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下方世界”,有一位佛,叫“师子佛”,这位佛说法,有如狮子吼一样。“名闻佛”:有一位佛,这位佛的名字,是三界都闻名,都知道他这个名字。又有一位佛的名字,叫“名光佛”,他不单名遍三千大千世界,而且他的光也照遍三千大千世界。又有一位佛,叫“达摩佛”。达摩佛,就是法佛,这一位佛叫“法佛”。“达摩”是梵语,翻译为“法”。又有一位佛,叫“法幢佛”:法的一个宝幢。又有一位佛,叫“持法佛”:他专门受持佛法。这一位持法佛,也可以说就是受持《阿弥陀经》这一个人,这一个人将来就成一个持法佛。所以可以说有这位持法佛,也可以说你现在念《弥陀经》,你就是持法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和前边那番话一样的,不再讲述。
D6 上方诸佛现相称赞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这位佛的声音,非常清净,清净而嘹亮。“宿王佛”:这一位佛,他宿世发的愿力非常大,所以叫宿王佛。“香上佛”:这一位佛叫香上佛。你若烧香,这位佛就来了,就在这香的上边。又有一位“香光佛”:你给这位佛上香,这位佛就放光了。
“大焰肩佛”:南方世界也有一位大焰肩佛,现在上方世界又有一位大焰肩佛。这位大焰肩佛,是表示权实二智,两边肩都放光。放光,这表示权实二智,权智和实智。又有一位佛,叫“杂色宝华严身佛”:这位佛,他用很多种的颜色,不同的颜色,来庄严他这个身体,“以万行的因华,庄严无上的果德”,所以叫宝华严身佛。
“娑罗树王佛”:娑罗树,在印度有这种娑罗树,也就是菩提树。这个娑罗树,翻译过来就叫“坚固”,言其这种树很坚固的,水泡不烂它,水怎么样泡,也不怕水泡,也不透水。那么这是譬喻佛的法身,佛的法身是没有任何的东西可以破坏的,所以好像这娑罗树王佛。这一位佛,叫“宝华德佛”。又有一位佛,叫“见一切义佛”。又有一位佛,叫“如须弥山佛”:这位佛,好像须弥山那么样的大。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个讲法和前边是一样的,所以不需要重讲。
C3. 明经应赞(分三)
D1. 释闻持功德 D2. 劝信佛语 D3. 结劝信愿得生
今D1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释迦牟尼佛问舍利弗,我讲了前边东、南、西、北、上、下,六方诸佛的名字之后,讲这部经是诸佛所护念。“于汝意云何”:在你的意思里怎么样?你有什么感想呢?“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因为什么缘故,给它起这个名字,叫“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呢?这是征求这个经的名字的意思。
“舍利弗”:那么释迦牟尼佛问舍利弗,舍利弗还是睁着两个眼睛,没有法子答覆得出来,不知道这个意思是在什么地方。所以呀,释迦牟尼佛等了五分钟之后,就不能等了,他说:我告诉你了,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假设若有受五戒、修十善这个男子和一切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他听见这部《阿弥陀经》,能受持读诵,能不忘,能以把它背得出来。“及闻诸佛名者”:和听见这《阿弥陀经》上边说诸佛名字的这个人。“是诸善男子、善女人”:这一种的善男子和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到十方诸佛;不单六方,十方诸佛都来拥护他。本来是十方,不过现在举出六方来说。“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们都得到三不退,得到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得到三不退转于无上正等正觉。
D2 劝信佛语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是故舍利弗”: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舍利弗啊!“汝等皆当信受我语”。你看,就佛说的这句话,我们现在都应该感谢佛,感谢得痛哭流涕!这佛啊,你看多慈悲,说是:“你们这一般众生呀,你们这一般小孩子呀,你们这一般的人呀,都应该相信我对你们说的话啊!”好像现在,我对你们说的话,你们都应该相信,不应该怀疑的,不应该说:“啊!不知道这位中国的师父,讲的这个道理究竟对不对呢?”不应该有这种怀疑的,应该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不单单信受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话,也应该信诸佛所赞叹这部是不可思议功德的经。你们也应该信我现在讲这个经的道理,是真实不虚的,并不是欺骗人的。所以你们都应该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去。
D3 结劝信愿得生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释迦牟尼佛怕舍利弗坐那儿睡觉,所以就又叫一声“舍利弗!”“若有人”:假设若有人,“已发愿”:已经发了愿,就是过去发的愿。“今发愿”:就是现在所发的愿。“当发愿”:就是未来的众生应该发愿。已经发愿的,过去的已经生到极乐世界;现在发愿的,现在也能生到极乐世界;将来发愿,将来也会生到极乐世界。
但是这个发愿呢,你要先有信心,“信、愿、行”是修净土法门的三资粮。你首先必须要信“有极乐世界”,第二要信“有阿弥陀佛”,第三要信“我和阿弥陀佛一定是有大因缘的,我一定可以生到极乐世界。”因为有这三种的“信”了,然后就可以发愿了:“我发愿一定要生到极乐世界去!”所以才说“愿生西方净土中”,我愿意生到极乐世界去,不是人家勉强叫我去的,不是有人来一定把我牵着去的。
虽然说阿弥陀佛来接我,但还是要我自己愿意去──我愿意去亲近阿弥…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参.前言 肆.释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