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静静地等孩子当好人,而是父母亲必须有良好的行为当孩子的行为准则和榜样,要教导孩子讲悦语、态度谦卑有礼,必须懂得向家中的父母亲与长辈顶礼。
“当儿女的就要按照父母的吩咐而做,虽然此时孩子还不明白为什么,也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还是有效果,可以让孩子留在善的范围里。当孩子长大可以了解道理后,就慢慢地跟他们解释原因,即父母亲、祖父祖母、外公外婆具有哪些“善”,所以我们才要顶礼他们。”
要给孩子真正的自由,即是孩子要发自内心,让他们自己愿意顶礼父母与长辈,而不是强迫他们。孩子长大后,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会来顶礼我们是不可能的。孩子知道这是件好事,但是没有从小养成习惯就会感到很尴尬,明明知道这是好事,但是却因感到尴尬而不敢做,因为不习惯。
“顶礼是一种表达尊敬的方式,是我们重视该人之善的表示。我们顶礼他们,就是表示尊敬,之后,我们就要向他们学习、效仿他行善的方法,然后跟着他们一起行善。”
如果我们未曾学习顶礼,我们就容易生起傲慢心,太过于执着自我。每天只看到他人的缺点,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
我们看到现今社会里的人,都在找别人的毛病,学生找老师的毛病,老师抓学生的毛病,大人、小孩互相找毛病,他人的优点他们都看不到。如果社会继续维持这样的情况,不久,社会的组织系统就会失控。必须以“尊敬”来解决问题,即是“要看到别人的优点。”
“孩子开始学讲话时,我们千万不要让孩子学会骂人,而是要教导他要讲好听话,然后带孩子到寺院来,教导孩子静坐,观想供奉在佛桌上的佛像,学习“念佛”等等,如果能如此做,在未来孩子遇上些什么问题,就可以自我克制,保持平静了。”
“静坐真得可以改变人的习性吗?”
“真的假的,就要思考一下!”
“通常当人睁开眼睛的时候,我们只看到周遭的人,却没有看到自己,连自己的脸,我们也没有看到,看到的只是镜子里的影子。”
“那么,怎么才能看到自己,必须闭上眼睛才能看到自己吗?”
“如果我们懂得静坐让心宁静。我们曾经造过恶业就会知道那是不好的,必须加以改善。好的我们都会接受,就不会去批评别人,而会自我检讨,改变自己,让自己达到真正好的准则,一直往善上走,这样,我们就可以过着身心快乐的生活。”
从师父的教导中,我们确信孩子小时候要教导他们静坐,等于训练孩子从小就习惯宁静,这样,孩子才能终生当个好人。因为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心,让心定下来,不会因外界事物的诱惑而不安,而继续保持父母亲所教导他的良好行为。
所以今年的时候,请不要忘记带你们的子女去学习静坐。你们可以到全国的各个寺院去参加陶冶品德的训练营,让您子女的人生充实而有意义,让孩子从小习惯于静坐,让心保持宁静。
九、出家可让父母亲得到功德
当今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里,大人们都只顾着去工作,没有闲暇好好照顾子女。如果儿子的年龄足以出家,而他本身也想出家报父母之恩,那么,他应该在三个月的雨季安居期间出家。这样,父母就能得到很大的功德。儿子为父母出家,并不是简单的事情,重点是一定要出自他的意愿,绝不是因父母的要求或奖赏而出家,例如:出家是为了得到车子或为了得到来自父母的赏金。
父母希望看到儿子披上袈裟
笔者曾看到刊贴在国际佛社布告栏上的一张海报,内容是邀请全国的大学生,在暑假的期间出家。
海报上刊登了一位年纪大约六十岁的母亲,手上拿着小小的茉莉花串的画面。她的脸上充满了喜悦,她亲爱的儿子穿着白衣,恭敬地顶礼她向他告别去出家。
海报上这么写着:“趁母亲还活着,生命中至少一次出家,以报答她的恩德!”
