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佛?学佛有什么用?▪P2

  ..续本文上一页人的苦不是欲望没有达到,而是无尽的贪欲。由“欲而不达”引发的仅是小苦。更大的“苦”则是由人们为了满足不断升级的贪欲而不择手段的作恶多端所进一步引发的恶的果报。是这报应将人们拖入了连绵不绝的厄运之中的。这些人虽然活在世上,却如行尸走肉,在“人间地狱”中受苦。

  如何离苦得乐?请问你听说过有谁因为做了一件坏事而欣喜若狂吗?恐怕没有。那么你看到过有人因为做了一件大好事而痛苦得要死吗?恐怕也没有。所以只有行善才能让人在本质上获得快乐。

  佛祖说离苦得乐的方法时并没有直接说“离欲得乐”,实际上只有死人才能无欲,因为情与欲是一体的,所以假若真有人可以达到无情无义无欲也就等同于木头。请问谁想做根“木头”?所以不要简单和粗暴地将“欲”与“恶”、“苦”联系在一起。比如大慈大悲也是一种欲,佛祖发心普渡众人也是欲。悟道也不是直接要通过“灭欲”来悟道。

  所以离苦的方法绝不是要灭欲,而是“诸恶莫作”。这样就获得了对苦的解脱。如何得乐?答:众善奉行,顺应因缘果报去追求快乐,这样你生活的现在这个世界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便是带鞭骑驴不伤他人田。

  第四节、改变命运

  性空缘起引发的一个现象是“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所以佛学并不是宿命论,而是命运自造论。为什么呢?

  “今生”就是今天、此时此刻、当下;“前生”就是上一秒钟、昨天、上一个月、去年、十年前和上辈子;“来生”就是下一秒钟、明天、明年、十年后和下一辈子。所以无论如何在你看到本段文字,或者说在意识到这一点的当下,请环视一下你身边的一草一木、你所遇到的所有你评价为恶或善的人、一阵清风、一个抬手、一个眼神等等,无论你喜不喜欢或愿不愿意,这一切都是你过去——即一秒钟之前所有时间里所创造出的“因”导致出来的“果”。

  时间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也就是说,你永远不可能改变过去的一切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了。但是,关键的一点——也是非常幸运的一点是,虽然过去因果不能改变,而你就在此时此刻完全可以决定下一秒钟将要发生的事情——即是你能够通过改变现在、当下,由此时此刻你的认知与行为,进而改变和决定下一秒钟、下一分钟、明天、明年以后的将要发生的事情。

  所以命运就在当下你的手中。无论你过去做过多少的恶,只要你意识到“性空缘起”,从当下即开始修善,那么从下一秒钟,你的恶的果报就会逐步的——注意:是逐步的向善的果报转换,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所以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从此时此刻,从你看到这段文字开始——记住:开始就永远没有太迟,只要开始就永远都不会太迟,而一切也都将会“佛光普照,万事大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第五节、解脱生死

  请问:有谁不怕死?相信每个人都怕死。当一个人面临死亡时,金钱、房子、车子、衣服、贪婪和虚荣心等等都瞬间变得毫无意义了。所以人生最大的“苦”不是贪欲没有得到满足,而是每个人必须面对死亡。那么有没有一个方法可以解脱死亡?

  实际上,自古人们一直在寻觅一个可以摆脱死亡的方法。比如有人修炼希望得道成仙不死,有人恳请上帝赦免罪行然后升入天堂,有人想以神通免于生死轮回。那么到底有没有一个方法可以解脱死亡?

  

  (一)、至善解脱

  佛祖在告诉人们如何解脱时说了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这部经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金刚经》。在整篇《金刚经》中,佛祖前前后后,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就说了一件事:如何做到至善而获得彻底解脱。佛祖在《金刚经》中是如何说的呢?

  佛祖开篇即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以上即是说,要发心布施和渡尽众生,但不要有“有所得”的念想,只有真实地从内心中做到如此的善才能做到至善。只有做到至善后才能得到至善果报,如此才能获得至极快乐和获得彻底的解脱。

  至善真的会得到彻底的解脱吗?如何用科学证明呢?

