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素食,不仅仅是吃素——兼谈如何开好素菜馆▪P2

  ..续本文上一页,福报就会增加,事业就会顺利,众生就会越来越欢喜我们。所以说,慈悲心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大乘佛教之所以禁止肉食,就是因为重视慈悲的修行。不仅自己要走向解脱,还要和一切众生广结善缘。如果伤害众生,以众生为食,何以度化他们?所以素食和大乘精神是完全吻合的,是培养慈悲的直接途径,也是对大乘精神的切身实践。

  推广素食的意义

   素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戒除杀心和嗔心。佛教有一部《十善业道经》,其中讲到戒杀的十大利益:“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噩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首先,一个没有杀心的人,任何人都不会害怕你,这是对众生普遍给予无畏施;第二,有利于慈悲心的生起,因为不忍,所以不杀,内心常怀柔软;第三,可以永远消除内在的仇恨心理,所谓仁者无敌,当世间再没有人与你为敌,又需要去恨谁、恼谁呢;第四,使我们身体健康,远离病痛,因为除四大不调之外,很多疾病都和我们伤害众生而感得的恶业有关;第五,因为你没有使众生早早夭折,所以能感得长寿的果报;第六,不论走到哪里,都有很多护法在保护你;第七,因为不伤害众生,所以也不用担心被伤害,不会被恶梦缠绕;第八,不结冤仇,即使以往结下的冤仇也会因此化解;第九,不必担心将来堕落恶道;第十,命终之后,可以因这一善业得生天道。

   在这十大利益中,包括了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健康,是现代人最关心的热点。我曾接受过一个关于健康主题的采访,我给他们提供了一句话:“身体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修心养性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工作。”现代社会,虽然物质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但国人的幸福感却普遍不高。不仅如此,心理疾病患者正在日益增多。根源何在?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

   科技的发达,商业的繁荣,为我们带来了一种貌似丰富、实则混乱的生活。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无数选择,经受种种诱惑,所以多数人都是活在一种躁动和混乱中,无法自控。现代人其实挺可怜,很多人甚至丧失了休息的能力,每天不停地忙碌着,忙着工作,忙着家庭,忙着娱乐。这种忙碌已形成强大的串习,根本就无法让自己静下来。而且,这种生活方式多是以牺牲身心健康为代价的。这种代价是如此沉重,往往在我们发现时,就已经覆水难收了。

   这种生活不仅使我们的身心混乱不堪,也使生态环境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我们今天讲环保,不是种几棵树或是做一场宣传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就与环保背道而驰。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所谓的环保,只能是亡羊补牢式的被动追赶,根本无法遏制环境的继续恶化。

   很多时候,我们虽在说着环保,但依然过着极不环保的生活。这种生活正是构成身心疲惫和环境恶化的关键所在。说到这个问题,使我想到佛教的戒律。为什么修行要从持戒开始?就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健康而有益身心的生活方式,使我们拥有宁静平和的心态,然后就能进一步修定发慧。修行如此,生活也是如此。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才会有健康的身心,才不会对环境构成太大破坏。

   素食,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中国,民众对素食有种种的误解和偏见,总以为吃素会导致营养不良,或以为吃素是生活窘迫的无奈选择,等等,这些观念严重阻碍了素食的推广。其实,近代的种种研究表明,不论从人体的生理结构,还是蔬果的营养成分来说,素食是远比肉食更适合人类,更有益身心健康。相关资料网上很多,不再一一细说。

   而从环保的角度来说,素食也是拯救环境危机的不二选择。诸多研究表明,养殖业的大规模发展,正是导致气候变暖的最大元凶。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有二成来自养殖业,超过世界所有交通工具的排放量。同时,养殖业还消耗了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查阅一下相关数据,相信大家都会感到震惊。如果不加以改变,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在破坏地球,就是在让世界末日提前到来。

   所以说,素食不仅有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全球的环境保护,是一种文明、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事实上,这种生活方式正在成为更多有识之士的理性选择。

  开素菜馆的辅助条件

   怎样才能开好一个素菜馆?

