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而对孩子疏于管教,而导致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长大后成为蛮不讲理、不明是非的愚人。到了最后,甚至觉得父母亲所有的一切都不顺他的心,更无法体会父母亲千辛万苦照顾孩子的苦心,更别说是报答父母亲的养育之恩。他们认为父母亲既然把他们生下来了,就有责任养育他,让他过舒适的生活,有如富贵人家的孩子一样。
很多家庭都有类似的问题,有些孩子心胸狭窄,思想幼稚,只一味的埋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不像其他的父母那么富有。因此,与父母亲交谈时,往往语中带刺,咄咄逼人,刺伤父母亲的心。他们会用刻薄的话语讽刺父母亲懒惰,不努力工作,以致他们的家这么穷困,让他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有的甚至不断地要求父母亲买这买那,以满足他的虚荣心。父母一旦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就会乱发脾气,令父母亲伤心难堪,自己却全然不知已造下重业。
这个问题不只发生在经济拮据的家庭里,即使是家境富有的家庭也有解决不完的问题。
有一位法师曾开示说,大约在七、八年前,有一位从南部来的富商,垂头丧气地走进来请求师父帮忙:
“师父请帮帮我,我的孩子实在不懂事,时常要求父母买这买那。买给他之后就把它弄丢,有时候我们没有马上买给他,他就会大发脾气,责骂父母。对这个孩子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师父开导他说:“你的孩子还不曾到寺院来修行过,要多指点他还不行。其实,即使你要叫他来听法,或叫他尝试打坐,使心保持清净,然后自己想想,父母有怎样的恩惠,相信出钱请他都不会来听,甚至有可能连自己的父母都会骂.父母的话他听都不听,怎么肯来听别人的话呢!”
“这样好了,这一次在你们回南部之前,先带这位不懂事的儿子到孤儿院走一趟,要找怎样的藉口都可以,无论如何都要让他到孤儿院去布施一餐,让他自己亲身体验一下,如他还有福报,就会觉悟,自然就会慢慢地改变态度.”
“为什么师父要他到那里去
理由就是想让他的孩子去看看那些没有父母照顾的人,是怎么样生活的
他们心里多么痛苦
希望他能看到这些孤儿的可怜处境后,能彻底地醒悟,及时回头,深深地了解到父母是如何地深爱着他.”
“记得在念大学最后一年时,有一天,师父跟大学里的一群死党,相约到孤儿院去布施,孤儿院里大约有两三百个孤儿,由院里的二十个员工照顾着,平均每人必须照顾大概十到二十个孤儿.”
“当我们到达后,孩子们就跑过来抱住我们,争着要我们抱他..他们称男同学为爸爸,女同学为妈妈,而那些女同学被这突如其来的称呼,羞得满脸都通红了。原来是院方教导他们这么称呼我们,而他们其实都不知道谁是他们真正的爸爸或妈妈。”
“三四个孩子,跑过来,像小猴子般地攒进我们怀里,并说他们这一辈子从来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什么东西都没有。因此,每当有人送东西来时,不管是点心或玩具,他们都会争先恐后地去争来吃或抢来玩。”
“由于我们事先并不知道有多少个孩子,所以只买了四五十个洋娃娃,怎么知道孩子的数目竟然多到两三百个。当分玩具时,情形一片混乱,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涌上前来争夺,结果,有的抓到头,有的抓到脚,有的抓到手,那些新买来的洋娃娃,就被他们扯得支离破碎,完全不成形了。每一个人只抓到了娃娃的某个部位,于是就互相捶打哭闹。”
“至于我们所捐赠的新衣服,院方负责人会衡量哪一个孩子的衣服比较破旧,然后吩咐照料他的员工给他换上新衣服,如果他的衣服还半新不旧,就没得换。但是,他们却因妒嫉心的缘故,而去拉扯那些新衣服,最后所有的新衣服都被撕破了,结果谁也没得穿。”
“当看到这样的情形后,我们都感到很心寒。天啊!这些孩子的想法竟然跟我们不一样。记得我们小时候,都很喜欢同龄的朋友在一起游戏,而且玩得很开心,从没有想过朋友要跟我们争吃、争玩具。因为我们都吃得饱,玩具也很多。”
“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父母那儿得到温暖。我们知道父母和周边的人都很疼爱我们,所以我们才很乐观,喜爱朋友,想有很多玩伴。有时有二三个人一起玩乐、嘻嘻哈哈的,一天被打了好几次,也不觉得气恼,反而觉得很好玩。”
“这些孤儿都没有我们这种感觉,他们没有当周边的人是他们的朋友,而把他们当成了与自己作对的敌人。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嫉妒、落寞、无奈,真是令人心寒。”
“所以,师父劝告正在强迫父母为自己做这做那的孩子,应该到孤儿院去亲身体验,看看这些孩子如何生活。他们从小就失去父母的爱,孤伶伶地独自过生活,而你们都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丰衣足食,无忧无虑,怎么还可以向父母提出苛求呢?”
从师父所讲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了启示:孩子要求父母要顺自己的心意甚至还用言语刺伤了父母亲的心,即是藉言语来杀人,残害他人的性命,这是很残酷的。但是“天下父母心”,即使孩子用尖酸无情的言语刺伤了父母的心,父母亲还是会加以忍受的,当有人说他们的孩子不好时还是会马上挺身而出,维护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永远是孩子的父母。尽管孩子的态度非常恶劣,他们还是会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即使他们的孩子从未善待过他们,但他们对孩子的爱是永远不变的。
“孩子再怎么的无情,父母还是永远疼爱他们的!”
《温暖之家 第三章 家庭的团结精神》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