恼的轻薄,……这一切,都使我无忧无虑。我读书每感到头头是道,乐以忘忧;我写文每感到左右逢源,用之不竭;我出行,一到码头车站就搭到舟车,不曾久等过;我用钱,一到用完时接着就有钱来,不曾受逼过,……这一切,又使我自由自在。古人说:“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祸福无门,唯人所召”“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这些话,我觉得丝毫不错。

  (十)得生净土——我能不能往生净土?这是死后的事,不敢预定;然而根据净土经论及祖师语录所说,像我这样行世仁慈的人,又读诵大乘经典,受持三聚净戒,孝敬父师长,并且对净土法门有深切的信仰,至诚和回向,恒常笃实的行持,依理推测,想必得生净土。有一次在岐山七期第三天,于似睡非睡的朦胧中,梦见阿弥陀佛来到面前,告慰我说:“你很慈悲,又认真念佛,愿你继续精进,将来你可坐四品以上的莲台。”我得了这个预光,想死后往生净土,不成问题了。

  以上十个效验,都是我亲身经历的,有事实可查,有师友可询,绝不敢妄语欺人。他如逢凶化吉,遇险为夷的事很多,说不能尽。

  五、解释几点释义

  问:你行慈悲,恒顺众生,广作供养,假若有人要求你这样,要求你那样,你都能满他们愿吗?稍一不满愿,他就诽谤你,你将如何?

  答:如果他要求的思想纯正,事实合理,在我可能范围内当尽力作供应;假使他们要求的意思邪曲,事实违理,无论我能力如何,应予拒绝。否则增彼贪念,不谓慈悲?至于称誉诽谤,何用介怀?

  问:你行慈悲同情、不害、忍辱无恨、不说烦恼的话,他人便以为你懦弱可欺;他自己格外狂妄骄横。俗说:“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岂不是自害害人吗?

  答:“这可分两方面说:(一)对自己说:慈悲不是懦弱,慈悲是主动,懦弱是被动,慈悲是有雄力,懦弱是无雄力,慈悲是大无畏精神,懦弱是不抵抗主义,这是断然不同的。若为护持正法饶益群生而与外魔奋斗,虽牺牲一切,亦在所不惜。所谓“存菩萨心肠,现金刚手眼”这就是慈悲。不然,因我忍让,增他过失,醍醐翻成毒药了。(二)对他人说:慈悲不是姑息,慈悲是锄奸,姑息是养奸,慈悲是博爱,姑息是私爱,慈悲是出于理智,姑息是动于感情,这里面的真假是不可不辨的。我行慈悲同情是同情苦人,不害是不害善人,忍辱是息事宁人, 不说烦恼话是修己安人,换言之:不是同情欲乐,不是纵恶,不是怕人,不是哑吧,他不应因我慈悲而狂妄,因我慈悲而横,真正慈悲是降伏那狂妄骄横哩!你所引的两句话恐系误传,现在我请更正一下,:“慈悲生福利,方便出上流。”或是“姑息生祸害,随便出下流”。不然,真是自害害人,贻害无穷了。

  问:你行慈悲、利他,公尔忘私,看护病人,我怕你利了公家反害了你私人,救了病人反苦了你自己,你不必太热心罢!

  答:我绝对相信太虚大师的话:“利他终自利,而成自他俱利。”我又深深体验到唯有忠勤从公,才是实为私,唯有诚恳待人,才是真实爱己;我已获得了“利他”而自利的许多效验,我将永远热心为法为人忙了。

  

  问:你行慈悲戒杀放生,但如世间极恶之人,害人之人,你何不杀他?又如蚊蝇等害人之虫,你何必放他?

  答:世间极恶与害人的人,我只应悲悯他,方便劝化他,使他改恶向善,转害为利,他如执迷不悟,一方面有因果业报,一方面有国法制裁,何劳我去杀他?蚊蝇等虫,与人形躯虽异,识性则一,它们叮人,只是寻觅生活,并不知咬的是人,你说它是害人之虫,它也说你是害虫之人,你若信手拍死,来生你变虫虫变人,他一定也要拍死你的,那时你愿意让他拍死吗?

  问:你行慈悲,以和悦容颜迎人,然而遇见虚伪、奸诈、染污、刚强的众生,你何必一味和悦?

  答:万不得已时,为卫法利众,对那些虚伪……众生,或可以威势折服;然而人人都要面子,不承认自己是个坏人,对他强硬反使他心中不服,对他柔和反使他乐意从事,你果以真实待虚伪,以忠诚待奸诈,以纯洁待污染,以柔和待刚强,他们反可受你感化,做个贤圣。

  问:你行慈悲弘扬佛法,要具有大智慧方可;假若文字不通、口词不利的人,怎能办到?

  答:弘扬佛法,不一定人人都要写文,都要演说;举凡随喜称赞,翻印流通,书写抄录,读诵受持,购送佛经,订阅佛刊,开讲经法会,设佛学书局,及兴办其他佛教文化教育事业,都是弘扬佛法,各各随分随力,方式虽异,功德平等。

  问:你行慈悲,有报恩的心愿;然而我看社会是残酷的,人心是险恶的,未必个个有恩于你?若个个有恩,你又何能圆满报答?

  答:你或许受了些刺激而感觉社会是残酷的,人心是险恶的,请你不要怨天,不要尤人:只反问你自己过去作了业?莫非就是你残酷险恶不行慈悲所招感吧?然而我觉得社会是互助互惠的,人心是互爱互敬的,我根据佛经里所说一切男女互为父母亲属,又亲察现实衣食行住,他人与我息息相关,确认大地众生,个个有恩于我;我报答众生恩,在事上说,或许不能圆满;但在理上说:即此一点愿心,纯以济世利生为念,想必能达到圆满目的。

  问:心经说“五蕴皆空”,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学佛人是不应执着的;你行慈悲,何必如此固执?

  答:我也知道说法而无法可说,度众生而无众生可度,行布施而无施者受及中间物,这种说法,是破人贪着的,并不是教人不说不度不行的;所以我明知人也空、法也空,一切皆空,但在众生苦说不度不行的;所以我明知人也空,法也空,一切皆空,但在众生苦恼未空之前,为使法界众生共同离苦得乐,我炽然地兴奋地热烈地要运起大慈大悲实行救人救世!

  六、结论

  因此,我今重新发下一个慈悲大愿:“愿自今身乃至尽未来际身,生生世世,在在处处,眼中常见慈悲之人!耳中常闻慈悲之音!鼻中常嗅慈悲之香!舌中常说慈悲之法!身中常行慈悲之道!心中常存慈悲之念!”我一人如此发愿!如此实行!愿读者读君也共同如此发愿!如此实行!

  

《日行一善(茗山法师)》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