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吾心忠告 3-6 佛法简介 轮回与我执

  003-6·轮回与我执

  如今当告知汝等一二事。于众生有情之心意,皆有一基本之本性或根地,名之为佛性。是成佛种子、普贤王如来之种子。此本性吾人皆有但又不为所知。此「根地」乃吾人自生之觉性,无始以来便与吾人同在,有如明镜。当某人以笑脸照镜,便见到笑脸迎人;反之,以一副哭丧脸照镜,便见到哭丧脸。这原始本觉地有如明镜。

  笑脸者观看一面完全清澈之镜面时,此有如普贤王如来之原始本觉根地即反影,唤醒其胜义本性,即所谓「普贤王如来占领了原始本觉根地之城堡,其为醒觉、自认其自性、且为自在者」。吾等凡夫,不识此如镜般原始本觉之根地自性。于吾人而言,有如镜般之原始本觉根地出现沮丧之镜像!此正为现实,以轮回之习气,原始本觉地转成所谓阿赖耶,从此显现出─「我」之微细认知。对自我执着生起此─「我」想,当出现此想时随生一心理状态,投射出于物体而觉之为外相之呈现,与心意分离。

  对「我之理解」其基本机制仿如一间有六扇门之房子,相应于六识。其中运作:我执心态先展现为其它心理状态。第二念出现并投射(穿过其中一道房门)出视能中之不同色彩。随而出现一种认知:此物名为此某或彼某。又再认知颜色之种种特性,以视觉执定此为外物。再如觉性投射到耳根,即听到音声,更粗之意念追逐此声音,认知为这个、那个,此词或彼词,觉知为喜悦或不悦。

  为此种种想作统筹者是听或耳觉知。再者,又有另一觉知投射于气味之对象。此一念,得以继续时,得出愉快或不快之经验,是谓之嗅觉。又其次另有一觉知向某些味道之对象展开,如是觉知为美味或作呕之味道,甜或酸,如是经验到之主导觉知称之为味觉。复次又别有一种觉知是投射于身上者,彼认知物质之接触,例如粗糙与平滑,而被指为触觉之觉知。如是这般基于众觉知而作「我」想,是吾人视为在体内之单一个体,此五种觉知投射而出,与五种感觉器官作联系。所谓六识是上述五种觉知加上意识觉知。轮回状态之开展由此六识而来。

  轮回由此发展与增长,而吾等仍住于迷乱中。无明是迷乱之本,而无明之本为我执。轮回之出现乃为不知自己之真正本性。诸般无知之根源于我执─「我」此一概念。因为此「我」、此与自己之观念之执着,吾人构想出「他」。由是进入主客关系,亦由此而无法自轮回中逃脱。

  因为有自「我」之意念,执着于有己,我慢由是出生,因此我执、忿怒及他毒生起。如按较低乘修习,吾人必须要用解药来铲除此等诸毒。然而密乘行人,只要用一种无上教法,一种解毒剂来解脱所有事,异于每种毒及感觉器官相关者。要言之,吾人必须对现象之本性有一深刻信念。如前所言,迷妄根源于无明,但所谓无明,实乃源于我执。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