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闻法方式四▪P2

  ..续本文上一页都应该以正确的心态,当成是正常发生的事。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没有什么可执着的,没有什么可留恋的,没有什么是可靠的。好是一会儿,坏也是一会儿;好的表现是一瞬间,不好的表现也是一瞬间,都会变。都看淡一点,都看成正常。有智慧,心不动,不记恨,不计较,就是安忍度。吃饭也是一种修行,也是一堂功课,满怀喜悦地吃,什么都不挑,什么都是好的,拿到多少就吃多少,拿到什么就吃什么,心里始终是开心快乐的,就是精进度。用心打饭,用心吃饭,专注不散乱,这是静虑,也是一种禅定。吃饭这样一种平常的行为、普通的事情,也变成了修行;吃饭的过程中,也消除了业障,增长了智慧;自己心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这样精进,就是智慧度。吃完饭以后,不能认为是自己把这些东西吃下去了,自己要消化吸收,而是认为自己身上还有很多众生,都要跟着你借光,你做布施给他们。饭菜尽量不剩,实在吃不完,剩下的饭菜以及洗碗水等都不要随便扔掉,先念“嗡啊吽”加持,再念六字真言等殊胜的咒语,布施给饿鬼道众生。很多众生都需要这些,若是能发清净心,能用心做布施,很多众生都能得到,这都是布施度。

  以前有一位阿罗汉,以神通到饿鬼道时,遇到了一个饿鬼母。饿鬼母对他说:“如果你要去卫藏,就帮我捎个信儿,我丈夫去卫藏找食物,已经去了好多年了,一直没有回来。你如果看到他了,就告诉他,若是找到食物了,就尽快回来,不然我和孩子们都快饿死了。”那位尊者说:“有那么多饿鬼,我怎么能认出他呢?”她说自己的丈夫具足了九种丑相,一看就能认出来。尊者就把饿鬼母丈夫的一些特征记了下来。到了卫藏以后,有一天,看见有很多饿鬼在一起抢东西,其中有一个饿鬼具足了饿鬼母说的丑相。尊者就把饿鬼母托他带的信儿跟这个饿鬼说了,果然他就是饿鬼母的丈夫。那个饿鬼说:“这么多年了,我历尽了千辛万苦,但是一直没有找到食物,只是找到了这个东西。”他张开手,尊者看到了丑饿鬼的手里只有一口痰。丑饿鬼说:“这是因为一位比丘吐痰时发心了,所以我才得到的。”

  我们也可以发清净心,这样饿鬼道的很多众生都能得到,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了债、还债。如果怕有鬼,怕有违缘,就要这样做布施,这样才能了债、还债,以后这些众生不仅不会再来找你,还会成为你的朋友,成为你的护法。这是多好的一种方法啊!但是大家都不会用。都以为到大殿做课,听上师开示,才是真正的修行;在禅房上座、打坐才是真正的修行。其实真正的修行在生活当中,真正的修行在我们的一举一动当中。造业是在这个时候造的,积福也是在这个时候积的。希望大家把佛法都运用起来,运用到生活的每个细节当中去,运用到一举一动当中去,这样才会受益,才能解决问题。

  我们做一些普通的事也可以发心,包括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可以具足六度。很多人睡觉时就是一躺,然后呼呼地就睡过去了,就像动物。有的人睡眠不好,每天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然后就叹气。不应该这样,睡觉也可以发心,躺下以后观察自己的相续、心态,不能贪睡。

  睡觉也是保护身体的一种方法。若是不休息,我们的身体就受不了,身体就毁坏了,就等于毁坏了坛城。若是没有健康的身体,怎么修行啊!休息是为了健康,健康是为了修行。为了保护坛城,保护上师三宝弘法利生的工具,休息也是为了更好地修行,这是一般的发心。大乘佛法,尤其密宗里讲,睡觉也是一种入定,可以进入大光明的境界,也可以这样发心。把佛或上师观在心间,一心祈祷,让佛或上师的智慧与自己的心合二为一,这是一种禅定。

  睡不着更好,就多思维、观修当天的闻法内容,多念些咒语、佛号,心态一放松就睡着了。业障嘛,很多人一念咒,一观想就睡着了;若是不念咒、不观想,就睡不着,越想睡越精神。很多人睡眠不好,这是改善睡眠很好的方法。不要总吃安眠药,对身体不好。不要总想睡不着怎么办,明天工作怎么办,越有睡不着的心,就越着急,越紧张,就越睡不着。你不要把它当回事,睡不着也很正常,这也是修行的机会。

