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P13

  ..续本文上一页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为什么众生没有成佛?就因为有妄想、执着,所以就没有成佛。

  “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他显示出来种种的神通妙用,又生出种种变化不可思议的境界“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又现出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万化身释迦牟尼佛这种种的佛身,乃至于示现到十方世界成佛的佛身,在种种的法会里边为众说法。“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者和诸大菩萨在一起来讲经说法,“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者同声闻和辟支佛这二乘的众生一起讲经说法,成立一个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者处在转轮圣王、轮王以下所管的小国王和转轮圣王眷属的众会道场。

  什么叫转轮圣王?轮王有金轮王、银轮王、铜轮王、铁轮王。金轮王统理一四天下,他有七种的宝贝:

  (一)轮宝──坐在轮宝上,比火箭还快,在一个时辰之内,就可以游遍一四天下,做种种的事情。轮宝就是一种飞轮,无论陆、海、空任何地方它都可以飞,陆地上、虚空中、水里,甚至火里也都可以去。

  (二)白象宝──这种白象也跑得非常快。

  (三)绀马宝──这种绀马宝是一种龙马,毛是碧绿色的。陆地上它也可以走,水里也可以去,若跑快了就也可以跑到空中去,非常妙的。

  (四)如意珠宝──又叫神珠宝。这神珠宝有一种神通变化,遂心如意,轮王想要什么它就会现出什么。

  (五)玉女宝──轮王什么时候欢喜女人,就有一个玉女来陪伴他。

  (六)主藏臣宝──这主藏臣可以遂心如意的挖藏宝。轮王无论走到任何地方想要用金子,就叫这主藏臣把地刨开就有金子;想要什么珠宝,把地挖开就有珠宝,遂心如意。

  (七)主兵宝。轮王不用训练军队,要用兵的时候,只要向这主兵宝里头这么一叫,要多少兵就有多少兵。他的兵将都在这个兵宝里头。金轮王又有一千个儿子,每一个儿子都很勇猛善战,非常的英勇。

  “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刹利,就是刹帝利,印度四种姓之一,就是贵族、王种。婆罗门是梵语,译为净裔,就是修清净行之人。长者,就是大富长者;居士,就是一切居士。“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或者和处于天龙八部、鬼神、人非人等的众会道场。

  “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佛处于像上边所说的这种种的众会来说法,以圆满的音声,好像虚空中打大雷的声音那么响,随众生所欢喜的来成熟众生。没有种善根的众生,就令他种善根;已经种善根的众生,就令他善根增长;善根已经增长的众生,就令他善根成熟;善根已经成熟的众生,就他得到解脱。“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乃至于最后示现入涅槃,得到“常乐我净”涅槃的四德,像这一切难行的苦行,我都照这样去学去。

  H2.随诸佛学

  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

  “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像现在世尊毗卢遮那佛,以前修行上边所说的种种的行门,又处于种种的众会道场。“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乃至于遍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每一粒微尘中的一切如来,我也都像前边所发的愿一样来常随这所有的佛学。“于念念中,我皆随学”:在每一念里边,我都随学一切诸佛的种种行门。

  G3.总结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像这样子,就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这个随学的愿力也不会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我念念之中,都相续不断的这么随学。“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我的身业、口业、意业,永远都不会疲倦、懒惰。

  F9.恒顺众生(分三)

  G1.标名 G2.释相 G3.总结无尽

  今G1.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

  普贤菩萨又称一声,善男子!我再给你讲一讲“恒顺众生”的这个道理。

  G2.释相(分二)

  H1.正明 H2.征释 H1., (分二)

  I1.所顺众生 I2.正明随顺

  今I1.

  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尽法界、虚空界,十方诸佛像海一样那么多的国土里的所有众生,有种种不同的种类。所谓众生者,就是众缘和合而生。既然是众缘和合而生,就各有各的缘,所以就有种种不同的种类。

  “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楞严经》上说:“胎因情有,卵以想生,湿以合感,化以离应。”胎因为有一种爱情,所以成胎了。卵生是以一种想生出来的,好像母鸡在那儿孵小鸡子,它趴在鸡蛋上想、想、想,久而久之,这鸡蛋就孵出鸡来了。湿生是因为湿与湿相合,就生出一种湿生。化生是有变化,譬如由毛毛虫变成蝴蝶,就是离开它原来的那个本体,变化成其他的种类了。“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者有的众生是依靠地水火风四大而生住的。“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或者有依在虚空,以及花草树木上而生住的众生。“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的众生种类不同,色身也都不同。

  “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形状、种种相貌也都不同。“种种寿量”:生命有长的、有短的,也不相同。“种种族类”:畜生有畜生的族类,老虎有老虎的族类,熊有熊的族类,鹿有鹿的族类,各有各的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各有各的名号,也各有各的心性。好像老虎的心性就欢喜伤害众生;鹿的心性就仁慈,它只吃草,不吃一切的众生。众生有胆大的、有胆小的;有的见着人就跑了,有的看见人就想把人吃了。“种种知见、种种欲乐”:众生的知见、所欢喜的东西也都不一样。“种种意行、种种威仪”:众生所做的事情也都不同的,行路的态度、威仪也不一样。“种种衣服”:人就穿人的衣服,畜生就穿带皮的衣服,飞禽就穿带羽毛的衣服,有种种的衣服。“种种饮食”:有的畜生就吃生肉,有的就吃草,有的就吃土类,吃的东西也有种种的不同。

  “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众生也各住各的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乃至于一切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紧那罗、迦楼罗,摩睺罗这种种的天龙八部,以及人和非人。“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或者有的没有足,譬如蟒蛇;有的有两条腿;有的有四条腿,有的有很多的腿。“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有的有形色、有的无形色、有的有想、有的无想、有的非有想非无想,有这种种不同的众生。

  I2.正明随顺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像以上所说的这种种的众生,我都变化成他们的身形,来教化他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用种种的方法来侍候他们、供养他们,“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就好像恭敬父母、侍候师长和证果的罗汉一样,乃至于就和供养佛没有分别。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的疾病,菩萨就以八万四千种的良药来对治众生的疾病。良医就是精通医术的医生。对行菩萨道的菩萨来说,众生有病就等于他自己有病一样,所以就尽力用种种的方法令众生的疾病都好了。“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众生虽然有两只眼睛,但是不知道那一条路是正路,那一条路是邪路,所以有的时候就会误入歧途,走错路了。你若知道他走错路,就应该指示他走正路。好像现在有很多青年人,不知道往正当的道路上走,只知道懒惰、喝酒、吃毒药,走到错路上。在这个时候,菩萨就用种种的方法,引度这些众生走到正路上,不再误入歧途。

  “于闇夜中,为作光明”:闇夜就是黑暗的夜里头。我们人不明白佛法,就像在闇夜里头;明白佛法之后,这才得到光明。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人不明白佛法就会颠倒行事,明白佛法之后,才知道走光明正大的道路。所以不明白佛法的众生,就应该使令他明白佛法,得到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对于贫穷的人,就令他或者从地里头得着金子、银子等种种的宝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菩萨应该像这样来平等,而没有分别,来利益一切众生、教化众生。

  H2.征释(分二)

  I1.令佛喜故

  I2.增大悲故

  今I1.

  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何以故”:什么缘故呢?“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行菩萨道的菩萨,如果能常常随顺众生,这就是随顺诸佛,也就是供养诸佛。因为心、佛及众生,…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