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有次第的,连基本的戒律都没有受持好,还想开大智慧,别做梦了。闻、思、修也是有次第的。有听闻才有思维,有思维才有修行。这几天,每天都要上座观修,有的人根本观修不了,就是因为没有闻慧。没有如理如法地闻法,没有足够的闻慧,思维的时候会非常困难。如果没有足够的思维,修行的时候就更困难了。
如果这样上下错谬而持,没有按程序、按次第,东抓西抓,东学西学,盲修瞎练,永远都不会有成就的,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生命!
(五)颠倒而持。这种情况是彻底领悟错了。现在也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某某经书上讲了,我上师或师父说了,只念佛或者直接打坐就行了,不用修加行,直接修正行就行了。”这完全是错误的!这就是颠倒而持。
求生净土要在清净、平等、自在、随缘的状态下念佛,才能往生净土。那是多高的境界啊!你能做到吗?若是你能做到清净、平等、自在、随缘,一句佛号就能往生。不要颠倒而持,一定要明白其中的含义。《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都讲要先发菩提心,然后专心念佛。连出离心都没有,怎么能发出菩提心呢?若是没有菩提心,能专心念佛吗?根本没弄明白这些道理。要先发菩提心,然后才能专心念一句佛号。一说“念一句佛号”很多人就片面地理解为,只念一句佛号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于是都喜欢念佛号,认为念佛号简单、容易,实际上这是懒惰的表现,就是不愿意念那么多,不喜欢做那么多。
很多人都自以为是、断章取义,把前面的“发菩提心”拿掉了,只是按照后面的要求、表面的理解装模作样地念佛,这样念也白念,没有用。虽然禅宗没有要求修加行、打基础,但也要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做基础,这是基本条件。没有出离心,连对世间的贪恋都没有断掉,怎么能生起菩提心呢?没有发菩提心,连我执我爱、自私自利都没有放下,又怎么能参禅?怎么能生起智慧呢?烦恼能减轻吗?能成就吗?不可能!这都是空中楼阁,不会有结果的。
修密法也有类似的现象。有的人说:“上师给我灌顶,让我修本尊了。”不错,上师是给你灌顶,让你修本尊,但是你要具备前提的修法,要有出离心、菩提心啊!在昨天的开示中曾提到过,要有五种圆满的基础以及两个次第的方法,具备这两点才能成就本尊。什么基础也没有,是不可能成就的。
有的人认为:“我在修大手印、大圆满。”实际上你连出离心都没有生起来,连菩提心都没有发出来,根本就谈不上这些,根本算不上是修行人。还说在修大手印、大圆满,别说这些大话了。
以前那些大圆满成就者,比如我们的传承上师之一华智仁波切,在他的上师无畏如来芽面前,仅前行就修了二十五遍。华智仁波切的两大弟子之一阿琼堪布,依止华智仁波切修大圆满法的时候,修了五十遍加行。有一天,他正在修曼茶罗的时候,上师突然来了,让他先不要修曼茶罗了,先修四外加行。因为四外加行是最重要的,要修好多次。上师如理如法地摄受弟子,弟子也如理如法地依止上师,都是负责任的。上师看他的外加行基础不牢固,就让他重新修外加行。还有一次,他在修皈依的时候,上师又说了,他只完成皈依和发心的偈颂就行了,主要功夫还是要下在四外加行上,因为基础还是不牢固,先打好基础,基础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在修行中一定不要颠倒而持,都要按次第一步一步地修,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
我们已经遇到了佛法,进入了佛门,修持了佛法,随时都能得到佛法的利益,所以,不要着急,不要好高骛远。山脚下有山脚下的草,山腰上有山腰上的草,山顶上有山顶上的草,你现在要做的是在哪里就吃哪里的草,吃一口算一口,吃一口得一口,不要总想着吃山顶上的草。
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是山顶上的草,而你现在在山脚下,就不要总去妄想吃山顶上的草,你现在是吃不到的。山脚下那么好的草你不吃,和你相应的法你不学不修,却总惦记吃山顶上那些吃不到的草,总想学修与自己的相续不相应的法,最后只会饿死,会断送自己的慧命。你就好好地吃眼前的草,老老实实地修与自己相应的法,最后会实现自己的目标的。
我们开车上路要加油,没有油,汽车就发动不了。同样,嘴边的草不吃,你会饿死的。既然不想饿死,你就吃,慢慢地有力量了,就能到达山腰了;然后慢慢地就到达山顶了,那时你自然就可以吃到山顶上的草了。
应该明白自己的修行层次在哪里,自己应该修什么样的法,哪一个法和自己的相续最相应。若是法与相续不相应,相续低法高也不行,相应才能得到利益。大家要明白这些。
今天讲的是闻法、修法时的过患,这些都是不应该有的行为,都要断掉。闻法、修法的时候,不能有这些,这样才如理如法。这几天我们学修的闻法方式,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好好地思维、对照,去改变、调整,这样才能成为闻法、修法的法器,才能获得利益。若是闻法的方式没有做到,没有修好,再往下修就困难了,真的是寸步难行啊!
《闻法方式三》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