  探测山洞深浅的一个方法是,扔一块石头到洞里,然后根据叮叮当当的声响延续了多长时间进而对山洞的深浅做出判断。对于至善会获得彻底的解脱,有一个人往“性空缘起”的山洞里扔了这么一块石头(这块石头也证明了“你就是程序员”)。

  在江本胜《水知道答案》这本书中描述了一个现象:把一张写有文字(文字可以是任何国家的文字)的纸片贴在有水存在的玻璃器皿上,然后放进冷冻室冷冻3个小时,最后用显微镜观察玻璃器皿内的水所结的冰晶体。这时就会看到,当纸片上写的是“爱”、“感谢”和“南无阿弥陀佛”等善的词语时,所结的冰晶体是有序而美丽的。当纸片上写的是“恨”与“混蛋”等恶的词语时,水几乎不能形成有规则的冰晶体,即便有结成的情况也是杂乱无序的。

  这种现象简单用量子力学解释一下:

  1、如果把一滴水放大到地中海那么大比例的话,一个原子也就如一滴水那么大。

  2、一个大城市是由许多楼房组成的,楼房则是由砖头磊积起来的。如果任何一块砖头的存在与否依赖于意识的观察而决定的话,那么微观决定宏观,一个楼房直至整个城市的存在都是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

  以以上两点为理解基础,首先,用来结晶的水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的;这些原子又是由光子、电子和质子组成的。在量子力学上,这些什么“子”的存在与否是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决定的。那么,微观决定宏观,意识上善的观察就会形成“善”的有序的冰晶体。“恶”的观察则会形成恶的无序的冰晶体(别忘了,你身体中90%以上都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的水分子,而且剩下的10%也是各种原子)。也许你会问:纸片又不是一个有意识的人?那么请问,纸片上的字是谁写的呢?又是谁赋予了它意义的呢?答案是:一个有意识的人。所以文字可以是任何国家的文字,而关键取决于“是一个有意识的人写的,这文字表达了他要想表达的意思”。

  以上实验真实地说明了“善”一定会引发善的变化,“恶”同样也会引发恶的改变,而至极的善就会获得彻底解脱。

  

  (二)、实相解脱

  佛祖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能见到“如来”,也就见到了宇宙山河虚空大地、生命、星星与石头的本来面目,那么也就彻底解脱生死了。为什么会彻底解脱生死?还是以游戏程序来比喻。

  一个游戏程序具备如下特征:

  1、游戏程序具备一个统一的规则:因缘果报。

  2、在游戏程序中有山河、虚空、大地、树木、人物、各种牛羊动物等等。程序中的任何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实在”的,他们会因应因缘果报而经历痛苦、烦恼和快乐,以及生离死别。一个人的出生与死亡只是一段特定的游戏程序的发起与结束。

  3、游戏中一切生生灭灭的“有为法”,虽然都是程序,但有一个东西,即承载这程序的显示器是不生不灭的。

  生命宇宙的实相是:

  1、你是游戏程序中的一个人物。

  2、你是制作游戏程序的程序员。

  3、你是承载这游戏程序的显示器。

  什么是悟道?悟道就是悟到了“人物、程序员、显示器”是一个东西,也是一体的。更清楚地说就是悟到“自己”就是自己制造出来的一段游戏程序。而且这程序就在当下(显示器)、此时此刻运行着!

  以上比喻即是《心经》中所说义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里的“有”是怎么个有,“无”又是怎么个无的情形就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般若大智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见到此性,即除一切苦,得大自在和大圆满。

  悟到“性空缘起”后又该如何解脱地面对世俗生活呢?

  1、面对社会道义你也许会贪婪的背信弃义,但面对因缘果报你就无处躲藏,因为你就是“它”。

  2、当游戏中的一个人认识到了“自己就是自己制造出的一段程序”,而这程序是虚幻的。那么肯定有一个知道这“幻”的东西,否则“幻”相对于谁来说呢?所以必定有一个不是幻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本心,即那个能够制造出程序的东西是永恒的。当你悟到这一点时,虽然你知道自己最终也得“死”,但你已经十分明晰死亡只是“一段程序的结束”,而那个“不死的东西”还会发起另外一段程序,这样你就对死亡获得了彻底解脱。

  3、佛祖在整部佛经中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修炼而最终能够在死去的时候死得快乐”——就是说佛祖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去死的快乐,而是告诉我们了如何离苦得乐——更好更快乐地活着。更进一步说,当你证悟到自己本身就是程序员(虽然是非逻辑的)时,你就会知道一切皆幻,但是幻也是美的,今生在在处处皆是美的。你就不会再被世俗烦恼所流转羁绊,还可以真空生妙有——“缘起”个西方极乐世界。

  相信看过以上的内容你已经对明哲提出的问题有了大部分的答案。另外再简单说明一下:学佛可以升官发财吗?答案是:可以升官发财。为什么呢?

