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们这世界,都没有看见那么多种的宝贝,都没有的。极乐世界什么宝贝都有,那么为什么单提出四种的宝贝?这四种的宝贝也是譬喻。譬喻什么呢?譬喻四种德行──涅槃四德。涅槃的四德是什么呢?就是“常、乐、我、净”。
第一,常。什么叫常呢?寿命长,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不单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我们生在极乐世界去,统统都是无量寿。你若想得到长命吗?就求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人人都可以得到无量寿。这叫常德。
第二,乐。极乐世界那个地方,“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但受诸乐,这是乐德。
第三,我。阿弥陀佛有八大自在“我”,这叫我德。什么叫八大自在我?这八大自在我,就有八种的作用,有八种力量,有八种的神通,也就是八种的妙用。
(一)以一身能现无量身。这一个身,能现出无量身,就是有一百个人请你到他家里去应供,你都可以去,到这一百个护法家里去吃饭去。这个人说:“啊,某一天,我请你去吃饭来着!”那个人说:“啊,我也是那天请的,你怎么可以请他?”他们都不知道,原来他这一天就可以应无量的供。这叫一身而现无量身,因为这么多人同时请你去应供,你都可以去。
(二)以一尘身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就一粒微尘这么大一个身体,能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你看这妙不妙?一尘现刹,刹现一尘;一个国家变成一粒微尘这么小,一粒微尘变成一个国家那么大,这叫以一尘身遍满三千大千世界。
(三)能轻举远到。他能用很大的一个身体,飞到旁的地方去。你看他那身体很笨的、很大的,他可以轻举远到。
(四)现无量类,同居一土。能现无量类,所有一切种种的众生,同住在一个国家里头,什么众生都有。你看我们看这个山,那是山;其实那个山里边,那就是诸佛菩萨的宫殿哪!你们听果地给你们讲过,说是有一个地方,我有很多徒弟在那地方修道,那么他就能看得见,你们就看不见。这就是你看这个山、这个海,和这个种种的情形,那里边都有诸佛菩萨在那儿说法呢!但是你不知道。这就是无量类的众生,能同居一土,同住在一个地方。
(五)诸根互用。眼睛会说话,耳朵会看东西,鼻子也会吃东西,甚至于眼睛也会吃东西。为什么呢?他六根互用,眼、耳、鼻、舌、身、意,每一根都可以有这六种的功能。耳朵也会说话,好像证果的圣人,他在那儿和菩萨讲话,你是看不见的。为什么呢?他可以用耳朵讲话。你说:“我才不相信这个说法!”你要是相信,你也就会有这种本领了嘛!就因为你不相信,所以你就没有。你连信都不信,怎么会得呢?这叫诸根互用。
(六)得一切法,而无法想。虽然他得到一切法了,但是他没有一个“所得”的想法,无所得。所以《心经》上说:“无智亦无得。”也没有智慧,也没有所得。这是八大自在我的里边之一。
(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就是这一首偈,甚至于一个字的意思,能说无量劫。经无量劫,这一个偈颂的意思都没有说完。因为什么呢?因为他得到自在无碍的辩才了──横说也是道,竖说也是道;横说也是法,竖说也是法;尘说也是法,刹说也是法。他随拈一法,随便说出来一个法,皆为无量义,都有无量法在里头包着。这是为什么呢?他证得了“八大自在我”,他自在了。他欢喜怎么样,就怎么样,他欢喜说什么,就说什么。他骂人,人也欢喜听,这是不错的!他就算讲法骂人,开口就骂人,人听着也很好听的,听着不知多自在!因为他证得自在我了,所以他自在了,人听了也自在了。这回懂了吗?
