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天外火 烧个干净我
玉兔十分圆,霜风九月寒。仲秋时节,叶落花凋,秋意萧萧,在钱塘江旁的六和寺里,午夜,只听得江面上隐隐传来“沙沙”响声,在蒙蒙的水面上一条黑色素练在浮动,时断时续,时隐时现。少顷,声音加骤,潮水夹着雷鸣般的轰响飞驰而来,把满江的月色打成碎银,潮头如千万匹灰鬃骏马在挤撞、在撕打,喷珠吐沫,直扑塘下,犹如十万大军兵临城下。
正在六和寺内歇息的鲁智深,是关西汉子,不懂浙江潮信,以为是战鼓擂响,忽地就跳起来,摸了禅杖,大喝着,便跑出来。等到听众僧人说这不是战鼓响,是钱塘潮信,智深还是不明白,又问:“为什么叫潮信?”僧人们推开窗,指着潮头,叫鲁智深看,说:“这潮信日夜来两次,并且每次都准时来。今天是八月十五,应该是三更时候来。因为它从不失信,所以叫潮信。”
鲁智深看了,心中忽然大悟,拍掌笑道:“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付与洒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在万松林里活捉了个夏侯成;“遇腊而执”,俺生擒方腊;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众和尚,俺家问你,如何唤做圆寂?”寺内众僧答道:“你是出家人,还不明白佛门中圆寂便是死?”鲁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唤做圆寂,洒家今已必当圆寂。烦与俺烧桶汤来.”
众僧人依言准备好。智深于是同和尚讨了纸笔,留颂如下:“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然后当真沐浴更衣,在法堂上,寻了一把禅椅,当中坐了。焚起一炉好香,自叠起两脚,左脚搭在右脚,自然天性腾空。等到宋江听说了,领着众将领来时,他已经在禅椅上不动了。轰轰烈烈的一生,也像这潮水一般,来时有如怒涛扑乱石,嚣浪扯天风,爆如炸雷;退时却似轻烟循山去,细沫入江流,悄无声息…….
在梁山一百零八将里,鲁智深应该说是最为行侠仗义的英雄好汉。
从他义救金翠莲父女,到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再到大闹野猪林,以及为救史进而谋刺贪官贺太守不遂被捕,无一不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可见,鲁智深是个“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人,只要他看到有什么不平事,他就会忍不住要插手、要出手。就以一般人看来,金家父女的死活关他什么事,周通逼婚又没碍着他,瓦罐寺的和尚有没有吃的、受没受人欺负,也都与他无关。可是他却能听闻林冲墙外一声赞叹,就一生引为知己,为救护他,一路送到沧州。如此义举,古今几人能有?实在难得。
智深不仅对女人和弱者充满爱心,做为朋友,智深更是值得天下好汉倾心。在林冲被高俅陷害后,智深到处探听消息,直至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并千里迢迢护送至沧州方才分手。智深的那番表白感人至深:“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你五更出门时,洒家先奔这林子…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前后一个月,鲁智深几乎睡觉都睁着眼睛保得林冲安全。这样的朋友,哪个英雄不倾心!
听到史进身陷华州大狱,智深当下就对武松说:“洒家与你结果了那厮!”武松谏道:“哥哥不得造次!我和你星夜回梁山泊报知…”智深则说“等俺们去山寨里叫得人来,史家兄弟性命不知那里去了!”第二天四更果然单枪匹马去杀太守。虽然被老谋深算的贺太守识破,失手被擒,但智深对史进这番情谊,令人感动。
对待生性吝啬的好汉,智深的做法则让人失笑。在渭州的茶楼上,鲁达把身上仅有的五两银子资助了金氏父女,史进也慷慨赞助十两,当看到李忠仅拿出二两,鲁达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只把十五两银子给了金老,让李忠很没面子。在桃花山做的更绝,李忠和周通不愿在积蓄里出银资助智深,声称要下山打劫钱财赠送盘缠,智深则绑了服侍的小喽啰,把金银酒器踏扁了打包,从险峻山路上一路平安滚到山底。
智深之交友,不光面向江湖好汉,对大相国寺偷菜的泼皮,智深也一视同仁,喝酒吃肉,言谈甚欢。泼皮们把智深当作师长,惊为天人。后来高俅派人抓捕智深,多亏泼皮通风报信,及早出逃。
他的一生总是为别人,为了替金翠莲复仇,他打死郑屠,丢掉官位逃走在江湖上。他不求回报,只管惩治恶人,让众人出一口恶气。为了救林冲,他只得逃离东京,来二龙山落草。火烧瓦罐寺,就是为了替那些被一僧一道欺负的僧人除恶。他总是救苦救难,不曾滥杀一人,一副菩萨心肠;而他的日常行为,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简直就是一个天真的顽童。
他的粗鲁只是外界表现,粗鲁不会影响他的光辉形象,让人感动的是那份坐在店小二门口4小时等金家父女远去的情怀,是在桃花村打退周通后刘太公央求救护时说道:“俺死也不走。”的执着,是在瓦罐寺听得老和尚们三日没饭吃便自己也停了不喝粥的仁念,是为救护林冲大闹野猪林时的粗中有细。
