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大随求陀罗尼轮曼荼罗》刊行。
铸造四川峨眉山万年寺普贤骑六牙白象铜像。
982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
江苏苏州建造罗汉院砖木结构楼阁式双塔。
983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
《蜀版大藏经》完成。
日本僧人周然入华求法,后谒五台山,携《开宝藏》、“旃檀释迦”归国。
日本僧人源信著《往生要集》。
983-1031年(辽圣宗年间)
吉林农安辽塔建成。
984年(辽圣宗统和二年)
天津蓟县建独乐寺观音阁、山门,并绘观音阁壁画。
宋画院待诏高文进画《弥勒菩萨像》,由越州僧知礼开雕刊行,以后又传入日本。
987年(宋太宗雍熙四年)
辽僧希麟于燕京(今北京)崇仁寺著《续一切经音义》。
日本僧人庆滋保胤著《日本往生极乐记》。
988年(宋太宗端拱元年)
赞宁奉敕撰成《宋高僧传》。
《金光明经》刊出。
日本僧源信撰《二十五三昧起请十二个条》。
989年(宋太宗端拱二年)
古印度那烂陀寺僧人补陀圪多来华献佛舍利、佛经。
喻皓在汴京建开宝寺木塔。
990年(辽圣宗统和八年)
刊刻《契丹藏》及中国最早之彩色套印版画《南无释迦牟尼佛》漏印像。
浙江杭州龙兴寺刊印《大方广佛华严经》。
993年(宋太宗淳化四年)
黄居寀为四川成都圣兴寺新禅院绘天台山图、龙水图等壁画。
日本僧圆仁、圆珍门徒争斗,后者离开比叡山。
997(辽圣宗统和十五年)
辽代僧人行均著《龙龛手鉴》。
998年(宋真宗咸平元年)
仁钦桑波在西藏阿里地区弘佛,得赐“金刚阿阇梨”号,并得溪卡封地。
西天竺僧人佛护入华献梵经。
浙江杭州的保俶塔重建。
佛年表4十世纪
本世纪上半叶,巴米扬佛教石窟陆续凿成。
四川安岳孔雀场摩岩造像、四川安岳圆觉洞造像、陕西富县石泓寺石窟和阁子头摩崖造像、陕西黄陵寺等均于此时兴建。
1000年(宋真宗咸平三年)
敦煌木结构单层亭式慈氏塔兴建。
西藏札达古格王国托林寺兴建。
1001年(宋真宗咸平四年)
河北定县开元寺建砖结构楼阁式寺塔,又称料敌塔。
于河南颖州(今许昌)铸五百罗汉铜像供奉于汴京大相国寺。
木版画《大隋求陀罗尼咒经》刊行。
1003年(宋真宗咸平六年)
北天竺戒贤、西天竺法护入华献梵经。
知礼著《问目二十七条答释》,以回答入华日本僧人问难,弘阐天台宗教义。
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
道原著《景德传灯录》30卷。
朝鲜遣使向宋求《官本大藏经》。
1006年(宋真宗景德三年)
日本兴福寺与大和国司纷争。
1010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
宋朝强化出家管制。
画家高文进卒。生前曾为佛寺绘壁画,又绘有《擎塔天王图》、《降魔变相图》、《文殊普贤变相图》等。
日本僧革圣行圆在革堂(行愿寺)绘佛像供养。
朝鲜的燃灯会、八关斋会开始复兴。
1013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
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创建,为江南现存最古之木结构佛殿。
1015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天竺僧人天觉、童寿、普积等入华献梵经。
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
画僧惠崇卒,生前以能诗善绘闻名,尤擅绘小景,苏轼题其画有“春江水暖鸭先知”句。
1018年
朝鲜重修开国寺塔,设戒坛度僧3千余人。
1020年(辽圣宗开泰九年)
辽僧觉苑奉敕撰成《大日经义释演抄》。
辽宁义县建造奉国寺大殿。
宋廷向东女真国购《大藏经》。
日本藤原道长建无量寿院。
1022年(宋真宗乾兴元年)
龟兹国僧人华严入华献梵经。
天台山外派孤山智圆卒。
1025年(辽圣宗太平五年)
天津宝坻广济寺三奇殿兴建。
1027年(宋仁宗天圣五年)
西域僧人法吉祥入华献梵经。
惟净撰《天圣释教总录》。
1028年(宋仁宗天圣六年)
天台山家派知礼卒。
1029年
朝鲜会庆殿设藏经道场。
1030年(宋仁宗天圣八年)
江苏苏州瑞光寺塔兴建,为砖木结构楼阁式。
孙知微卒。曾为四川成都佛寺绘有《文殊降灵图》、《渡海观音》等著名壁画。
1031年(宋仁宗天圣九年)
越国李朝李太宗下令建950座佛教寺、塔,其中宝天塔高12层,冲天塔高13层,佛教在越南各地大盛。
僧人怀问等往天竺为宋仁宗、皇太后建佛塔,以积善德。
1032年(宋仁宗天圣十年)
河南邓县福胜寺塔兴建。
1033年(宋仁宗天圣十一年)
朝鲜僧中延改白严寺为净土寺。
1034年(宋仁宗景祐元年)
开封府尹李宥以其祖李成曾为佛寺作画,命相国寺僧惠明收购李成的其他作品。
1035年(宋仁宗景祐二年)
惟净等撰成《天竺字源》7卷。
