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修者与内观》▪P3

  ..续本文上一页心,经过了念住于苦受的强化时,他就能够做到「看就只是看;听就只是听;想只是想。」

  有人建议,如果禅修时妄想产生了,心应该注意到这些妄想,并提醒自己:心起了妄想。理论上,对每一个妄想,都能注意到它,以念住来掌握它,是有可能的。但是,在实修上,要以散乱心去念住于令它分心的所缘,是极其困难的。假使已经有强大的专注力,则心绝对不会从它原来的禅修所缘上跑掉。而且,更危险的,禅修者通常会误以为他正念住于妄念,而事实上他却是被妄念拖着走。因此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是更加热诚地念住于禅修的初始所缘:触或受。

  关于观照意根的所缘(法),这是比心更微细的所缘。法念住(以意根的所缘来培养念住)的禅修者,是无法直接掌握它们的。法念住可以说是,在热诚地修过受念住之后,所接着修习的一种方法。精进地念住于苦受时,心的五盖可能会生起、然后灭去。当苦受耗尽或终止时,心中的七觉支可能会生起。当它们生起、灭去时,禅修者必须去念住于这些法。假使瞋恚的盖障产生时,禅修者不要在心中标记、默念「瞋恚」,他只要去醒觉瞋恚的事实。假使舍觉支生起时,禅修者应该去醒觉舍觉支的生起。同样地,在此禅修者能妥善完成他的任务,这也是由于他从受念住的修习当中,培养出强大的专注力和清晰、稳定的心的成果。

  事实上,四念住:身、受、心、法,并不是个别生起的。它们是一起生起的。当禅修者念住于接触的醒觉时,身、受、心、法四个念住都包含在内了。对其中之一保持念住时,同时也念住于其它三个念处了。就好像一杯饮料当中有水、柠檬、糖、盐四种成分。当中一种成分较重时,我们就称之为多水的、酸的、甜的、咸的等等。当感觉占优势时,我们就称之为受念住;当心占优势时,我们就称之为心念住等等。

  当四念住修持圆满时,禅修者就能圆满地开展七觉支,当七觉支圆满地开展时,禅修者就得到证悟。但这是未来的成果,在简单介绍孙伦禅修法中,不需要对它做进一步的说明。如果有人播下芒果的种子,则将会长出芒果树。一个人应该将他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种好他所获得的、最好的芒果种子。这样,结果就会自然而然地成就的。

  五、结论

  孙伦念住禅修法是给精进的出家或在家人日夜修持的。对于较不精进修者,禅修中心的接触;头部与枕头的接触;脚板与地面的接触;手指与工具的接触。假使可能的话,他应该住于所视物与眼睛的接触;声与耳、味与舌、香与鼻的接触。孙伦禅师这样说:严密地念住于接触的醒觉。

  孙伦禅修法是一个简单的系统:它就像画一条线或一个圆圈那么简单,甚至小孩子初次试着用纸和笔时,就会画线或圆圈。但是要画出一条完全直的线或一个完全圆的圈,却是极为困难的。但是如果我们能非常热切、精进地练习,将很快地获得成果。大部分其它方法是难于描述的,虽然容易实践,但是成果却是来得慢。孙伦禅修法是容易描述的,因此关于这方面的著作几乎是零。在缅甸只有一本小册子描述这个方法和一本薄薄的书描述孙伦禅师的生平。因为他的方法很容易描述,又很少理论,因此也用不着书本了。孙伦禅修法难于实践,这并不是意味着它的修习次第很复杂,它们都很简单。这只是由于它不是一个松懈、舒适的方法。它需要勇气面对强烈呼吸和苦受的不舒服,需要有跨越它们的热诚以及不达目的绝不中止的念住。但是,一旦做好这一点(这是能够做得好的),其成果将会是快速的。因为孙伦禅修法是立即,而直接地接触实相,并且也激发禅修者的热诚,以帮助他用快速的脚步向前迈进。

  对于当今的懒人而言,他没有太多时间花费在任何事物上,并且背负着他的观念、逻辑和理性,使他愈来愈远离实相和智慧的根源。孙伦禅修法将令他受益良多。它令他放下自己的思惟模式,立即而直接地掌握事物的实相;它令他振奋精神,发挥强大的身心潜能;它给予他面对人生兴衰起伏变化的力量与方法;它正中要害地打击所有痛苦和不满的根源︰欺诈、自怜又虚幻的「我」执。

  孙伦禅修法是一个密集、毅然、热诚建立四念住的方法,为了是:净化众生,克服苦痛哀伤,走上正道,取得涅槃。

  给孙伦禅修法初学者和进阶者的讲义

  如果你对孙伦禅修法很感兴趣,想以此一门深入,取证涅槃,而目前想要证得预流果(初果)。那么,在修持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以下的这些问题。如果你因缘不具足,没有人能亲自指导你、回答你的问题。那么以下的这些讲义,可能会和你有密切的关系。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地阐明:每个人的业都不一样,不同于其它的人。即使是长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他们彼此的业,也有某种程度的不同。并且要了解:每个人的业是一定可以透过禅修而改变的。