  睡觉时能保持三门清净,睡觉也是持戒;睡觉时能一心一意祈祷,睡觉也是禅定。很多时候虽然睡着了,但总做一些没有用的梦;有时候做一些好梦就高兴,有时候做一些恶梦或不好的梦,就在那边哭。这说明你睡觉的时候没有专心睡觉,心没有定下来,所以就散乱。

  若是你睡觉之前心能静下来,定下来,就不会做梦了,这也是一种禅定、静虑度。有时候睡不着,心里特别厌烦、着急,如果能观想或持咒,就是安忍度;睡觉也是一种修行,满怀喜悦地想:我现在可以躺着修行、入定了,可以和佛、上师合二为一了,这样欢喜地睡觉,就是精进度;这样睡觉,梦境也是大光明,处在一种喜悦、智慧的状态,就是智慧度;这种功德和善根也可以回向给众生,是法布施,这就是布施度。这样,睡觉也可以具足六度。

  其他的行住坐卧都一样,都可以具足六波罗蜜多。这才是真正的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我今天做布施,拿很多东西分给大家。”以为这是布施度。“我今天要受持好多戒律,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认为这是持戒度。“今天别人说我了,我不高兴了;别人骂我了,我伤心了。但是,我并没有以牙还牙,我修忍辱了,要不然我应该说他几句。”认为自己修忍辱了。已经动心了,已经生起嗔恨心了,这叫忍辱啊?

  然后就是外散和内收。这些过患都没有去掉,就开始在那里打坐。有时候心走了,外散了,有时候内收、昏沉、打瞌睡了,还认为这是禅定:“我上座了,我修禅定了。”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般地听一听、看一看,明白了几句佛法,就拿来评说别人,认为自己有智慧了,可以指责别人了。这哪是智慧呀?

  精进也是,都是装模作样地修行,其实心里一点欢喜、喜悦之心都没有。但是要在大家面前装修行人,于是勉强地做,当成任务念:“是不是该上课了,今天的任务得完成啊!”上课也高兴不起来,但是没办法,就这样进大殿了,勉强地跟着念,当成任务念。打引磬了,要上座了,也不是很愿意。这就是现在很多人所谓的精进:勉强!

  很多人在表面上念了很多经,念了很多咒,也磕了很多头,把头都磕破了,认为这就是精进。这样修六波罗蜜多是不会成就的。你念了这么多年的佛,修了这么多年的法,到了关键的时候,到了临终面对死亡的时候,你会大失所望的。所以不要欺骗自己。

  布施是有施舍心,没有贪恋;持戒是三门清净;安忍是心如如不动,无论面对何种顺境、逆境都能心平气和、心甘情愿地接受、面对;精进是特别欢喜、特别喜悦,期盼着上课,期盼着上座,期盼着感受那种喜悦;禅定,禅是专注,定是不散乱;智慧是无我、空性的智慧,能对治烦恼、对治习气。佛说,除了无我、空性的智慧,其他的都是知识,不是智慧。

  希望大家要明白这些道理,这是我们闻法、修法的时候,应该具足的六波罗蜜多。

  三、依止其他威仪。我们应该带着恭敬之心来闻法、修法。如《毗奈耶经》中说:“不敬勿说法,无病而覆头,持伞杖兵器,缠头者勿说。”没有恭敬心的人,不能给其讲法。没有病却戴着帽子、蒙着头、用布缠着头,还有打伞、持手杖与兵器,这些都是不恭敬的行为,不能给这样的人讲法。在外面听法时,如果下雨了或阳光太强烈等,经过上师的允许可以打伞。倘若实在有病,经过上师的允许,可以拿手杖,一般的人都不允许拿。

  经中是拿这些来做比喻,其实还有其他不恭敬的行为。如说法者坐着不许给站着的人讲法,说法者坐着不能给躺着的人讲法,说法者在路边不能给路中间的人讲法。如果有特殊情况,就要做特殊处理。所以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威仪,不能有丝毫不恭敬的行为。否则就是对法、对三宝的不恭敬,这样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果报。

