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六道众生是不真实的。
而觉醒之后,有智慧,能够觉悟到法性,认识法性之后,法性远离人我相、文字相,这就是有智慧的醒觉,超脱一切文字相,就是觉后空空无大千啊,就是回归于法性。不能回归法性,就是生存于世间相状中,流落于六道。
42、对于以前做的错事和罪过,不敢在师父面前忏悔,要怎么办?在佛前忏悔可以吗?请师父慈悲开示。
如果你实在在师父面前不敢忏悔,就在佛菩萨面前忏悔,如果这样也不敢,就在自己面前忏悔。不敢,就是因为我们还有执着,一旦能够放下面子,就能更好地对治我执。能够猛烈对治我执,一切罪过都能对治。
能够敢于面对错误的人,就是真实地面对错误了。
43、请问师父,在家学佛,帮助师父修建寺院,引人皈依三宝,参加寺院法会,这也算实修吗?会得什么利益啊?
当然,修建寺院,引人皈依三宝,参加寺院法会,可以说是护法,也算实修。但是,真正的实修,是针对我们的错误来修正它。比如,我们明了因果之后,我们把因果观念引用到日常生活中,这就是在实修。做这些能够得到什么利益呢?比如修建寺庙,寺庙是三宝住持的地方,进了寺庙,大家恭敬礼拜,听闻佛法,改正错误,所以寺院功能很大。我们帮助修建,就是帮助大家得到这些利益。将来,大家得到的福慧资粮,对于我们自己得到相应的福慧资粮,也有很大帮助。改正错误、把法义融入我们生命,这些都算是实修。这些实修,能够帮助我们得到增上生的利益,也能帮助我们得到决定胜的利益。
44、为什么显宗中像弘一大师一样大成就者,若未接触藏密,却不懂密法,都是佛所说法,应都在法性大海中,为什么会这样呢?
个人有个人的因缘,学习时不是一开始就啥都圆满。如果你有机缘遇上更深妙的法,那恭喜你。别人没有遇上密法,也许也有因缘,人家从显宗去修学,也能成就,个人自有自己的因缘。
45、洞宗明安禅师的高足平侍者,习气不好,心性也不好,禅师也已经知道他未来的遭遇。为什么能预计,却不能在当下就教化他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我们怎么知道明安禅师没有引导呢?禅师一定会平等教化弟子,希望他们都能好好改变习气毛病。师父虽然都平等引导了,但是有的人能够依师教导,有的人却是依照自己的见解,不是依照佛法见解来修行,改变自然就要小一些。
作为师父,明安禅师对于侍者一定是尽到教导之责的。就是明安禅师圆寂之后,平侍者想要掘毁塔庙,寺里的耆旧也是在劝诫他的。只是他连劝诫也不听,而是执着于自己习气毛病,与佛法不相应。
46、请问师父是境随心转还是心随境转?
看个人自己的能力了,自己要有能力,就是境随心转了;如果自己的心没有力量,心就随环境所转了。
47、请问法师何为贪?
不如理不如法的欲望名为贪,是一种染污心,是一种烦恼。把贪解脱了,去除了我们所贪的执着了,就是一种清净心。
48、“无常”是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待实相。“无我”则是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待实相。请问师父,这句话该怎么领悟呢?
这是行部说法。时间一定是从空间的变化角度来看的,时间与空间不是截然分开的,时空是紧密结合的,往往不能分开。
时间、空间都是无常的,无有自性。无我,因为每一个东西的存在都是因缘条件存在的,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物质之间相互关联,没有独立存在的东西,你影响我,我影响你,从每一个具象东西的存在,和周边东西都息息相关,表面上看有一种空间,但是,它也是有条件的,无自性的,无我的。这样,对于实相在时空上的体现,就能稍许相应。
49、请问师父舍利是什么?
