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观澜知源▪P2

  ..续本文上一页看到,还是他儿子女儿看到,都不会喜欢他的。亲戚朋友也不会喜欢他的,认识不认识的人看到都不会喜欢他的,对不对?就像他那张没有表情的脸一样,他是幸福的人吗?他不是幸福的人。我们讲幸福人生,反过来认识一下,为什么一个人不幸福呢?他的语言行为思想不是美好的,他就不可能有幸福。所以要想有幸福人生,就必须戒恶修善。特别今天这么好的日子,八月初十,我们一个出家人带着十几个弟子,然后有那么多游人,这么一个我们济南全城最灵魂的、最地标性的地方,最神圣最圣洁的地方,竟然有人把痰吐到泉水里。你就是在马路上吐痰,看到都没有人喜欢的,是不是?

  我们佛弟子,佛对我们有规定,不能在溪水、河流里吐痰,不能在草啊树木啊、树叶上吐痰,大小便都不可以。如果洗手,不要把手直接伸到溪水里,应该从溪水里舀出一点水到边上来洗。这些行为都有行为准则的。

  我在美国纽约,我们坐着车在十字路口的时候。我这种记忆,也是不好的记忆,我在这边讲是为了要说明一个道理:我们要想幸福,幸福从哪儿来?是不是?那次在美国也是,一个人开车开到十字路口,车还在开着呢,头就伸到车窗外面,“噗”一口痰吐在十字路口。我一看就知道这是中国人,他跑到美国开发去了,即便他生活得再好,住着洋房,开着洋车,他行为不好的话,被人所讨厌,他是不可能有幸福的。

     为什么要学佛呢?佛是觉悟啊,每个人都需要觉悟,你不觉悟,不知道自己是错的。每天我们都会照照镜子,有时候衣服穿好了,都要镜子照一照,看衣服穿得整齐不整齐。古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我们以古为镜可以正今天,以佛为镜可以正我们的身心。《三字经》里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本来人性都是差不多的,但是这个习,是由于后天教育的不同而不同的。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所以才有孟母三迁的历史佳话。

  本来孟母是住在山脚下的。别人家里死了人,抬着棺材到山里去埋,老是从他家门口过。吹喇叭动静特别响,花花绿绿的,小孩子很容易被感染。结果没看几次,小孩子就跟着学那个样。孟母一看这怎么行?搬家,住到济南市区去了。不料边上集市里,这边杀猪那边杀鸡。小孩子住了没几天,就学着要杀猪杀鸡。孟母一看这地方也不能住,再搬,就搬到我们这里来了。我听说这附近学校多,孟母就搬到学校边上来了。学校里有老先生教课的声音,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没几天,孟子就跟着要找书,要看书了。这时,孟母才放下心来。孟母三迁就是讲,后天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我经常也会观察,我这叫十字街头好参禅,我也到十字街头,既看外面,也看里面。那天去看趵突泉,见皇帝题的字,康熙皇帝三次来我们趵突泉,乾隆皇帝两次来过趵突泉,留下很多名胜古迹。在趵突泉边上有两个大字:观澜。然后有一位叫蒋维崧的大居士又加了两个字:知源,知道的知,源头的源。趵突泉正山门的那个牌坊上:趵突泉三个字,后面就是四个字:观澜知源。

  这个观澜知源有两层意思,用我们佛法的观点就是缘起性空。“观澜”是缘起,澜是波澜的意思,它有生灭有起伏,就像我们人有生老病死,社会有聚聚散散,大自然有成住异灭,这个六道轮回就像波澜一样。那怎么了生脱死呢?“知源”就是性空,我们说如来如来,无所从来、无所从去,这个如如不动就是我们修行的源头,佛性的源头,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作为我们佛教徒,修行方面要了生脱死,就是看一切相要回光返照,见相不生心,见相不住相。不生心,就是不随着意识起分别,不攀缘着相。那十字街头人来人往,你却能安住在如如不动之中,这就是观澜知源。

  一切显现皆有因缘,做人有做人的因缘,做狗有做狗的因缘,地狱有地狱的因缘,升天堂有升天堂的因缘。我们作为佛弟子,一要安住在佛性的空性的智慧中,第二还要尊重世俗谛的缘起。我们平时所讲的万法皆空,什么叫万法皆空?在万法面前回光返照,不住于万法,那就叫万法皆空。不是法空,而是你住于空性的智慧,万法皆空。什么叫因果不空?就是诸法的缘起缘灭它是不空的,我们要尊重因果律,在世俗谛的缘起上要戒恶修善。

  我看着那个趵突泉,除了欣赏之外,似乎趵突泉也在给我讲法哦,今天我把在趵突泉领悟到的趵突泉法供养给大家。我也不知道我在那能坐多久,本来跟他们说去半个小时回来吃早饭的,结果一去就不知道时间了,大概一个半小时了,就在那个三眼泉那里。我就看着它跳舞,我看那三眼泉真有意思,三眼泉之间距离也相等,就这样波浪来波浪去,波浪来波浪去。