如果诸位母亲有机会看到该画面,并看到这段话,也应该让儿子为您而出家。
笔者曾经多次雨安居的期间为母亲出家,来自出家的功德是无法形容的。出家让我们学习到,我们的生活可以不用依靠财物就能得到快乐,我们行住坐卧的地方,只需要大概一平方公尺的大小,睡觉之处也只需三四平方公尺,我们就可以感到快乐。而此快乐比我们拿到十万百万元的快乐还要多。这种快乐是金钱买不到的。
出家是为了报答父母恩,却带给自己最丰硕的收获,让我们知道生而为人的目的,生命的目标为何,出家不要只是空谈,最好亲自体会更清楚和明白。
将要出家时,却差一点丧命
出家,让父母亲向儿子随喜出家的功德,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不要以为谁想出家就可以,那就错了。能出家的人,必须有过去之功德跟随,最重要的是他必须具有律藏里所指定的资格,才有出家的机会。
笔者的父亲,在笔者小时候就往生了,没有机会看到儿子出家所披的袈裟。
而我在出家之前,差一点就命丧黄泉,比父母亲早逝,幸好两次逃过鬼门关。
第一次我大概十几岁,过马路去帮妈妈买鱼酱。当时天正下着雨,之前看过中国电影的武士与强盗搏斗时,喜欢戴遮住脸的帽子。天性顽皮的我,就戴着此帽子过马路,看不到迎面驶过来的车子,就被一辆机车撞倒,鱼酱瓶也从手上掉落地上而摔坏。幸好机车行驶的速度不快,才能幸免于死。这是我第一次逃过鬼门关。
另一次是患重病而入院。一天晚上我阑尾忽然破裂。当时只有妈妈与外婆在家里,妈妈在凌晨一点才送我到医院。医生与护士却检查不出来是阑尾破裂!要命的是阑尾破裂腹部被细菌感染,家人就要准备后事了。
我在医院折腾了十五个小时,医生们都试着检查所有肚痛的症状,最后才发现是阑尾破裂了。医生就在当晚八点钟紧急进行手术。而我也幸运地逃离了死神的魔掌。
当麻醉剂失效,睁开眼睛时,已经是隔天的早晨了。我仍然感到昏昏沉沉,四肢无力。这时,我发现隔壁床的病人也是因阑尾破裂而动手术,他的病情很严重,他需要动用一架机器,把体内的脏污吸出来。因而觉得自己实在很幸运情况不像他。
当我回过神来,看见我的床边坐着两位老人家,她们看起来很累却不太担忧,我很感动,心里想:“妈妈跟外婆一定是整晚都在照顾着我。”我觉得在世上,她们俩就是我最爱的人。
我心中有种感觉,如果问这世上谁会以最纯洁的心来爱我们,不会跟我们要求什么,同时还愿意为我们而牺牲,这个人该会是谁呢?
这两位整晚都在照顾我的女人,即是世上最爱我的人,她们放弃了工作、家庭来照顾我。她们甚至可以牺牲她们的生命。我扪心自问,从出生到现在,我曾做过什么事情来报答她们的恩德呢?
毫无疑问她们从我这儿所获得的,实在是“少得可怜”。这令我感到惭愧不已,今后我一定要加倍地谨慎小心,绝对不惹她们生气,也不让她们难过或担心。
因此,能逃过两次鬼门关,是我出家的最大动力,我想让她们看到我穿袈裟,让她们当我是累积功德的动机,也让她们不再为我担心,因为我已经出家学佛了。
每天都很靠近死亡
笔者的决定是在读大学的最后一年开始的,当时开始反省发现人生是无常的,有时早上见面,到了傍晚可能就阴阳两隔了。
曾出席多次的丧事,看到父母亲为孩子办丧事而心力交瘁,看过外公外婆为孙子的丧事而操心痛苦。这是令人感到心酸的。我们也不想遇到这样的日子,但是,生命是难以预料的,谁也无法预知死亡,因此,有机会还是先出家比较好。
后来,妈**健康有了问题,外婆也逐渐衰老了,因此,恐怕再不出家,她们会记不得子孙的样貌了,因此决定一毕业就出家。
不过决定却因之后发生的事情影响了。刚一毕业,我就找到了一份优渥的工作,心里认为既然有了工作,那就先工
作赚钱来报答妈妈养育之恩,至于想为妈妈与奶奶出家的事就延后吧!