  又如《本生传》中云:“坐于极下地,当具温顺仪,以喜眼视师,如饮语甘露,当专心闻法。”“坐于极下地”,就是坐在最低处。说法者必须要坐在高处,闻法者必须要坐在低处,就像我讲法要坐在法座上一样。这不是显示我的功德与威仪,而是对法的一种恭敬。因为我要讲法、传法,我一定要恭敬佛法、恭敬佛经,所以,我一定要坐在前面,坐在高处。

  法座不是为我个人设的,而是为所讲的法设的,是对法的恭敬与尊重。你们坐在下面,坐在低处,这也不是对我个人的恭敬,而是对法的恭敬。因为法是从恭敬心中求来的,是从恭敬心中得来的。

  这些道理都要明白。“因为他是师父,是上师,所以要坐在上面,坐在高处,而我只是一般的凡夫,是弟子,所以要坐在低处。”这种想法也可以,也算是对上师、对善知识的一种恭敬。但是我们闻法、讲法的时候,不是因为这个,而是要恭敬法,才必须要这样做的。

  现在有些人说:“我不用法座,我可以坐在地下讲,我也可以坐在后面讲。”意思是自己很谦虚。这种人不懂佛理,这是对法的不恭敬。可能他不精通佛理,所以特意装有修行,特意装谦虚,这本身就是一种装模作样,也是一种傲慢。一切依法、顺其自然、随缘,才是真正的明理。特意做什么都是假装,都是违反真理,违反诸法的实相,都是不如法的。

  “当具温顺仪”,应该恭恭敬敬,尤其是经过上师三宝所在地的时候,一定要弯着腰、低着头走,不能昂首挺胸像平时那样走,这是对上师三宝的不敬。

  “以喜眼视师”,看着上师善知识的脸,心里满怀喜悦,脸上充满笑容,恭敬谛听,才是如法的。不要像在狗的面前放草一样无动于衷,面无表情,这是不恭敬的行为。

  “如饮语甘露”,听闻佛法如喝甘露一般。我们这里也有这样的人,面带笑容,边听边点头,表示认同,这是如法的。有些人装,也这样做,这是不如法的。真正在下面用心谛听,心里真有感觉的人才是如法的,这样才能得到法益。

  我们经常说这个不允许,那个不允许。实际上不是佛、菩萨、上师善知识们需要这样的行为或者态度,也不是拿这些来控制你、约束你,而是让你清净,让你功德、福德和善根圆满的一种方法,能直接对治你的烦恼,对治你的习气。这样你的傲慢心、嫉妒心、贪心、嗔恨心就生不起来,这也是一种保护你的方法。如果你认为这些戒律是控制你、约束你,这就和一般的法律、法规没有区别了。佛讲戒律是为了使你的身口意清净,是让你断除烦恼、脱离痛苦的一种方法。

  你是不是在学佛修行,就看你的心态,看你怎样去理解,如何去接受。如果你没有看明白,认为这样的状态不对,那就没有意义了,你不是在学佛,也不是在修行。

  闻法的方式我们讲了四天。四天的时间够长的了,内容也够详细的了。我们看《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还有我们的《百日共修》开示里,都没有讲这么详细,也没有讲过这么长时间。

  我们从明天开始学修共同外加行、不共同内加行以及特加行和正行。这个过程中不要忘记闻法的方式,把这些铭记在心里,好好地运用起来,融入每天、每小时、每分钟里,这样才能成就,才会受益。

  佛或上师只能教给你解脱的方法,不能直接把你像抛石头一样抛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该讲的我反复、仔细地给大家讲了,应该怎样闻法、修法,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与行为。若是你自己不依教奉行,即使学修了一百天,也不会有任何成就,不会有任何进步。这个时候不要埋怨我,我已经全力以赴了,已经尽心尽力了。正常来讲,每天晚上我们用一个多小时讲解就行了,但是我却在四天当中,每天用两个多小时,甚至有时候用近三个小时来给大家讲解闻法方式。因为这个很重要啊!虽然我用心良苦,但是如果你们不照做,我也没办法。

  我们的闻法方式到此圆满结束。将讲法的功德,闻法的功德以及所有的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父母众生,愿一切父母众生早遇佛法,早证菩提,获得最究竟的大圆满境界!

  

《闻法方式四》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修行与生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