(八)身遍尘刹,犹如虚空。这一个身体,遍满尘刹,犹如虚空,还是像虚空似的。本来这个身体遍满尘刹的,但是还是像虚空似的──虽然没有,可是遍满尘刹了。这是什么道理?这就是自在的道理,这就是八大自在我。好像本经后边说,人在早晨的时候,“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为什么他能这样子?在早晨这么一个时候,就能到十方一切国土,去供养十方诸佛,他为什么能这样子呢?就因为得到八大自在我了。
所以这极乐世界四宝庄严,就是表示涅槃四德。这是“我”,八大自在我,这是“我德”。
第四、净。这个净土,“其土清净”,这就是“净德”。
所以,极乐世界以四宝周匝围绕。围绕,就是这四德周匝圆满,圆融无碍。“是故彼国名为极乐”:所以这个国家,才叫“极乐世界”。
E2池阁莲华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前边的经文,是赞叹极乐世界陆地的微妙殊胜。现在这一段文,是赞叹极乐世界里水池的微妙不可思议境界。
释迦牟尼佛说完了前面七重行树、七重罗网、七重栏楯,这种种的庄严,本来他等着舍利弗,再来问一问极乐世界这种境界。可是这大智舍利弗,还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问起。大约等了几分钟的时间,释迦牟尼佛看这一位最聪明的弟子,还是没有办法找出来问题,于是乎自己就又讲了。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说极乐世界这个地方,“有七宝池”: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也有池,或者是用泥土造成的,或者用木石造成的,就没有任何人用这个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来造一个水池子。像欧纳西斯那么有钱,他那个蝎子岛是他自己的,可是他也没有造一个七宝池。那要和极乐世界相比较起来,那相差得还很远呢!这个七宝,是什么呢?
第一种宝,就是金。在梵语叫“苏伐剌”,翻译过来就叫作“金”。
第二种宝,就是银。梵语“阿璐巴”,翻译过来就叫“银”。
第三种宝,就是琉璃。“琉璃”也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叫“青色宝”,青色的一种宝物;又有一个意思,叫“不远”。不远,就是很近。怎么叫很近呢?因为它很近摩竭提国这个地方,摩竭提国出这种青色宝,所以叫不远。
第四种宝,就是玻璃。本来中国也叫玻璃,那么又有一个名称,叫什么呢?叫水玉。水,就是水的水;玉,就是玉石的玉。
第五种宝,就是砗磲。这种宝物,它那个上边有一道一道的,好像车压的沟渠一样,所以叫砗磲。“砗磲”也是梵语,翻译过来叫什么呢?叫“大贝”。大就是大小的大;贝就是宝贝的贝。
第六种宝,就是赤珠。梵语叫“苏摩伽那”,翻译过来叫“赤珠”。
第七种宝,就是玛瑙。梵语叫“苏摩伽剌”,翻译过来的意思叫“玛瑙”。
七宝所做的这个池,并不是说用七宝来造这个池,而是天然生出来的这个池,就是七宝所成就的。因为七宝所成就的这个池,所以池里边的水就是八功德水,有八种的功德。这八种的功德,我不知道记得完全不完全,或者忘了一、两个功德,也不一定。因为我没有那么多的功德,所以也就记不住这么多的功德。
第一种功德是什么呢?你们有人记得这八功德水吗?有人记得就讲出来。没有人记得?因为我以前没有给你们讲过,所以你们要是会,就讲出来,那就不需要我讲了,以后你们自己就可以讲了。
这个第一是什么呢?是温凉。温,就是温暖那个温;凉,就是又温暖呢,又凉爽。这个意思就是,你到七宝池这池里边,你想水热一点,这水就热一点。你想:“哦!太热了,凉一点!”它就凉了,就这么妙!这种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第二种功德,是洁净。本来我们这个世界的水,你用它来洗,那个水就污浊了。可是,你到那个七宝池里边,你就怎么样洗,这个水也是清净的,越洗越洁净,而且还柔软。这种水洗到你身上,就像牛奶那一种又滑腻,又舒服。哦!这也是触尘,这触尘可是非常的微妙──你看,你越用这个水洗,觉得越舒服,越好。这种感觉,没有再那么好的了!
第三种功德,是甘美。这个水,你不要喝它,你就这么用它一洗身,你就觉得心里头都甜了。又甜呢,又觉得这个水再没有那么好的了!就好像你们到香港,那个佘果满(Mrs.王),她最初到观音洞那时候,我留她在我那儿吃面,喝我那池里的水。一喝这个水,她说:“啊,您这个水里是不是有糖啊?”我说:“没有啊!我这个水里边不但没有糖,也就是这个白水。”她说:“这么甜哪!”我…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参.前言 肆.释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