   首先,要有正确的发心,不要简单把它当做一个提供菜品的地方,要发心让更多的人因为走进素菜馆而有所收获。因为素食是在长养慈悲之因,如果有人因此对众生心生慈悲,对未来人生将大有利益。此外,素食代表着健康、环保的饮食。推广素食就是在推广健康,推广环保。以这样的发心去做,自然会得到大众的拥护,使双方共同受益。

   其次,营造祥和的氛围。作为素菜馆的员工,应该有不同于普通服务员的精神面貌。可以他们学习一些佛教礼仪,同时增加一些佛教方面的修行。不少餐馆都有早会,素菜馆的早会,可以让员工在一起听听《慈经》,念念五戒和四无量心,使他们具有调柔宁静的形象,慈悲祥和的气质,让顾客来到之后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气息。

   第三,把素菜馆作为传播佛教文化的场所,可以设立阅览区,提供一些通俗易懂的法宝,供阅览或结缘。除正常营业时间外,还可以适当做些开放阅览,既能与人方便,又能增加素菜馆的人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有更多的人认同佛教,就会有更多的人戒杀吃素,可以增加潜在的客户群。

   第四,重视素食的宣传。编印一些关于素食利益的小册子,图文并茂,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为什么要吃素,吃素有哪些好处,怎样吃素才能吃得健康、吃出美味。只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就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一个人只有在观念上接受了素食,才乐意经常走进素菜馆,而不是偶尔体验一下。

   第五,组织一些环保和慈善方面的活动。素食者多半比较有爱心,比较关心公益,依托素菜馆举办相关活动,一方面可以利益大众,一方面可以扩大素菜馆的影响,增加自身的凝聚力。

   第六,条件成熟时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读书沙龙,或关于佛学及文化、艺术、养身方面的讲座,形成一个固定的群体。

   如果把这几方面做好,那就不只是在提供饮食,而是在推广一种文化,推广一种健康生活的理念。以这样的发心开素菜馆,和单纯为利益而做是完全两个概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只要有这份真诚利他的心,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得到更多的护持。

  如何经营素食

   当然,仅有发心还不够,因为人们来素菜馆毕竟是为了吃饭。所以,还要在空间布置和食物品质上还要下足功夫。我也提供几点个人想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注重空间的营造,有禅意而不必太宗教化,否则可能会把佛教徒以外的人拒之门外。所谓禅意空间,就是能传达一种宁静、空灵的气息,使顾客在吃素的同时,得到精神的享受。现代人越来越讲究品味,吃饭更注重的是感觉,吃什么反倒退居其次了。如果有一个令人留恋的空间,将成为人们选择这家餐厅的重要因素。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触食”——一种使身心感到愉悦的“食物”。

   第二,注重食品的健康。在中国,食品安全是个人人关心的大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所吃的食物包含着多少有害物质。作为素菜馆,应该尽量提供绿色食品。让大家相信,在这里所吃到的,既有益健康,又绝对安全。建立起这个信誉,将称为素菜馆的一个亮点。

   第三,注重原料的特色。吸收天南地北的特产,包括世界各地的食材,让大家感到,吃素并不是简单的青菜豆腐,而是一件既饱口福又长见识的事,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

   第四,注重制作的艺术。素菜制作不仅要讲究色香味,还要给人以美感,从菜品本身到装盘、造型都要相得益彰,赏心悦目。使顾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到其中独一无二的用心。

   第五,注重不同的需求。偶尔吃素和经常吃素的群体,对食物和消费会有不同的诉求。作为素菜馆,应该尽量兼顾这些需求,一方面让人吃得好,吃得难忘;一方面又让人吃得起,愿意常常来吃。只有这样,才能使素食真正走进大众,走进生活,成为更多人终身而不是偶尔的选择。

   如果能从这几方面去经营素菜馆,做出自身特色,素食才有希望引起大众的关注,甚至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饮食,这就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结 语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没有什么能够比素食更能改善人的健康和增加人在地球上的生存机会了。一个只关心自己并视周围其它生灵毫无意义的人,其生活不会健康和快乐。”文学家梭罗也曾说过:“相信在今后人类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必定会逐渐弃绝食肉的恶习。”

   目前,从亚洲到欧美,素食者正在日益增长。随着大众对素食认知的提高,对健康饮食的向往,对低碳生活的响应,这一饮食习惯将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尊重。作为素食行业的从业者,你们选择的是一个朝阳产业,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希望大家能够发大心、用足心,让更多的人因此认识素食,选择素食,让更多的人因此戒杀护生,自利利他。

  

《素食,不仅仅是吃素——兼谈如何开好素菜馆》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关于念佛的开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