对鲁智深而言,他的很多做法,看起来古怪和莽撞,但是这些做法都是顺应了自己的本性的。没有矫揉做作,有智谋,却没有一点心机。并且鲁智深上梁山后,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因落草而怨天尤人,改正了喝酒醉后发酒疯的恶习,坚持学习文化,从打死郑屠的不识字,到从回五台山时的认字到杭州六和寺圆寂时写的 39字颂子,鲁智深在军旅闲暇时自己主动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确不是一个“粗人”。
鲁智深的天性是什么,杀人放火。连续有两个高僧都对鲁智深有着这样相同的评价。一是智真大师,一是大惠禅师。鲁智深平辽之后一直很怀念师父,又特地回了一趟五台上看看自己的师父,当时参礼智真大师后,大师道了两句:“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杀人放火还有不容易的?看到这句,宛如看到了如来佛看到降妖除魔的孙悟空说的安慰的话。而大惠禅师评价鲁智深杀人放火的话居然是在鲁智深圆寂之后说的。
在鲁智深圆寂后,居然是请来了五山十刹的高僧来为他大做法事。大惠禅师在火化鲁智深时,举火说道:“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杀人放火明明是恶行,但是后两句“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却是说佛,是佛的所为,是佛才能做到的。看来鲁智深的杀人放火也是一种善缘,也是一种修行。他不图钱财不慕名利,一片肝胆,只为人间疾苦,与其说他是杀人放火,不若说他是救人危难、惩恶扬善、了却尘缘。
事实上,智深并不是一个嗜杀的杀人徒。智深当然算得上是一位英雄,但是他比关羽和项羽更值得敬佩的是,在英雄们以功名为己任的时候,智深讨厌杀戮。在收服众泼皮后,智深坦言:“洒家是关西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提辖官,只为杀的人多,因此情愿出家。”在同林冲初次见面时,智深又道:“洒家是关西鲁达的便是。只为杀的人多,情愿为僧。”
智深不想杀人,又不得不杀人。天下之大,除了杀人,智深无处安身。智深曾经想安分呆在五台山,可是除了智真长老,没有人理解他。和尚们守的是清规戒律,撞的是晨钟暮鼓,腹内却是空空。郁闷憋屈的智深两度借酒解闷,大闹五台山,甚至砸坏了那些僧人们焚香礼敬的泥塑金刚。
最初智深没有想过要落草,可是十字坡的孙二娘给智深上了一课:独自一人漂泊江湖是一件危险的事,好运气不是随时都有,想活下去,必须有固定的人生码头。二龙山落草后的智深虽也干些打家劫舍、拦路抢劫的勾当,但还没有大肆杀人。直到被逼与梁山会和后,智深才又回到靠杀人为生的生命轨道上来。
招安后大破辽国,众好汉多有建功报国的豪情,智深又勾想起远离西北边陲、逃避征战杀戮的往事,遂想借机离开。宋江看出智深的用心,率众好汉陪同智深去参拜智真长老。长老开口对智深道:“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智深默默无言。宋江急为智深开脱:“…虽是杀人放火,忠心不害良善,善心常在…”智深之杀人,不到万不得已,不肯轻动杀心,即使对“镇关西”那样的恶霸,智深也认为他罪不当死,纯属失手所杀。
大败方腊后,智深更想加快结束战争,制止双方的伤亡。于是就独自设伏,擒了方腊。
宋江先是鼓励智深还俗做官,光宗耀祖,智深不从。宋江又建议智深到名山大刹去当住持,智深又拒绝了。而且提醒宋江:“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宋江听了,默上心来,各不喜欢。
自古英雄,多有大志。岳飞“精忠报国”,孙文“驱除鞑虏”。同是梁山好汉,宋江、卢俊义、关胜、呼延灼等自不用说,都是有心建立功名,要博个封妻荫子的;林冲本也有报国之志,终被逼得心灰意冷,只剩满腔仇恨;智深之志在何处?林冲在相国寺的菜园子里与鲁智深过招之后,叹息说道:“如果杀了高俅,自己就永无出头之日”;鲁智深说:“这点我就和你不一样,我这辈子从来就没想过要有出头之日。”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自然不用想什么出头不出头了。虽是粗鄙语句,却暗合禅机。
荣辱得失,几人能看透?鲁智深一生充满了放弃,不贪做官时的荣华,不图立功时的富贵。任潮起潮落,只做烟蓑雨笠卷单行,破钵芒鞋随缘化;禅杖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当真是“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纵看鲁智深的一生,不图名,不贪利,只重兄弟义气。鲁智深重兄弟情义,不仅是对林冲。在他上梁山后,虽然和梁山上所有的人都是称兄道弟,但是未必称呼的每一个兄弟都和他的脾气,但是在宋江确定要招安时,虽然他表达的强烈的反对,但是,为了“不冷兄弟们的心”,这个看似粗鲁蛮横之人却也懂得委曲求全,他还是把自己的不满和不认同默默地再吞回了自己的肚子里。为了成全宋…
《一把天外火 烧个干净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