舍利,平常一点说,就是圆寂火化之后所留下的,都称为舍利,一个是法身舍利,一个是色身舍利。一个人修行之后留在世间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舍利,比如圆寂了,火化留下的骨灰、头发、身分——骨头,都可以称为舍利。
但是,有一种特别的说法,舍利就叫做坚固子——以自己修行戒定慧的功德力,而显现出不同寻常的东西,为世间所不能粉碎,它的坚固超异于世间东西,这些是由功德力成就的,就称为坚固子。
舍利,我们习惯于说平常的说法,就是他在应化过后留下来的这种东西,都叫舍利。又有法身舍利和色身舍利的区分。法身舍利就是他所讲的佛法,所留下的著作,乃至所教给我们的修行方法,都是法身舍利。色身舍利就是圆寂后留下的东西,或是坚固子。
50、学佛为什么要禁五辛,五辛是指什么?那些酱、醋、麻油是五辛吗?
五辛是指辛辣的东西。一般我们所说叫五荤。辛是辛,荤是荤。荤是什么呢?葱、蒜、韭菜,这些就属于五荤。原则上,五荤翻译到中国就对应不上,有些东西中国没有。传统上,有的说法,葱、蒜、韭菜、独头蒜、洋葱、火葱,芫荽都算,就是有特别的臭味的。
这些东西为什么要禁呢?比如生吃会吃嗔恨心,熟吃会生淫欲心。我们修学佛法是要对治淫欲心,淫欲心不除,生死难出。所以,一定要戒荤辛的东西。还有是嗔恨心要对治,这个时间,需要禁戒荤辛。荤辛东西还很多,烟草、大麻、鸦片,反正增长我们恶业的东西,都要戒除。没有相关记载说酱、醋、麻油是五辛。
51、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什么意思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众生贪欲不断,追求财色名食睡等现前的、暂时的快乐,还有因此而追求后世快乐的,这个不同。
色界众生,看到欲望给我们带来的痛苦,能够超离欲望,能够把不如理不如法的欲望解决。于是在四禅八定中进入色界,欲望之心就对治掉了,没有粗猛的欲望之想了,但是他有非常细致的定心,能够住于四禅八定当中,这个叫色界众生。
无色界众生,往往住于四无色定当中。
跳出三界外,就是要超出三界一切苦难,金木水火土叫五行,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你制约我,我制约你,在三界当中就是这样。三界当中所有的存在,古时就用五行来界定它的本性。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看看你的深刻变化啊,哪一种变化更大。在佛法上,把五行归纳为四大,叫地水火风,其实也是一样的。所以说,要受制于五行,就是三界当中的状态,就跳不出三界。只有不受制于五行,跳出生克乘侮,就可以自由自在了,那往往就是指能跳出生死轮回,一旦跳出生死轮回,就能自由自在于万法。世间上的一切深刻变化就把他制约不了了,因为他有智慧,有充分的善业。
52、阿罗汉已经跳出三界了,在哪里安住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出了三界当然有安住的地方,比如,诸佛安住在法性中,安住在自己法身刹土当中。阿罗汉也是这样,安住在自己所应该安住的境界当中。比如,他有定力,或者说安住在自己的寂灭净土当中,这也是超出我们三界众生想像的。就像我们众生,有什么业力,就会生活在我们业力变现当中。
阿罗汉有他自己的国土,菩萨与诸佛都有自己的国土,安住于自己修行的境界里面,这些境界显现,自然有他安住的处所。他断掉见思烦恼,能够安住于净土当中,一般,阿罗汉安住于自己的方便有余净土中。
53、怎么样能开天眼看到凡人看不到的东西?请师父慈悲开示。
要好好修学智慧,五眼六通都是从智慧中来。如果不求智慧专求开天眼,有时候看到一些东西,你根本不能接受。万般神通皆下品,唯有智慧好好修。智慧开了,不愁天眼不开。
54、龙王是哪个道上的,我看见一位出家师父在领着居士念龙王经,我不明白,请师父慈悲开示。
龙王是畜生道上的。祈祷龙王可以祈祷风调雨顺。
《智海法师智悲答疑(修学篇)》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