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经过如是如是地告诉了那两位猎人,两位猎人听了之后就生了贪心,想杀大熊。就对他说:“你带我们去,把那只大熊打死后,也给你三分之一的肉,如何?”这个砍柴人心里合计着:“七天中它照料我,这也没什么;回去后家里也没什么吃的,如果我带他们去打死那只大熊得到一份肉,回去后,又能饱餐一顿。”想了想,
他就带着两位猎人直到大熊的山洞前,他们见了大熊就用毒箭射中了,当时,负伤的大熊说了一个偈子:“吾常住静处,从未夺他财,饮用草水果,从未害他众。今知临终死,我亦无可奈,众生之苦乐,皆以往昔业。”说毕,大熊就去世了。那两位猎人剥开熊皮,将肉分成三份,一份给砍柴人,当他伸手正准
备取肉时,突然双手掉落在地上。猎人见了怀着极惧的心问他:“为什么你的双手会突然落在地上?”这时,他才如梦初醒,说:“可能是因果报应,这只大熊在七天中照料我,也叮嘱我不要告人知,我却带来你俩把它杀了,肯定是这个果报。”听了这番话,两位猎人也不太高兴,觉得这个大熊肯定不是一般的傍生,我们吃它的肉实不应理。他们就将熊肉送到经堂里供养僧众,当时有一位罗汉以神通观察,警告诸比丘:“这是贤劫中一位大菩萨的肉,我们不能随便食用。”即说偈颂:“此熊大缘份,菩萨持木轭,具有大悲心(Maha Karuna),三界皆应供。”偈毕,罗汉率众比丘及猎人将熊肉作成遗塔供养。诸比丘,你
注:⑵ 罗睺罗: 在胎六年,生于佛成道之夜。十五岁出家,拜舍利弗为师,遂证阿罗汉。果谓
佛十大弟子之中密行第一。
们是怎样想的?当时的大熊就是现在现前菩提的我,当时那个恩将仇报的砍柴人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多。他往昔也是不知恩不报恩的劣种人。”
(30) 第二只大熊
——舍命救人 恩得仇报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天,佛陀在去嘎雅山的路上(据印度史及根顿秋培的记载,世尊在嘎雅山居住了七年)患了感冒,就请当时最著名的耆婆医生用酥油、草药等调合制成汤药供佛陀服用。病愈后,药还剩下了许多。耆婆医生请问世尊:“世尊,这剩下的药该如何处理?”世尊告耆婆说:“供养僧众即可。”耆婆医生就依佛所教,平均供养每位僧人,可谁也不敢纳受。这时,提婆达多(Devadatta)见了,上前问耆婆医生是怎么回事,耆婆医生说:“你看,这剩下的药是世尊服毕令我均供给每位僧人,但他们谁也不敢接受。”提婆达多不以为然地说:“那有什么?他们不敢接受,我敢接受,沙门果达玛(释尊)的药有什么的,他能吃多少,我照样也可以吃多少。”耆婆医生就劝诫他:“可能不行吧,你还是小心为好,释迦牟尼佛的体力强且消化力也强,你想跟世尊一样服用,可能消化不了吧。”提婆达多不听劝诫,把剩下的药照世尊服用量服下去了。结果,未能消化而生病。耆婆医生又给世尊作了稀饭,提婆达多又知道了,也要喝,医生就说:“你还要喝稀饭,昨天的汤药你还没消化呢,”提婆达多蛮横地说:“什么没有消化?他沙门果达玛能消化的,我也能消化,管它三七二十一,我就是要喝!我就是要喝!”强要了稀饭喝下肚,他马上体内不调,疼痛难忍,倒在地上翻来滚去,抱着肚子哭喊。(世间有句俗语:无论再好的人也有三个敌人,无论再恶的人也有三个好友。)当时,提婆达多的一些好友就特地去告诉阿难:“提婆达多生病了,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痛得在地上翻来滚去,医生也不见人影,快!该怎么办?”阿难对自己胞兄特别关心,马上跑到世尊前祈求:“世尊,我的兄弟提婆达多已濒临死亡,请佛慈愍垂护救他!”大慈悲的佛陀听后立刻去提婆达多前先给他摸顶加持,再慈祥地对他说:“提婆达多,你天天加害我与我子罗睺罗(Rahula)天天承敬于我,在我的心中是一样平等无别的,若我确实具此平等心,则愿以此真实力的加持,你的病马上痊愈。”世尊说毕谛实语,刹那间,提婆达多病痛消失,身体完好地跳了起来。这时,很多比丘在提婆达多前赞叹说:“世尊对你的恩德很大,是世尊的加持,你的病才痊愈的。”提婆达多反而埋怨道:“什么呀!我生病全怪他?如果不是他的药我也不会生病;再说,我的病它会生,它自己也会好的,与他加持不加持又有什么关系?”他还是不高兴。诸比丘闻此,即禀:“世尊,提婆达多的言语真不应理,不知恩也不报恩,人格真不好。”
