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抛弃导师(普巴扎西仁波切)

  什么是抛弃导师

  普巴扎西仁波切

  有弟子问我:“有的地区很多道友依止一位上师修行,后来有几位道友听说当地来了一位活佛就前去拜见,结果被其他几位道友斥为抛弃上师,彼此矛盾非常尖锐。以至于即使有人想依止其他具德上师,也只能偷偷摸摸闻法、修法,生怕被其他道友知道。请问:什么是抛弃导师?”

  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很重要的。作为一位真正的具德上师,可能不会违背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而将约束强加于弟子。对于弟子而言,只要符合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就都不是抛弃导师的行为。

  类似这样的现象,我也见到过很多,不仅在汉地,在高原地方也有。有些导师想聚集很多弟子,就用解脱和金刚地狱来控制一切。比如导师对弟子说:“你现前依止了我,从此以后你必须听从我所说的一切。若能做到,我就度化你;若违背这些教言,你就是一个犯戒弟子,等待你的只有金刚地狱。”等等。如经云:“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灭,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须知,佛陀揭示的因果法则,乃因缘和合,由因生果,并不是由某个人说了算。所以我们依止导师之时,一定要谨慎一些。

  我见过很多很多居士进入佛门之前,天天被生活和事业中的种种烦恼所缚,所以希望进入佛门,寻求解脱。但进入佛门之后,又遇到烦恼,比如,有的导师不允许弟子这样或那样。弟子们在谒见其他导师之时,只能偷偷摸摸地去,心里非常纠结。所以就很迷惑:“我进入佛门到底是对还是错?佛法讲解的一切都是为了消尽烦恼,若我做得对,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烦恼?到底我该怎么办呢?”后期就会产生很多很多矛盾。

  其实进入佛门不应该这样,我们进入佛门的目的是为了今生快乐,临终自在,未来更加幸福。如果进入佛门没有幸福反而更加痛苦,这样的修法还有意义吗?

  当然-若我们依止的是一位具德上师,类似的显现基本不会存在。我相信你们都依止过法王如意宝和喇嘛仁波切,这两位导师什么时候约束过我们?比如说:“从今天开始,你是我的弟子,你只能依止我,不能谒见其他导师。”没听说过吧?你们没有听过,我更没有听过。导师们平常讲法之时都是告诫我们:在具有信心的前提下,依止上师越多越善。导师也时时都在为我们传讲往昔阿底峡尊者依止一百五十三位上师等一系列公案。因此以后的一切行为还是要尽量符合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若导师所言与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相违,我们需要做的是观察这位导师是否是一位具德上师,而不是生起烦恼,更不能心生诽谤。

  这并非在讲解他人的过失,而是提醒我们依止导师之时,若不理智一点的话,真的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类似的烦恼。这些不应该是修行者的行为。

  有时候具德上师怕弟子走错路,会要求弟子好好修法,不要跑来跑去等等。但当你依止的另一位导师是真正具德上师的时候,我相信这位上师不会再以这样的要求约束弟子。

  什么是抛弃导师呢?抛弃导师指的是弟子内心对导师产生诽谤,而不是不在导师身边。若不在导师身边就是抛弃导师,那我们观想阿弥陀佛之时,难道就抛弃观音菩萨了吗?难道就违背观音菩萨的誓言了吗?当我们朝拜观音菩萨圣地普陀山时,难道就抛弃文殊菩萨了吗?文殊菩萨会因此忿怒而对我们产生其他想法吗?我想当然不是这样。

  诸佛菩萨示现不同形象是为了度化根机和意乐各异的众生,而不是佛与佛之间存在什么差异。“千江有水千江月”,天空中的月亮只有一个,因大地水器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月亮之相。一切诸佛菩萨都因度化众生而示现法界,其本体、功德与事业无有丝毫差异。所以任何一位具德上师都是三世诸佛之总集,总摄如海皈依境,若具足信心依止、祈祷,则一切上师、本尊、护法都在依止、祈祷之列,何来抛弃?

  所以为了在依止导师期间做到如理如法,了知并思维上述道理还是很好的,很有必要。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