  我跟大家说:“你看,除了三维空间里它左摇右晃这样摇。从四维空间看,它就像一个打印机,在我们心灵的白纸上在写字,写出一个线条来。写出什么字?写出一个古代的水字。”水就是三道线扭来扭去的,对不对?那趵突泉就在写古代的那个水字,然后无止无境的,一直就在那写一个水字,水字,水字。如果有个打印纸一直打印,通天彻地。它除了会念阿弥陀佛,会念咒,里面还有含义哦,说“夜来八万四千偈,天明如何举似人?”晚上说了八万四千偈,白天怎么说给众生听呢?这是今天我去看了趵突泉之后的感想。

  我就觉得,这个人学佛要开智慧,觉悟出我们人人本有的佛性,这个佛性先天地而生哪,这个叫无生。没有人能生你的佛性,虽然你是爸爸妈妈生的,但是,你的佛性不从父母所生。所以参禅的时候也问: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是如何呢?我们的佛性就是这样的,先天地而生,恒古而不灭啊。在(众)生不减,在佛不增。

  多奥妙的生命,鸡鸭猪狗都有。人为什么尊贵?人能思考这个问题。那鸡鸭猪狗,你看它一脸茫然,虽然也跟人一样要吃要睡,人的生活行为它都有。但是我们人超过它的就是人会思考。不是说我们人是地球食物链的最高端,吃遍一切,这是我们人最高级的。不是,人保护一切才是最高级的,人吃遍一切那是兽性,那只是我们的贪欲。

  能领悟出众生共有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佛性,才是我们人最高级的地方。我们能讲这么神圣的语言,我们能交流能思考,我们念佛、参禅、打坐,去思悟这个,这是我们人最神圣的。所以,学佛就是去领悟我们的佛性,领悟到之后就知道,为什么古人领悟了佛性,就会通达人性。为什么人要戒恶修善,要做众生欢喜的事。你要想真正拥有一个不倒翁一样的幸福人生,那真要好好学佛的。

  请问:我们这个社会,学佛的多?还是不学佛的多?不学佛的多。你看马路上人来人往的,很多都是不学佛的。他们抽烟,打牌,喝酒,都是面无表情很麻木的。

  昨天我们从高速公路下来,到了服务区,从大巴上下来一群抽烟的,一个个都是面无表情,贪婪地深深地吸着烟,一口又一口的吞云吐雾。每年全世界死于烟草的是六百万,2006年中国发布的统计数字,中国死于烟草的有三百万,今年的超过120万。你到大街上看,那些抽烟的麻木得不得了,自己置自己于死地。抽烟啊、吸毒啊、喝酒啊,损害自己,损害他人。

  佛教徒的话就不会,他有智慧了,知道趋吉避凶,知道好歹,知道善恶。《三字经》古人讲“人不学,不知礼”啊,世间人不学佛不觉悟,损己损人。所以我们推广佛法是这么重要。佛教救苦救难,这世界上的众生真的,苦难还是很深的,就是不觉悟,没有自我行为的准则和束缚。

  不要说一般人不学佛了,高速公路一路上的广告牌,超过一半是酒的广告,那代言的都是名人,有主持人、歌星、电影明星这些。他活得又有钱又有名的,对不对?他就不知道做酒的广告,那个危害有多大?学佛的都知道,做酒广告的死了会到哪儿去?去地狱。你看可惜不可惜?这些人他老大不小了,混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是不容易的,竟然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知道。

  我一个一个看,这个名人那个名人,可以知道这些人都没有学佛,长这么大,虽然名气很大,知名度很高,没学佛还是等于个空。这人生还是要以失败而收场,一个悲惨的结局。我看着这些广告牌和那些名人,结果看到一个赵忠祥,抱着手也站在广告牌上。他笑眯眯地抱着手在上面,边上大字写着“成人牌纸尿裤”。哎呀我估计,我想着大概这个合同没跟赵忠祥签过,要找他本人肯定不愿意,他经纪人肯定也不愿意。那么优雅的身段,结果成人牌纸尿裤。我又想,就是做这个,也比做酒广告好,是不是?

  大家知道那个陈晓旭,没学佛之前就做过酒广告,后来得癌症。然后学佛,拿出自己的家产五千万,给某个人来赎罪,甚至后来还出家了,最后怎么样?还是死了。自己喝酒那受害的是自己,修法忏悔还忏悔得掉,做过酒广告的,影响了那么多人,那还了得?所以不学佛的,连基本道理都不懂,太可惜了。

  幸福是什么?幸福不仅不是一个口号,幸福是自己的行为制造出来的。幸福就像一个产品,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创造幸福的人生。我们觉悟了,有佛性有人性了,会戒恶修善了,你的身口意就是清净的莲花,自然我们就是幸福的人生,我们人生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开阔。

  昨天有记者来采访聊天,他问:“你来到山东,感觉我们山东佛教怎么样?”我说:“要有对比才会比较清楚,我们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对不对?那我们就比较一下。从数字上看,整个山东的寺庙跟我们浙江省比起来。”他说:“是不是跟你们宁波好比一比啊?”我说:“跟宁波比不了,跟我所在的一个鄞州区都比不了。我们一个鄞州区寺庙的数量就超过山东省的了。”我们一个区就九十多家寺庙,整个山东省大概都没有这么多寺庙,宁波市有将近1000家寺庙。

  昨天有好几位记者来了,他们自己说:我们山东…

《观澜知源》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