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參.前言 肆.釋文▪P26

  ..續本文上一頁下方世界,有一位佛,叫師子佛,這位佛說法,有如獅子吼一樣。名聞佛有一位佛,這位佛的名字,是叁界都聞名,都知道他這個名字。又有一位佛的名字,叫名光佛,他不單名遍叁千大千世界,而且他的光也照遍叁千大千世界。又有一位佛,叫達摩佛。達摩佛,就是法佛,這一位佛叫“法佛”。“達摩”是梵語,翻譯爲“法”。又有一位佛,叫法幢佛法的一個寶幢。又有一位佛,叫持法佛他專門受持佛法。這一位持法佛,也可以說就是受持《阿彌陀經》這一個人,這一個人將來就成一個持法佛。所以可以說有這位持法佛,也可以說你現在念《彌陀經》,你就是持法佛。

  

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和前邊那番話一樣的,不再講述。

  

D6 上方諸佛現相稱贊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這位佛的聲音,非常清淨,清淨而嘹亮。宿王佛這一位佛,他宿世發的願力非常大,所以叫宿王佛。香上佛這一位佛叫香上佛。你若燒香,這位佛就來了,就在這香的上邊。又有一位香光佛你給這位佛上香,這位佛就放光了。

  

大焰肩佛南方世界也有一位大焰肩佛,現在上方世界又有一位大焰肩佛。這位大焰肩佛,是表示權實二智,兩邊肩都放光。放光,這表示權實二智,權智和實智。又有一位佛,叫雜色寶華嚴身佛這位佛,他用很多種的顔色,不同的顔色,來莊嚴他這個身體,“以萬行的因華,莊嚴無上的果德”,所以叫寶華嚴身佛。

  

娑羅樹王佛娑羅樹,在印度有這種娑羅樹,也就是菩提樹。這個娑羅樹,翻譯過來就叫“堅固”,言其這種樹很堅固的,水泡不爛它,水怎麼樣泡,也不怕水泡,也不透水。那麼這是譬喻佛的法身,佛的法身是沒有任何的東西可以破壞的,所以好像這娑羅樹王佛。這一位佛,叫寶華德佛。又有一位佛,叫見一切義佛。又有一位佛,叫如須彌山佛這位佛,好像須彌山那麼樣的大。

  

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 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個講法和前邊是一樣的,所以不需要重講。

  

C3. 明經應贊(分叁)

  D1. 釋聞持功德 D2. 勸信佛語 D3. 結勸信願得生

  今D1

  

舍利弗!于汝意雲何?何故名爲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爲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舍利弗釋迦牟尼佛問舍利弗,我講了前邊東、南、西、北、上、下,六方諸佛的名字之後,講這部經是諸佛所護念。于汝意雲何在你的意思裏怎麼樣?你有什麼感想呢?何故名爲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因爲什麼緣故,給它起這個名字,叫“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呢?這是征求這個經的名字的意思。

  

舍利弗那麼釋迦牟尼佛問舍利弗,舍利弗還是睜著兩個眼睛,沒有法子答覆得出來,不知道這個意思是在什麼地方。所以呀,釋迦牟尼佛等了五分鍾之後,就不能等了,他說:我告訴你了,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假設若有受五戒、修十善這個男子和一切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他聽見這部《阿彌陀經》,能受持讀誦,能不忘,能以把它背得出來。及聞諸佛名者和聽見這《阿彌陀經》上邊說諸佛名字的這個人。是諸善男子、善女人這一種的善男子和善女人,皆爲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到十方諸佛;不單六方,十方諸佛都來擁護他。本來是十方,不過現在舉出六方來說。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他們都得到叁不退,得到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得到叁不退轉于無上正等正覺。

  

D2 勸信佛語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是故舍利弗因爲這個緣故,所以舍利弗啊!汝等皆當信受我語。你看,就佛說的這句話,我們現在都應該感謝佛,感謝得痛哭流涕!這佛啊,你看多慈悲,說是:“你們這一般衆生呀,你們這一般小孩子呀,你們這一般的人呀,都應該相信我對你們說的話啊!”好像現在,我對你們說的話,你們都應該相信,不應該懷疑的,不應該說:“啊!不知道這位中國的師父,講的這個道理究竟對不對呢?”不應該有這種懷疑的,應該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不單單信受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話,也應該信諸佛所贊歎這部是不可思議功德的經。你們也應該信我現在講這個經的道理,是真實不虛的,並不是欺騙人的。所以你們都應該發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去。

  

D3 結勸信願得生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于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舍利弗釋迦牟尼佛怕舍利弗坐那兒睡覺,所以就又叫一聲“舍利弗!”若有人假設若有人,已發願已經發了願,就是過去發的願。今發願就是現在所發的願。當發願就是未來的衆生應該發願。已經發願的,過去的已經生到極樂世界;現在發願的,現在也能生到極樂世界;將來發願,將來也會生到極樂世界。

  

但是這個發願呢,你要先有信心,“信、願、行”是修淨土法門的叁資糧。你首先必須要信“有極樂世界”,第二要信“有阿彌陀佛”,第叁要信“我和阿彌陀佛一定是有大因緣的,我一定可以生到極樂世界。”因爲有這叁種的“信”了,然後就可以發願了:“我發願一定要生到極樂世界去!”所以才說“願生西方淨土中”,我願意生到極樂世界去,不是人家勉強叫我去的,不是有人來一定把我牽著去的。

  

雖然說阿彌陀佛來接我,但還是要我自己願意去──我願意去親近阿彌…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參.前言 肆.釋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