世尊告诸比丘:“提婆达多不但是现在不知恩不报恩,往昔对我也是恩将仇报。那是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寂静的山林,离此不远有个城市,城里有位穷人以卖柴维持生活,天天上山砍柴。有一天,他在去山上砍柴的路上,遇到一头饥肠辘辘的大狮子紧跟着他,他害怕极了,跑着跑着看见前面有棵大树,就急匆匆地爬了上去,抬头却见树上已有一只大熊,这只大熊也是被狮子追食,先躲到大树上了。这个人心想:“地上有狮子,树上有大熊,我在中间,今天肯定逃不脱了”。他吓得浑身发抖。因大菩萨身虽堕入恶道,但心是不会堕落的。它看到这个担惊受怕的人,生起了大悲心,劝慰道:“朋友,请不要害怕,我可以保护您。”说着就伸出熊掌把那个人拉了上来,他们两个共住在树上,可狮子还是不肯离去等在树下。大熊就跟那个人商量:“你我都知道有很多象狮子一样的猛兽都想吃掉我们,这样的话,我俩轮番休息,你睡了我可以保护你,我睡了你可以保护我,互相照应能得到安乐。”那个人也答应了。首先他熟睡了很久,大熊一直悉心地保护着他。树下那只久等的狮子对大熊说:“大熊,你最好把那个人甩下来,他是个不报恩的恶劣人,你把他甩下来我吃了就离去,你也得到自由。”大熊告诉狮子:“凡是皈依我的众生,我甚至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会舍弃他们的。”这时,那个人也睡醒了。大熊说:“你醒了该我休息了,你要好好保护我。”那个人也答应了,大熊便睡了,树下的狮子又骗那个人说:“你最好把大熊甩下来,我吃掉它就离开,你最好是我在这里的时候甩下来,不然,我不在这里,它会吃掉你的。”那个人觉得也是个道理,就真的将大熊甩下去了。即将落在狮子口里的大熊说了一个偈子:“呜呼此世中,非法极可怕,劣种恶人中,也有害恩者。”说毕,狮子就把它吃了,吃饱了的狮子就离开了。树上的那个人在甩下大熊时清清楚楚地听了这首偈子,心里一直有很大的执着,口里也一直不由自主地念:“呜呼此世中,非法极可怕,劣种恶人中,也有害恩者。”他时时刻刻地念,懊悔不安,后来疯了,到处一边呼叫一边念这个偈子。他的亲戚朋友四处寻医,给他看病但都查不出是什么病,后来,就带他去附近的一位具五种神通的大仙人前询问:“他究竟是什么病?”大仙人用神通观察知道:是因为他害了一只对他有救命之恩的大熊,在他遇到狮子穷追不舍的时候是大熊救他上树保护他,他居然把大熊甩给狮子吃了,是这个果报现前。大仙人就专门对他宣说一首偈子加持他:“你却不讲理,狮子追你时,大熊救护你,非但不报恩,反将它送命,今以此果报,今生来世中,无量苦逼身。”讲过此偈,那个人的精神基本正常了,然后在仙人前出了家。诸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当时的那只大熊即今现前菩提的我,当时那个砍柴人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多,往昔他也是对我不报恩反加害于我的。”(师言:我们无论哪一个人在即生中对自己的大恩上师和恩人要结善缘,千万千万不要结仇缘,否则,生生世世不能清净。有些全是前世的仇缘,但今生一定要好好忏悔,自己要观想:凡是我的冤仇与我同时在上师三宝前忏悔,发誓再不结为冤仇。有些是今生才结上恶缘,这样结上恶缘应后马上忏悔,不要报到来世。提婆达多就是因为没有好好忏悔以至于生生世世与世尊是仇缘。)(译者:也许有人认为这里是不了义的公案。这一点不能这么断定,大乘经典中也说提婆达多是佛的化现,但是,在显现上因果是不昧的。譬如《佛遗教经》中说:将来说法师全是佛的化身。但现在的善知识、说法师仍多是前世因果的报应。所以,大家一定要铭记因果不昧,时时谨小慎微,勿以恶小而为之。)
(31) 小驼背
——饿死母亲 圣者受报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中有一婆罗门非常贫穷,以乞讨为生。他妻子怀孕了,自妊娠起,他乞讨更加困难,几乎一无所获。怀孕九月生下了一个男婴,他又瘦又小又丑还是个驼背,父母给他过了生日,取名小驼背,就用牛奶、酸奶、油饼喂养着。过了几天,因他前世业力现前,他母亲的奶水就枯竭了,只好靠牦牛、犀牛的奶汁来喂养他,又因业力显现,牛奶也不易得到,好不容易喂养他,仅仅是不会死而已。因为他是一个最后有者,在没有受尽业报,还没达到自己的境界以前是不会死的。这样,总算是把小驼背拉扯大了。一天,父亲对他说:“我们家是乞食为生,没有务农经商,你现在已经长大了,一直靠家里养你是不可能的,你自己应该去乞讨。”小驼背依父亲所教,便开始去乞讨了。
小驼背离家行乞,因其业力现前,不象其他乞丐能讨到很多食物的,他经常讨不到吃的,仅仅是维持生命不至于死掉,身体遭受如此的饥寒,内心也是异常的痛苦。渐渐地,他对释迦牟尼佛的教法生起了很大的信心。一天,他见到一位比丘就向比丘祈求:“我愿意在您面前出家、守持比丘戒,请求尊者开许。”比丘问他:“你父母还健在吗?”“在”“如果父母在,他们有没有开许?”“没有”“我们释迦牟尼佛教…
《《百业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