  因此,如果你是一位初学者,或者甚至还没开始进行内观禅修。那么,当你看到以下的问题,谈到孙伦禅修法充满痛苦时,千万不要被吓着了。这些痛苦并不是孙伦禅修法所造成的,而是禅修者自己本身的恶业所造成的。换言之,禅修者可以概略地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的禅修者很幸运地,他们拥有某种善业,而能走上易行道。而第二类的禅修者,却很不幸地,拥有某种恶业,而必须走上难行道。大多数的禅修者属于第二类。

  这两类的禅修者,都一定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就预流果。所谓的『短』是依禅修者个人的业而定的 - 。有的人只需要在十天全程的禅修当中,即可成就。但是我们必须记住,他们很幸运地,早已在此生或过去生中,完成了百分之九十或者更多修行所需要的波罗蜜。而那些尚未圆满十波罗蜜的人﹝十波罗蜜是指,要成就预流果以及后面更高果位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就必须逐渐地来圆满十波罗蜜。那么当然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了。

  除了一个人取证涅槃所需花费的时间长短之外。另外还有一个差别就是,修持过程的难易程度。前面提到过,这是取决于个人的善恶业而定的。例如,有的人在此生或是过去生中,曾经伤害过其它的众生﹝包括人或其它的动物﹞而造成他们极大的痛苦,或者甚至夺取了他们的生命。这样的人,通常就必须走上难行道。不论这些人以哪一种方式来禅修,依据普遍的因果定律而论,他们都必须承受当时所给予他人的同样程度的痛苦。在这些恶业尚未去除之前,他们是无法到达彼岸而证得预流果的。这其中的理由是,一旦一个人成为预流,他就不再堕入四恶趣(地狱、饿鬼、畜生、修罗)。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那些会造成他堕入四恶趣的恶业都必须完全被消除。

  孙伦禅修法似乎是比其它的禅修法更加地痛苦。这只是因为,它比其它的方法 能更快速地证得预流果,因而疼痛会更强烈而快速地生起,这样才能更迅速地消除这些恶业。

  当一个人修习内观时,或许会有一个个的问题在他心中生起﹝这是指禅修以外的时间,而不是在禅修的时候。因为禅修时应该要万缘放下,不可以去想其它无关的事情﹞,就是「如果要逐渐、甚至完全地去除过去恶行所造的恶业,那么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呢

   」

  当然,所有的十波罗蜜,程度上多少都是重要的因素。但问题是在这十波罗蜜当中﹝布施、持戒、舍离、精进、意志、忍辱、实相、慈悲、平等心﹞,哪一项才是最重要的呢

  

  是这样的,对于那些属于瞋恨恶业的人(因生气、恶意、挫折、憎恨、傲慢、残酷而造成其它众生身心的痛苦)以及愚痴恶业的人(因无知,缺乏取证涅槃的正确知见、懈怠、迟钝,对于相关的人漠不关心),持戒、精进、忍辱和意志波罗蜜是重要的因素。而且这四项波罗蜜中,忍辱(克制、忍耐、忍受正确禅修时,长时间保持不动的坐姿所生起的猛烈疼痛)可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以真正的平等心来忍受它。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缅甸有句谚语︰「忍辱导致涅槃。」

  现在,另外一个问题来了,真正的平等心所指的是什么呢?尤其对西方人而言,「平等心」这个名词可能会是相当陌生的。所以要去实践平等心,对他们而言当然也就更加奇怪了。

  平等心,在这里所指的是,当禅修者经验到身体各部位所生起的疼痛或者是极为痛苦(痛苦难忍)的感觉时,他应该要忍受它们,而不生起丝毫生气或挫折的念头。他应该试着保持冷静而不执着。如果痛苦实在是太强烈了,以致于无法漠视它,那么,如前面的技巧所教的,他应该尽力地专注在这苦受上。努力的程度应该配合疼痛的程度。那么,疼痛就不再影响到心了。同时,要注意,努力的程度也不可以超过疼痛的程度。正确的方法是,在疼痛还没完全消失之前,心力要稍为强过疼痛,这样心可以很有效地专注在疼痛上,逐渐地,禅修者只觉知到身体的苦的实相,而不会再分别身体疼痛的部位了。

  为什么禅修者要避免去分别疼痛的部位呢?比如说,是脚踝痛、膝盖痛或是胫骨痛呢?因为分别就极可能产生「我」的错觉。然而,实际上,经由禅修,禅修者就是要达到「无我」 (Anatta) , 没有「我」的概念。「无我」才是这个身体、生命和世界的真实特性。

  平等心:如果从和上述相反的另一个角度来说,对愉悦的感觉而言,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体验到愉悦或舒适的感觉时,他不应该喜爱或贪求这种感觉,否则就落入了贪爱、执着之中这是属于贪的烦恼。我们知道:贪、瞋、痴三毒是造作所有恶行的三种根本烦恼。因此,简而言之,平等心就是防止所有恶行的生起。

  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体证涅槃。而涅槃究竟是什么呢?这是禅修者在修行的过程中,迟早会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老实说,除了告诉你:涅槃无法仅仅以语言文字来描述之外,没有人能说出一个切确的答案。唯有藉由实际的体验,禅修者才能真正地了解涅槃。也唯有证得预流果时,才能经历这种涅槃的体验。因此,如果禅…

《《禅修者与内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行禅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