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够不间断的,分几组,一个人念多久,心静静的念。这个时候助念的人,他自己也是念佛最清净的时候,因为当看到一个人将要死的时候,进气少、出气多的一个人,他心里再打妄想,这也是太那个了吧。这时候要万念放下,助念的人要万念放下,一心祈求阿弥陀佛。
对阿弥陀佛来说,祂的光是遍一切处的,时时刻刻都是神圣的。对我们凡夫来说,我们的心就安住在我们的习气的定当中,所以我们现在虽然在佛堂里,到处都有佛的表法的,身口意的表法,我们也觉得没有见到佛,我们见到的只是当下我们自己凡夫的习气所显现的这些东西。
但是我们如果问一问,此时此刻阿弥陀佛的光明在不在?祂是在的。但是虽然随时随处都是神圣的,但是在我们凡夫的眼睛里来看来,随时随处都呈现出我们的业的这种状态,就像黄疸病人看一切都是黄的一样,我们凡夫看,这不都是凡夫的世间嘛。
所以助念的人这个时候很重要,要一心一意的祈祷着阿弥陀佛的状态。病人这个时候,他如果修行有素,在临命终时能够业障越来越小,越来越小,自己的心里面阿弥陀佛的那个光能够现前,那当然不需要你助念的,这正是他解脱的时候,你别打扰他。你念的那句佛号,还都是名字,里面实际的意义你没感受,你念出来的没有力度的,所以很多修行人他不需要别人助念的。
别人特意还问他,你走的时候要不要我们来给你助念?哎呀,千万不要来,不要来。像我师父说,我走的时候,不让你们知道。他修行一辈子,这是他很关键的时候,他修行的佛法要现前的时候,他不要别人去打扰他的。本来他那个无量光要现前了,被你那个磬“邦”一敲又回去了。
当然我们助念的人大多数都不是这种修行有素,现身就证过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所谓的实相没有现前过的,多数都是以口来持名,持持名而已,就这样的。这时候呢,口持名也持不动了,这个时候持不动的,因为身体四大衰的时候是很难受的。
我们在座念佛的人,我问一下,发高烧的时候你还念得动吗?那个时候你不是念佛了,赶快找一个冷水毛巾捂在头上才好呢,对不对,你觉得捂一块冷水毛巾比念阿弥陀佛还管用,对不对。这说明你念的阿弥陀佛只是持名啊,你对阿弥陀佛的真实的功德你并不了知啊,你没有现前过实相念佛的功德力啊。如果你现前过实相功德的念佛力的话那就不同了,不要说你自己了,就是别人头痛脑热了,你给他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道光,别人马上身体恢复正常,就这样子,这个是不得了的。
所以我们助念,我们只能以一种虔诚心,很虔诚的,很虔诚。这个虔诚会超越凡夫的状态,所以印光大师有副对联说“竭诚自能转凡心”。竭诚的心会转凡心,竭诚之心会出奇迹,会出奇迹。真的会念的,哇,把佛光引到我们这个凡夫的世界来了。本来佛光就在的,但是我们凡夫的世界,这个定力太强啊,不见佛光啊,就是我们习气的这种折射啊。
所以竭诚心的时候,把佛的光引到我们的世界来,那你这个送的人马上沾光,因为他这个时候是很敏感的。真的你帮助的一个人,当阿弥陀佛的佛光显现到我们凡夫的这个层次里来的时候,马上不同,这个往生的人一但跟阿弥陀佛光接了之后,他达到往生的作用的时候,就会有种种瑞相现前。
有的人奇怪的是什么,他已经咽气了,死了,业障很重,咽气不久马上身体整个僵硬,气色也很难看,由黄就会变青色,骨头骨节都会僵硬掉。竟然有的念佛念到佛光现前,这个人会一下子整个的气色又缓为活的一样,然后身体又会柔软,就是说他的这个神识已经跟阿弥陀佛的光接了,一接了之后,不单单神识进入阿弥陀佛的无量光中,包括他的肉身都沾光了,哎,一下又恢复到那种状态,这是很奇特的。
所以我们念佛的人,也是为什么念得好的人,那个气色就好,就是这样,到时候虽然人去世了,却颜面如生,异香满室,那个就是瑞相啊。所以所谓的修净土的,最后就是以这个决定,以种种瑞相为往生验证。
我在这里并不排斥说你一心一意的念阿弥陀佛,但是你要想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你必须要找对人,你要有师父,你的师父必须是念佛成就的,不是靠宣传成就的。就像有的人是开广告公司的,广告公司它不是卖东西的知道吗。他有的是开广告公司的,但不一定卖东西,所以这个佛经典里有讲到,有的他是靠赞叹的,你问他有吗,他没有,他只是赞叹的。
所以你修任何法门,必须要有师父,如果你这位师父是念阿弥陀佛成就的,那你放心好了,他叫你念什么你就念什么,没有问题。如果只不过觉得的这个净土好啊,现在大家都是阿弥陀佛,开口闭口都是阿弥陀佛,然后,我也想出名快,我要一炮就能打响,这样子不一定的。
当然,赞叹的人也有功德,但是你赞叹,比如说我是宣传大家这样子的,跟我摄受大家一起念佛是两回事,我可以宣传,说念佛好,念佛好,但是摄受却不一定能摄受,因为他自己没有现前得到念佛的功夫。他那句阿弥陀佛,跟翻译过来的那个无量光、无量寿,他真正的无量光无量寿还没有达到。
你像我师父他们早就开悟了,但是摄受弟子们还是很慎重的。 像我另外一位师父,静慧老法师,三十多岁就证念佛三昧了,但是他到六十多岁才开始摄受大家,他宣传是早就宣传了,但是他摄受弟子,六十岁才开始摄受。所以佛法有教法和证法这两部分,所有的教法也是来自于善知识的教导,所有的证法也是来自于善知识,但是这两方面的要求也是有所不同的。
比如说教法的善知识,他只要具足多闻,他有正见,他自己修行上,就是说不需要他自己怎么证悟的,他就可以引导别人学佛。但是做为证法上来说,那条件就不太一样了。现在大家基本上都识字,像中国大陆上有很多人不识字,年纪大了也不识字,那也是没办法,那我也只有劝他们好好的念阿弥陀佛,然后教一些他们懂的,怎么样供水啊,怎么样供灯啊,怎么样礼拜啊,哎,怎么样念佛的心态啊,对这个世间怎么看破啊,那只有好好的仔细的教他。他也不识字也不干嘛的,听师父慢慢教,他也这样做,这样得利益也很快。
那我们识字,我们对佛法还是要多了解一些。像前面有人问到《普贤上师言教》跟《菩提道次第广论》有什么区别一样,这两部论其实都是菩提道次第,修行的一个途径,对我们学人来说的话,这些都是需要学习一下的。学习了,你就知道这个路该怎么走,乃至你要亲近善知识,如何亲近善知识,如何依止善知识,这上面都有道理,你明白之后就不会走错路了。
《请师父开示助念的意义,如何正确助念?》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