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理能缚豹

  50、理能缚豹

  天皇系智远禅师参谒道付大师时问:“如何是诸佛出知处?”师曰:“大家要知?”曰:“如斯则众眼难逃去也。”师曰:“理能缚豹。”

  智远是从修行上着眼发问。修行大致不外观门与行门。道付从观门(即理门)立场说出“理能缚豹”。智远问出身是指法身,而如来法身常住不动,没有什么来去问题,不来不去是“理”所当然,有来有去乃“事”所当然,理事不二正是大家当知者。至于从世俗观点谈出身背景,却是牵涉到传统看法,若是误以“龙生龙,凤生凤”或者佛生佛家,就完全推翻禅门哲学了,禅门重视的是个理字,就是一般常听到的“有理行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此一理。虽然《华严经》法界观门的“理法”、“事理”都在讨论“理”参学者却不可被误导而自囿在文学表面,因为“四法界”只不过区分宇宙的本体与现象,最终目标是增长个人智慧,因此,这个“理”已是康德哲学“纯粹理性之批判”(知识哲学)的话头了。另一个话头“理当即行”说的是同一个理;但若以宋明理学之理与禅门之理相提并论则有不尽合理之处。禅门主张的是“理体”(属于思维条理方面),宋明理学重“理气”,此理不同彼理也。

✿ 继续阅读 ▪ 世尊入灭归何处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