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念处经(玛欣德尊者译)▪P3

  ..续本文上一页此,凡是那些可喜的、可爱的、可意的色、声、香、味、触、法,或者那些希望有利者、希望有益者、希望安乐者、希望安稳者,母亲、父亲、兄弟、姐妹、朋友、同事或血亲,若不能与他们一起交往、会合、共聚、结合。诸比库,这称为爱别离苦。

  诸比库,什么是所求不得是苦呢?诸比库,有生法的诸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愿我们将没有生法,希望生不要到来!』然而却不能达成这样的欲求,这是所求不得苦。

  诸比库,有老法的诸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愿我们将没有老法,希望衰老不要到来!』然而却不能达成这样的欲求,这也是所求不得苦。

  诸比库,有病法的诸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愿我们将没有病法,希望疾病不要到来!』然而却不能达成这样的欲求,这也是所求不得苦。

  诸比库,有死法的诸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愿我们将没有死法,希望死亡不要到来!』然而却不能达成这样的欲求,这也是所求不得苦。

  诸比库,有愁、悲、苦、忧、恼诸法的诸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愿我们将没有愁、悲、苦、忧、恼诸法,希望愁、悲、苦、忧、恼不要到来!』然而却不能达成这样的欲求,这也是所求不得苦。

  诸比库,何谓『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呢?这就是: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诸比库,这些称为『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诸比库,这称为苦圣谛。

  

广说集谛

  诸比库,何谓苦集圣谛?此爱是再有,与喜、贪俱,于处处而喜乐,这就是:欲爱、有爱、无有爱。

  然而,诸比库,此爱于何处生起而生起,于何处止住而止住呢?凡世间有喜色、悦色者,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什么是世间喜色、悦色呢?眼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耳于世间……鼻于世间……舌于世间……身于世间……意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于世间……声于世间……香于世间……味于世间……触于世间……法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

  眼识于世间……耳识于世间……鼻识于世间……舌识于世间……身识于世间……意识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眼触于世间……耳触于世间……鼻触于世间……舌触于世间……身触于世间……意触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眼触生受于世间……耳触生受于世间……鼻触生受于世间……舌触生受于世间……身触生受于世间……意触生受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想于世间……声想于世间……香想于世间……味想于世间……触想于世间……法想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思于世间……声思于世间……香思于世间……味思于世间……触思于世间……法思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爱于世间……声爱于世间……香爱于世间……味爱于世间……触爱于世间……法爱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寻于世间……声寻于世间……香寻于世间……味寻于世间……触寻于世间……法寻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伺于世间……声伺于世间……香伺于世间……味伺于世间……触伺于世间……法伺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诸比库,这称为苦集圣谛。

  

广说灭谛

  诸比库,何谓苦灭圣谛?即是那种爱的无余离贪、灭、舍弃、舍离、解脱、无执着。

  然而,诸比库,此爱于何处舍断而舍断,于何处灭除而灭除呢?凡世间有喜色、悦色者,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什么是世间喜色、悦色呢?眼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耳于世间……鼻于世间……舌于世间……身于世间……意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于世间……声于世间……香于世间……味于世间……触于世间……法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

  眼识于世间……耳识于世间……鼻识于世间……舌识于世间……身识于世间……意识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眼触于世间……耳触于世间……鼻触于世间……舌触于世间……身触于世间……意触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眼触生受于世间……耳触生受于世间……鼻触生受于世间……舌触生受于世间……身触生受于世间……意触生受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想于世间……声想于世间……香想于世间……味想于世间……触想于世间……法想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思于世间……声思于世间……香思于世间……味思于世间……触思于世间……法思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爱于世间……声爱于世间……香爱于世间……味爱于世间……触爱于世间……法爱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寻于世间……声寻于世间……香寻于世间……味寻于世间……触寻于世间……法寻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伺于世间……声伺于世间……香伺于世间……味伺于世间……触伺于世间……法伺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诸比库,这称为苦灭圣谛。

  

广说道谛

  诸比库,何谓导至苦灭之道圣谛?此即八支圣道,这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诸比库,什么是正见呢?诸比库,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导至苦灭之道之智。诸比库,这称为正见。

  诸比库,什么是正思惟呢?出离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诸比库,这称为正思惟。

  诸比库,什么是正语呢?离妄语、离两舌、离恶口、离绮语。诸比库,这称为正语。

  诸比库,什么是正业呢?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诸比库,这称为正业。

  诸比库,什么是正命呢?诸比库,于此,圣弟子舍离邪命,以正命而营生。诸比库,这称为正命。

  诸比库,什么是正精进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为了未生之恶、不善法的不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恶、不善法的断除,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未生之善法的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善法的住立、不忘、增长、广大、修习、圆满,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诸比库,这称为正精进。

  诸比库,什么是正念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于身随观身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受随观受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心随观心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法随观法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诸比库,这称为正念。

  诸比库,什么是正定呢?诸比库,于此,比库已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具足初禅而住;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而住;离喜,住于舍,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具足第三禅而住;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具足第四禅而住。诸比库,这称为正定。

  诸比库,这称为导至苦灭之道圣谛。

  如此,或于内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内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法』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对四圣谛而于法随观法而住。

  

——谛部分结束——

  

——法随观结束——

  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七年者,他于二果之中可期望[获得]一果:即于现法中证知,或尚有余[则证]不来位!

  诸比库,且放置七年。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六年者……五年……四年……三年……两年……一年……诸比库,且放置一年。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七个月者,他于二果之中可期望[获得]一果:即于现法中证知,或尚有余[则证]不来位!

  诸比库,且放置七个月。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六个月者……五个月……四个月……三个月……两个月……一个月……半个月……诸比库,且放置半个月。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七天者,他于二果之中可期望[获得]一果:即于现法中证知,或尚有余[则证]不来位!

  正如所说的:『诸比库,此一行道,能清净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槃,此即是四念处。』乃因此而说。」

  世尊如此说。那些比库满意与欢喜世尊之所说。

  

——大念处经结束——

  

《大念处经(玛欣德尊者译)》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大念住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