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修开示 法念处 一、五盖▪P2

  ..续本文上一页起。

  

  (六)有助于灭除昏沉与睡眠的适当言论。昏沈与定有关,不容易离开,只有在证悟阿罗汉道才会被根除。因阿罗汉不断地在定中,昏沈不会生起。

  

  (四)掉悔盖(uddhacca-kukkucca-nivarana)

  

  内心有掉举追悔时,了知:我内心有掉举追悔;内心无掉举追悔时,了知:我内心无掉举追悔。了知未生之掉举追悔生起,了知已生之掉举追悔灭尽,了知已灭尽之掉举追悔,于未来不再生起。

  

  时常对内心的扰动不如理作意,导致掉举与追悔生起;透过如理作意心的轻安或定就能灭除掉举与追悔。

  

  有六种方法可帮助灭除掉举与追悔:

  

  (一)要多闻、知法,知法意思是透澈的了解圣典涵义,体会无我、空,如此掉举追悔就不容易现起。

  

  (二)要多向有修行的人、有智慧的人请教,如何处理在不同境界中生起的掉悔。

  

  (三)多学、多修戒律。

  

  (四)是对初业的人说的,与年长有德的人相处,以长养自制、成熟的性格,比较不会生起掉悔。其他的和上面所说的一样,要与有智能的人、善知识一起,例如与懂戒律的法师一起,掉举追悔就不容易生起,也不要讲不合理的话。追悔在证得阿那含时被根除;掉举很难完全舍离,只有阿罗汉不断地在定中,才能完全离开掉举。

  

  (五)疑盖(vicikicchA-nivarana)内心有疑惑时,了知:我内心有疑惑;内心无疑惑时,了知:我内心无疑惑。了知未生之疑惑生起,了知已生之疑惑灭尽,了知已灭尽之疑惑,于未来不再生起。

  

  疑指宗教上的疑,就佛教而言是对佛、法、僧三宝,对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对缘起、业报有怀疑。

  

  有六种方法可帮助灭除怀疑:

  

  (一)要多闻、多学法,多学,无我、空的法,对佛法有深入的了解与体会,就不会起疑惑。

  

  (二)常向有智慧、有修行的人请教,通过明白圣典的意义,就能远离怀疑。

  

  (三)多学、多修戒律。

  

  (四)决心胜解,对佛法僧有坚定的信心,与深入的了解,心就不会有疑惑。

  

  其他的与上述相同,亲近善知识,与有修行的人在一起,时时如理作意,说适当的言谈。为了根除疑,除了运用上面六个方法外,要精进修行止禅,培育够强的定力,然后以该定力为基础,修行观禅。以观智照见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当清楚的照见过去因导致现在果,现在因导致未来果时,会了解业力如何产生果报,虽缘生缘灭,而因果确是不爽。接着继续观照内外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有时也反观观内外行法的观智为无常、苦、无我。当观智成熟时,取涅槃为目标的须陀洹道就会生起,此圣道根除怀疑。那时彻底了知涅槃是真实存在的,佛陀的证悟是真实的,证悟涅槃的圣僧团是存在的,缘起、业果法则是不虚的,八圣道分的确是导向涅槃的道路,对佛、法、僧,完全根除对三世的惑疑。

  

  怀疑:

  

  (一)要多闻、多学法,多学,无我、空的法,对佛法有深入的了解与体会,就不会起疑惑。

  

  (二)常向有智慧、有修行的人请教,通过明白圣典的意义,就能远离怀疑。

  

  (三)多学、多修戒律。

  

  (四)决心胜解,对佛法僧有坚定的信心,与深入的了解,心就不会有疑惑。

  

  其他的与上述相同,亲近善知识,与有修行的人在一起,时时如理作意,说适当的言谈。为了根除疑,除了运用上面六个方法外,要精进修行止禅,培育够强的定力,然后以该定力为基础,修行观禅。以观智照见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当清楚的照见过去因导致现在果,现在因导致未来果时,会了解业力如何产生果报,虽缘生缘灭,而因果确是不爽。接着继续观照内外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有时也反观观内外行法的观智为无常、苦、无我。当观智成熟时,取涅槃为目标的须陀洹道就会生起,此圣道根除怀疑。那时彻底了知涅槃是真实存在的,佛陀的证悟是真实的,证悟涅槃的圣僧团是存在的,缘起、业果法则是不虚的,八圣道分的确是导向涅槃的道路,对佛、法、僧,完全根除对三世的惑疑。

  

《禅修开示 法念处 一、五盖》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