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爲什麼衆生沒有成佛?就因爲有妄想、執著,所以就沒有成佛。
“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他顯示出來種種的神通妙用,又生出種種變化不可思議的境界“現種種佛身,處種種衆會”:又現出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萬化身釋迦牟尼佛這種種的佛身,乃至于示現到十方世界成佛的佛身,在種種的法會裏邊爲衆說法。“或處一切諸大菩薩衆會道場”:或者和諸大菩薩在一起來講經說法,“或處聲聞及辟支佛衆會道場”:或者同聲聞和辟支佛這二乘的衆生一起講經說法,成立一個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衆會道場”:或者處在轉輪聖王、輪王以下所管的小國王和轉輪聖王眷屬的衆會道場。
什麼叫轉輪聖王?輪王有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金輪王統理一四天下,他有七種的寶貝:
(一)輪寶──坐在輪寶上,比火箭還快,在一個時辰之內,就可以遊遍一四天下,做種種的事情。輪寶就是一種飛輪,無論陸、海、空任何地方它都可以飛,陸地上、虛空中、水裏,甚至火裏也都可以去。
(二)白象寶──這種白象也跑得非常快。
(叁)绀馬寶──這種绀馬寶是一種龍馬,毛是碧綠色的。陸地上它也可以走,水裏也可以去,若跑快了就也可以跑到空中去,非常妙的。
(四)如意珠寶──又叫神珠寶。這神珠寶有一種神通變化,遂心如意,輪王想要什麼它就會現出什麼。
(五)玉女寶──輪王什麼時候歡喜女人,就有一個玉女來陪伴他。
(六)主藏臣寶──這主藏臣可以遂心如意的挖藏寶。輪王無論走到任何地方想要用金子,就叫這主藏臣把地刨開就有金子;想要什麼珠寶,把地挖開就有珠寶,遂心如意。
(七)主兵寶。輪王不用訓練軍隊,要用兵的時候,只要向這主兵寶裏頭這麼一叫,要多少兵就有多少兵。他的兵將都在這個兵寶裏頭。金輪王又有一千個兒子,每一個兒子都很勇猛善戰,非常的英勇。
“或處刹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刹利,就是刹帝利,印度四種姓之一,就是貴族、王種。婆羅門是梵語,譯爲淨裔,就是修清淨行之人。長者,就是大富長者;居士,就是一切居士。“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衆會道場”:或者和處于天龍八部、鬼神、人非人等的衆會道場。
“處于如是種種衆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衆生”:佛處于像上邊所說的這種種的衆會來說法,以圓滿的音聲,好像虛空中打大雷的聲音那麼響,隨衆生所歡喜的來成熟衆生。沒有種善根的衆生,就令他種善根;已經種善根的衆生,就令他善根增長;善根已經增長的衆生,就令他善根成熟;善根已經成熟的衆生,就他得到解脫。“乃至示現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乃至于最後示現入涅槃,得到“常樂我淨”涅槃的四德,像這一切難行的苦行,我都照這樣去學去。
H2.隨諸佛學
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叁世一切佛刹,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隨學。
“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像現在世尊毗盧遮那佛,以前修行上邊所說的種種的行門,又處于種種的衆會道場。“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叁世一切佛刹,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乃至于遍法界、虛空界,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刹土,每一粒微塵中的一切如來,我也都像前邊所發的願一樣來常隨這所有的佛學。“于念念中,我皆隨學”:在每一念裏邊,我都隨學一切諸佛的種種行門。
G3.總結無盡
如是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如是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像這樣子,就是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這個隨學的願力也不會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我念念之中,都相續不斷的這麼隨學。“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我的身業、口業、意業,永遠都不會疲倦、懶惰。
F9.恒順衆生(分叁)
G1.標名 G2.釋相 G3.總結無盡
今G1.
複次,善男子!言恒順衆生者。
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善男子!我再給你講一講“恒順衆生”的這個道理。
G2.釋相(分二)
H1.正明 H2.征釋 H1., (分二)
I1.所順衆生 I2.正明隨順
今I1.