幸好笔者还有功德,有一天,敬爱的师父知道我想要出家的消息,就特地到我家来。一见面师父就说:“这个雨居天去出家吧!”
当时,我还三心两意,就回答师父说:“现在我刚刚负责起公司交代的任务,我不太好意思请假!”
师父似乎看透了我的心,就提醒我说:“你死了,公司可不会为你回向。”
师父的话就犹如空中响雷敲醒了我,我心里立即想到:“如果我现在丧命的话,能回向给我的人就是妈妈与外婆而已。”
于是,我立刻答应师父:“好的,这个雨季安居我会去出家!”之后,我遵守诺言而出家了。因为有了师父的提醒,妈妈跟外婆才有机会看到儿孙披上袈裟。
从儿子出家所得到的功成名遂德
当笔者出家成为比丘,就发现泰国人相信儿子出家是一种报答父母恩的方式。但是很多人还想不通儿子出家什么时候可以报答父母之恩呢?明明出家后,就要离开家庭,出外去托钵,单独去行善。
有一天,有人去请问师父类似的问题。为了解开大家心里的疑问,师父就慈悲地开示,现在,笔者就把师父的开示与大家分享:
有关信仰是个人的问题。我们是佛教徒,是现代人,要做出怎样的决定,就必须考虑原因和结果。佛法教导我们:“谁行善谁就得到善果;谁造恶谁就得到恶果。”
“儿子出家会接受到功德,因为他们遵循正等正觉佛陀的教导,精进修行。”
父母亲没有跟着儿子一起精进修行,无法得到这部分的功德,但是会得到其他部分的功德,即是:
(1)护持儿子出家
(2)儿子出家后,因关心儿子而去供养托钵。当供养托钵后,就不只是供养自己的儿子,还供养其他的法师,所以他们就得到了布施行的功德。
(3)有的父母很关心儿子,为了能看到儿子,而在寺院待了半天或是超过半天,就有机会听闻佛法,可以获得关于功德与恶业的知识,进而使自己更爱功德,惧怕造恶,他们也会得到这部分的功德。
(4)既然来到寺院,看到其他的居士认真持戒、打坐,就跟着他们进入了修行团体。所以,除了得到供养托钵的功德之外,还可以得到持戒与静坐的功德。
“出家的功德是有部分的差异,但是一定会得到功德。某些父母亲,当儿子出家后,以为会自动得到儿子所修的功德,所以没有供养托钵,没有到寺院去听法,这样到哪里去得功德呢?但是也有父母没有去寺院,但是出家的儿子回家讲法,令他们感到法喜,然后就按照儿子的教导去做,去供养托钵、去持戒,那么,这些父母亲也会得到功德。”
笔者对师父的解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父对儿子出家的事情,及有关儿子出家后,父母亲如何得到功德都解释得十分清楚。
除了接引父母亲入寺修行之外,还要提醒出家的儿子,要经常邀请父母来累积功德,这样一来,儿子的出家,就能让自己与父母亲都获得很大的利益。
为世上最爱的人出家
在我们生命中,特别是男生年龄越大离父母亲越来越远,而想独自去开辟自己的一片天空。为了预防离父母太远,我们就应该无条件地为父母亲出家,就如他们毫无条件的照顾我们,无怨无悔。
我们仔细地想一想,就会发现,在我们生命中,自己曾经为很多人做过有益的事情。甚至有的人为别人所做的事情,比自己的父母亲还要多。我们好好地思考,别人我们都能毫无条件地为他效力,我们为什么不尽力地报答父母的恩德呢?
在我们生命中,不是随时都有机会可以出家的,而且出家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出家。如果让生命离开父母亲越来越远的话,父母可能就没办法看到我们披上袈裟了。
因此这个暑假,笔者认为是最适合男生出家,让父母亲看到我们披上袈裟。这样,我们才是智者,正如佛法里的智者所讲的话:“生为男生,要当今生与来生的智者,才会无愧于人。”
《温暖之家 第五章 教导孩子认识生命》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