  假如你当官可以秉承公正为一方百姓谋福祉的话,那么你不想升官,人们都会把你推上去。假如你升官只为不断满足自己的贪欲,那么你终将被消落马下成为阶下囚。

  假如你的发财能够像李嘉诚一样,让更多的人就业和让更多的家庭获得快乐和幸福的话,你的财会越发越大。之所以金钱会成为万恶,只是因为某些人用来做了愚蠢的享受!

  读过本篇文章相信你也悟了一半的“道”了。因为你掌握的了正确的悟道方向。有了这个正确方向,下一次你再去看各种公案和参话头的内容时就绝不会在晕头转向了。你会更加清楚明白“你在干什么”了。

  而要想悟“另一半的道”就需要你去用“禅定”去“证悟”。为什么要去“证悟”?

  因为“悟”与“未悟”差别只有一个字:信!为什么是信?

  “证悟”就像“品尝”到苹果的甜味道,“理悟”就像“谈论”苹果的甜味道,如同“语言文字永远不可能真实地让一个人品尝到苹果的甜味道”一样,“真信”必须要去“证悟”,否则只能是“妙难思”!

  “信为道源功德母”,如果你能够在没有证悟到实相的情况下,真正相信“性空缘起”,那么此刻你就是“佛”!

  请问:你真信吗?

  由以上论述引发的一个最核心中的关键问题是:真有那个“本心”的存在吗?我们生活在的这个世界真是虚幻不实的吗?

  对于追问是否“真的有本心的存在吗”与追问“心物真是一体的吗”是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一个问题?因为关键的秘密是:因为只有在心物一体的情况下,才可以“性空缘起”,才可以发起因缘果报。记住: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何证明心物一体?也即是说,心物是如何一体的?

  借用道居士的一句话:“所谓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的回答,而是要能提供科学证据”。那么科学证据是什么?我们从什么是般若开始谈起。。。。。。。。

  

  附录:唯心所现与唯心主义

  在文章完成之际,一位朋友提出了一个疑问:佛学中的“唯心所现”是否就是人们日常理解的“唯心主义”?因缘于此,故作以下简要说明:

  唯心主义主张有神论,言说物质世界是由鬼神或某位“大神仙”创造出来的。任何一个人的命运也完全由这位大神仙掌握着,人们只要膜拜这位神灵就会求金得金,求福得福。

  这种有神论让自古许多不法之徒大搞封建迷信。为了达到自己争权夺利的罪恶目的,他们冒充神佛出世,通过装神弄鬼和欺骗人们自己拥有神功异能的方式,鼓惑和煽动人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扰乱了社会治安和破坏了社会稳定,极大地损害了人类的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这种唯心主义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法律必须要彻底清除的危害社会的毒瘤。

  佛学所讲唯心所现完全不同于唯心主义。

  在佛的教育中,有两句话可以清楚表达整个佛学内容。第一句话是佛祖出生时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第二句话是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时说的大智慧:性空缘起。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正确解释是:“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宰。没有一位魔鬼或一位神可以把你推下地狱或者拉上天堂。一个人的成败荣辱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努力与才智”。所以佛祖说:众生平等,人人皆是佛。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造因缘的结果。怎么造呢?通过“性空缘起”而造。这句话的意思是:“世间一切事、一切理都是在因缘果报的规律下运转着的。没有任何一个人、或一位神可以违背这规律”(我们退一步讲:假如真有一个人,或某事物能违背因缘果报,“性空缘起”就被打破了,佛祖菩提下的悟道也就白悟了)。

  所以,再清楚说一遍:佛祖所讲的那个唯心所现,不是一个想啥来啥的“神心”,而是本质的、可以发起因缘果报的那个“心”。这个心不在天边,近在眼前,因为这个心就是你——因为人人皆是佛!所以佛学所讲的唯心是唯你的“心”,而绝不是“唯”一个安排人类命运的上帝之“心”。佛学不是神学,而是哲学。本人的论述也完全是在哲学框架下进行的论述。与人们日常理解的唯心主义没有任何关联之处。

  

《什么是佛?学佛有什么用?》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什么是般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