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刹海所有衆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于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刹海所有衆生,種種差別”:盡法界、虛空界,十方諸佛像海一樣那麼多的國土裏的所有衆生,有種種不同的種類。所謂衆生者,就是衆緣和合而生。既然是衆緣和合而生,就各有各的緣,所以就有種種不同的種類。
“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楞嚴經》上說:“胎因情有,卵以想生,濕以合感,化以離應。”胎因爲有一種愛情,所以成胎了。卵生是以一種想生出來的,好像母雞在那兒孵小雞子,它趴在雞蛋上想、想、想,久而久之,這雞蛋就孵出雞來了。濕生是因爲濕與濕相合,就生出一種濕生。化生是有變化,譬如由毛毛蟲變成蝴蝶,就是離開它原來的那個本體,變化成其他的種類了。“或有依于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者有的衆生是依靠地水火風四大而生住的。“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或者有依在虛空,以及花草樹木上而生住的衆生。“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的衆生種類不同,色身也都不同。
“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形狀、種種相貌也都不同。“種種壽量”:生命有長的、有短的,也不相同。“種種族類”:畜生有畜生的族類,老虎有老虎的族類,熊有熊的族類,鹿有鹿的族類,各有各的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各有各的名號,也各有各的心性。好像老虎的心性就歡喜傷害衆生;鹿的心性就仁慈,它只吃草,不吃一切的衆生。衆生有膽大的、有膽小的;有的見著人就跑了,有的看見人就想把人吃了。“種種知見、種種欲樂”:衆生的知見、所歡喜的東西也都不一樣。“種種意行、種種威儀”:衆生所做的事情也都不同的,行路的態度、威儀也不一樣。“種種衣服”:人就穿人的衣服,畜生就穿帶皮的衣服,飛禽就穿帶羽毛的衣服,有種種的衣服。“種種飲食”:有的畜生就吃生肉,有的就吃草,有的就吃土類,吃的東西也有種種的不同。
“處于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衆生也各住各的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乃至于一切天龍鬼神、乾闼婆、阿修羅、緊那羅、迦樓羅,摩睺羅這種種的天龍八部,以及人和非人。“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或者有的沒有足,譬如蟒蛇;有的有兩條腿;有的有四條腿,有的有很多的腿。“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有的有形色、有的無形色、有的有想、有的無想、有的非有想非無想,有這種種不同的衆生。
I2.正明隨順
如是等類,我皆于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于諸病苦,爲作良醫;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爲作光明;于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衆生。
“如是等類,我皆于彼隨順而轉”:像以上所說的這種種的衆生,我都變化成他們的身形,來教化他們。“種種承事、種種供養”:用種種的方法來侍候他們、供養他們,“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就好像恭敬父母、侍候師長和證果的羅漢一樣,乃至于就和供養佛沒有分別。
“于諸病苦,爲作良醫”:衆生有八萬四千種的疾病,菩薩就以八萬四千種的良藥來對治衆生的疾病。良醫就是精通醫術的醫生。對行菩薩道的菩薩來說,衆生有病就等于他自己有病一樣,所以就盡力用種種的方法令衆生的疾病都好了。“于失道者,示其正路”:衆生雖然有兩只眼睛,但是不知道那一條路是正路,那一條路是邪路,所以有的時候就會誤入歧途,走錯路了。你若知道他走錯路,就應該指示他走正路。好像現在有很多青年人,不知道往正當的道路上走,只知道懶惰、喝酒、吃毒藥,走到錯路上。在這個時候,菩薩就用種種的方法,引度這些衆生走到正路上,不再誤入歧途。
“于闇夜中,爲作光明”:闇夜就是黑暗的夜裏頭。我們人不明白佛法,就像在闇夜裏頭;明白佛法之後,這才得到光明。爲什麼這樣講呢?因爲我們人不明白佛法就會顛倒行事,明白佛法之後,才知道走光明正大的道路。所以不明白佛法的衆生,就應該使令他明白佛法,得到光明。“于貧窮者,令得伏藏”:對于貧窮的人,就令他或者從地裏頭得著金子、銀子等種種的寶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衆生”:菩薩應該像這樣來平等,而沒有分別,來利益一切衆生、教化衆生。
H2.征釋(分二)
I1.令佛喜故
I2.增大悲故
今I1.
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衆生,則爲隨順供養諸佛;若于衆生尊重承事,則爲尊重承事如來;若令衆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何以故”:什麼緣故呢?“菩薩若能隨順衆生,則爲隨順供養諸佛”:行菩薩道的菩薩,如果能常常隨順衆生,這就是隨順諸佛,也就是供養諸佛。因爲心、佛及衆生,…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