日本延历寺、园城寺僧徒发生械斗。
1036年(宋仁宗景祐三年)
朝鲜颁令,家有四子者,一子可出家。
1037年(宋仁宗景祐四年)
惟净著《景祐新修法宝目录》入藏。
1038年(辽兴宗重熙七年)
应西藏阿里绛曲微王子之邀,天竺僧人阿底峡入藏弘法,住于托林寺,后创藏传佛教噶丹派。
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创建,并塑殿内31尊佛像。
河北赵县陀罗尼经幢(俗称石塔)创建。
1039年
日本延历寺僧徒向藤原赖通强行控告。
1041年
朝鲜于文德殿设金光明经道场。
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
晏氏刻《妙法莲华经》刊行,贮于山东莘县寺塔内。
印度僧阿底峡与仲敦巴至藏卫各地弘法,此为藏传佛教后弘期中重要事件。
日本延历寺僧徒火烧园城寺。
1043年
日本诸国大旱,雨僧正仁海于神泉苑修请雨经法。
1044年
缅甸蒲甘王朝阿奴律陀国王弘法,建仰光瑞喜光佛塔等,传说有近万座,史称这一王朝为“佛塔王朝”。
河南开封祐国寺兴建琉璃塔,13层,楼阁式,因塔身琉璃呈铁褐色,俗称“铁塔”(一说建于1049年)。
1045年(宋仁宗庆历五年)
僧人希白在潭州(今湖南长沙)模刻《淳化阁帖》。
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生(-1105)。
1046年
朝鲜乾德殿设华严经道场,会庆殿设消灾道场,外帝释院设祈祥迎福道场。
1047年(西夏景宗天授礼法延祚十年)
宁夏银川建西夏高台寺。
朝鲜于乾德殿设般若道场。
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
越南河内独柱寺兴建。
日本诸国的神社奉纳佛舍利。为神佛结合的开始。
1050年(宋仁宗皇祐二年)
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约于是年形成。
宁夏银川承天寺塔兴建。
1051年
朝鲜普济寺设罗汉斋。
1052年(宋仁宗皇祐四年)
河北正定隆兴寺修建摩(牟)尼殿。
本年被称作日本“末法”第一年。
1053年(宋仁宗皇祐五年)
西天竺僧人智吉祥入华献梵经。
日本京都平等院凤凰堂建成,内有阿弥陀如来像。
1054年(宋仁宗皇祐六年)
印度僧阿底峡卒于拉萨南郊聂塘。
1056年(辽道宗清宁二年)
西藏仲敦巴至热振,建一佛堂,是为热振寺,藏传佛教噶丹派正式成立。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兴建。
1056-1063年(宋仁宗嘉祐年间)
藏僧玛尔巴三次入古印度求法,史称“玛尔巴弘法”。
1057年
日本大佛师定朝卒。
1058年(宋仁宗嘉祐三年)
宋廷赐契丹、西夏《开宝藏》各一部。
王诠书《四大部经记》,刻于北京房山云居寺,以记房山石经雕刻的历史。
甘肃甘谷大象山石窟开凿。
1059年(辽道宗清宁五年)
辽道宗《契丹版大藏经》(汉文)完成。
朝鲜规定,家有三子者允许一子出家。
1060年
朝鲜于文德殿设天帝释道场。
1061年(宋仁宗嘉祐六年)
湖北当阳玉泉寺铸八角十三层如来舍利铁塔。
1063(宋仁宗嘉祐八年)
苏轼为陕西凤翔开元寺东院的王维壁画遗迹题诗。
1066年(宋英宗治平三年)
山东长清灵岩寺千佛殿塑罗汉像。
朝鲜于妙通寺设摩利支天道场。
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
英宗赵曙卒,神宗赵顼继位,卖度牒以济国用。
陕西子长县北钟山石窟开凿。
朝鲜兴王寺建立,并设燃灯会。
1068年(宋神宗熙宁元年)
上海松江兴圣教寺塔创建,为砖木结构,楼阁式。
朝鲜兴王寺设庆成会。
1070年(宋神宗熙宁三年)
山东长清灵岩寺铸法定高僧铁像,并建定公堂以祀。
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
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塔创建。
李公麟作《罗汉图》。
1072年(宋神宗熙宁五年)
欧阳修卒。早年排佛,后失意官场,晚年信佛,与僧人法远等为友,自号六一居士。
契嵩卒。生前著有《传说正宗记》、《辅教篇》、《镡津文集》等。
日本僧成寻入宋,著有《参天台五台山记》。
1073年(宋神宗熙宁六年)
昆氏家族贡却杰布于后藏萨迦建萨迦北寺,创藏传佛教萨迦派(花教)。
西藏来贝喜饶兴建桑卜寺。
江西赣州通天岩摩崖造像开凿。
日本僧人成寻在汴京太平兴国寺借版刊印《五百罗汉像》等,携之返国。
1074年
朝鲜四天王寺设文豆娄道场。
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西藏阿里王室举行火龙年法会,即“丙辰法会”,又称“阿里法会”。此为西藏佛教后弘期第一次大法会,标志着西藏佛教的复兴…
《佛教年表--从佛教大年表看佛教发展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