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修开示 总释四念处 五、四念处的核心——念

  五、四念处的核心——念

   「念」(sati)一字在佛教圣典中常常出现,是佛法中几个教义组合的一员。不论修习何种法门,都需要「念」,「念」贯穿整个修行历程。什么是「念」?依南传阿毘达摩29的看法,「念」是普遍存在的美心所30,它的特相是念念分明,把心稳定在所缘(Arammana)31上,就像石块沉入水中;作用是不忘失所缘;现起是守护心面对所缘的状态;近因是强有力的「想」或四念处。因为念有坚住于所缘、守护六根门的特质,所以经中以「守门人」来譬喻它。「念」必须不间断的专注所缘,而且念兹在兹,不眷恋过去,也不攀缘未来,系念于当下。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所有其他的功德与四念处是分不开的,它们所依靠的缘是四念处的念。念,是善心的基础。

   正念是四圣谛中,导向灭苦之八正道的第七支。根据八正道的三分法── 分成戒、定、慧三组,正念、正定与正精进同属于定组,有正念才能产生正定。正念是七觉支的第一支,亦是充分培育其他六个觉支的基础。正念也是五根、五力的一员,除了本身的功能,也有督导其他四根平衡发展的作用,尤其是在信与慧、精进与定之间。正念是四念处的核心,有正念才可称为四念处的修行。

   正念适用于所有的情况有时,我们的心过度掉举,就不适合修精进觉支;若心太过昏沈,就不适合修轻安的觉支。而凡是善心的情况都是适合正念,它也可以使所有其他的功德不断地增长。所以,四念处适合在一切的情况,适合所有的修行者,没有例外。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