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法,老上师入灭后,总是找上悟下本师父灌顶,因早年我们都是经由上悟下本师父灌顶修「秽迹金刚密法」的。但上悟下本师父灌顶法,不是依心密灌顶法仪轨,希望师叔能在后学赴沪时,传心密灌顶法于后学。后来 师叔也同意了,但他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不知道见面时能否传法。
后学于2005年11月20日抵沪,21日与书局办理签约手续,22日即依约前往参谒师叔徐恒志阿阇梨,很幸运地 师叔当天精神很好,心情愉悦,也能说话。初次顶礼拜见 师叔后,体知他的心空无为的意境,内心有点莫名的感动,真是谦谦君子,后学好像见了一位非常祥和之老长者,有一见如故之感。曾听云师叔为人谦虚, 老上师在世时,因他是心密的传承人,所以若有人要亲近师叔,求 师叔灌顶修法,师叔都转介给 老上师,不喜欢让人有自拥门派之嫌,由此点可知 师叔修行、律己严谨之一斑。
向 师叔顶礼后,师叔即交给后学一本小册子,册子中有心密灌顶法,除列有仪轨外,还有咒语数则,咒语因是以近代汉语书写,有些咒语可以猜出是何咒,有的根本不知是什么咒,且用简体字书写的,有些还看不大懂,看得懂的却不知怎么念。不得不请师叔出声念给后学听,当腔调听不懂时,还得由 师叔的长期侍者蒲居士代打,否则真不知怎么念呢!传灌顶法仪轨完毕后,叩谢 师父,以前的 师叔就是现在的 师父了,也应该改称呼了。
七、今后传授心中心法的构想
经过卅年的弘法经验,上根基者利用禅法与经典,从心地下手,清净自己内心习气,即能受用佛法,进而利益诸群生。然次根基者只能以密咒或念佛法门由佛、菩萨来加持,所以密咒与念佛法门可以普被诸机。而「心中心法」不是只有大陆「心密」一流,在高级密法中早已有人传授,只是传授者要有显密的相当基础后,上师才会传授「心中心法」,这样子学的人士就不会很多,如台湾的诺那精舍两位上师也是有传此法,另外上昌下定法师也传有此法,但他们都是选人而传,所以知道者不多而已。
法尔禅修中心接引众生的法门很多,如禅修、念佛、观音菩萨修行法门、经行、…等等,从2007年起正式增加一项「心中心法」,由后学亲自灌顶修法。我们的原则还是要学员先学好打坐基础,能打坐到双盘一小时,单盘能再一小时者,始可以接受灌顶,灌顶后带领同学共修两轮约有108座,奠定了修法基础后,才能回家自己去修持本法。因为此法要有成就定要长坐、增加座次等,所以一般无基础者,灌顶后自修都很难获得进展,除非道心坚强者。
八、结语
恩师 恒公上人圆寂至今,已半年有余,陈老师的数语,勾起后学不得不写几句话,说是来纪念与 恩师的短暂缘份,也确实感受到祂老人家传法的感情债难偿。恩师似付给后学一个海外弘扬「心中心法」的大任,后学真是有点惶恐不安,因心中心法名声太大,不仅藏密行者屡攻击之,心密弟子间更是相煎何太急。
本中心一向默默度众,不参与造口业,不作意气之争,实依循 佛陀的教导:「身口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从不毁谤、恼怒诸有情,若后学行为、言语无意之间,有人认为特意恼怒诸特定人士,我等该惭愧、忏悔。至于后学之人要学何法,何处学法,有缘则来,无缘他处求,这就是佛陀所讲的因缘法。
本中心原来就不是纯粹的「心中心法」道场,以弘扬 世尊的法为主,我们有自己甚多的法门,历年去印度朝圣,又有很多的灵感,改进了各种教学之法,尤其密法修持,离不开藏经里头的基本密法仪轨,还有一些传统的唱咒法,因此最近持咒韵调就与大众不一样。所以我们一些做法,可能有别于心密传承,但这是经验告诉我们,该如何做比较对后学有好处,方式虽有改变,利益众生之心,是不会有两样的,再说八万四千法门,不能划一而教。
修行人不管利用什么法门,得个入处时,若不知潜默将养,修心养性,学习诸佛菩萨的清净心,反而把功夫用在名闻利养上,这样真是有愧于见心密诸公列祖,更愧见于诸佛、菩萨。若是未得心密或佛法正知、正见者,仅会落于口舌之能,逞强斗狠,这样也是败坏修行人之名声而已,对于自己实际修行都无益处。末法时期众生有正知正见者受限,若只见自己对、别人错,自己好、别人不好,哗众取宠,不知修行是何物,这样子真是佛教的悲哀。
有菩萨曾问世尊,宇宙发光,菩萨为何只见其光,不知为何发光?世尊就告诉诸菩萨:「菩萨虽有慈心,但慈不够大。菩萨虽有悲心,但悲不够大。所以知见、智慧、神通就受限制。」我们连小菩萨的功夫都没有,更不用说要学习世尊的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心量了。但我们可以说,我们要学习忍功,但忍不够大,我们要学习净,但心不够清净,在我们学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前,应该先学习忍辱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这是一个目标与路程,不只是心密弟子当学,所有佛弟子都当学,不要在宗别、派别,彼此之间再造无量恶业了。
纪念 恩师恒公阿阇梨,最好的方法是继续其慧命,也继佛慧命,努力贡献所学,尽量接引、度一切有缘众生,这才是最好的报师恩、报佛恩。感谢恩师 恒公大阿阇梨!感谢诸佛菩萨!南无 阿弥陀佛!2007.10.03.
《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8、追忆恒公阿阇梨上师与心密些许事》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